【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改造用钢筋植筋补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改造
,具体是一种建筑改造用钢筋植筋补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很多楼房建筑逐渐老化期,这些旧楼中,部分旧楼不便于拆除重建,此时,旧楼改造工程的项目营运而生。而楼房中承重柱支撑层与层之间的楼板,对于支撑柱的补强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支撑柱的补强方案多通过在原有支撑柱周侧浇筑混凝土,形成补强层,增加原有支撑柱的半径,增加支撑柱的承重强度。
[0004]然而,采用这种补强方法对支撑柱进行补偿后,支撑柱与楼板间的连接强度不能得到一定的补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鉴于此,现提供一种建筑改造用钢筋植筋补强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改造用钢筋植筋补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建筑改造用钢筋植筋补强结构,包括补强框,所述补强框的侧面均开设有定位孔,且补强框上还设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改造用钢筋植筋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强框(1),所述补强框(1)的侧面均开设有定位孔(2),且补强框(1)上还设置有补偿机构,所述补偿机构包括设置于补强框(1)侧面的多个补偿单元,补偿单元包括固定板(3)和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的一端与补强框(1)侧面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3)连接,所述固定板(3)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改造用钢筋植筋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补偿单元中支撑件(4)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件(4)并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改造用钢筋植筋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包括螺纹套筒(6)以及安装于螺纹套筒(6)两端的螺纹杆(7),两个所述螺纹杆(7)的螺纹旋向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祝林,王浩,颜子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视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