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弹丸构型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04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下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弹丸构型设计,主要由弹丸主体和推块两部分组成,弹丸主体采用空腔薄壳结构,弹丸主体的前端设有阶梯结构,弹丸主体后部为4个(也可多个)均匀分布的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弹丸构型设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发射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弹丸构型设计。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的国防科技中,水下武器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水下中高速运动物理的水动力学性质测试也备受各国学术界的关注。为了能够水下发射弹丸,各国都开发了自己的水下枪械,这些枪械一般都使用箭形弹丸(图7),目的就是克服水的阻力适应水下发射,但是这些水下弹丸有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尺寸大重量大,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弹丸构型设计,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弹丸构型设计,主要由弹丸主体和推块两部分组成,弹丸主体采用空腔薄壳结构,弹丸主体的前端设有阶梯结构,弹丸主体的后部均匀分布有4个(也可多个)90
°
斜槽;所述推块为短圆柱结构,中间设有通孔,通孔由密封膜密封。
[0005]优选地,所述空腔薄壳结构和阶梯结构(超空泡结构)。
[0006]优选地,所述90
°
斜槽为四个(也可多个),均匀分布在阶梯结构的后部周围。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的水下弹丸“箭形”设计,带来的好处是新的水下弹丸结构尺寸和重量大幅降低,同等负荷下人员的携弹量大幅增加,战斗的持久力增加,同时适合传统水下枪械发射。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弹丸主体的左视图;
[001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弹丸主体的主视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弹丸主体的右视图;
[001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示意图;
[0014]图7为传统水下枪弹的箭形外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

5所示,一种水下弹丸构型设计,由弹丸由弹丸主体1和推块2两部分组成,弹丸主体采用空腔薄壳结构,材料采用大比重金属,比如钨合金,推块可以采用普通金属,比如钢。
[0017]弹丸主体前端设有阶梯结构3,阶梯结构为超空泡结构,后部为4个均匀分布的90
°
斜槽4(也可大于4个),这几个槽起到减重使重心前移以便弹丸在水中稳定前进的作用,同时在弹丸速度降低超空泡消失,水开始包裹弹丸主体外圆柱面时,起到相当于尾翼稳定的作用。
[0018]推块是一个短圆柱结构,中间有一个通孔图5,通孔可以由一层密封膜密封(隔绝水,发射时发射药燃气破膜而出),也可由其它材料密封。
[0019]工作原理:
[0020]如图6所示,发射枪管6采用滑膛结构,弹丸被发射后,推块推动弹丸主体一起前进,同时一小部分发射药燃气从推块中间孔喷出,喷出的发射药燃气起到排水作用,(排除弹丸主体前端水体,降低内弹道阻力),随后推块和弹丸主体一起射出枪口,在水的阻力作用下推块减速脱离,弹丸主体继续前进。
[0021]此时弹丸主体前部的超空泡结构产生超空泡包裹弹丸主体外形,减小弹丸主体与水的摩擦阻力,弹丸主体中间的空腔结构使水快速流过,这个时候弹丸主体相当于套在水柱上高速前进(可以理解为弹丸主体此时套在一个棍子上),这个“水柱”起到稳定弹丸主体的作用,这也是弹丸主体采用空腔薄壳结构的原因。
[0022]对目标的杀伤效果靠弹丸主体自身结构所产生的冲裁效应杀伤目标。
[0023]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弹丸构型设计,其特征在于:这种水下弹丸主要由弹丸主体和推块两部分组成,弹丸主体采用空腔薄壳结构,弹丸主体的前端设有阶梯结构,弹丸主体后部均匀分布多个90
°
斜槽;所述推块为短圆柱结构,中间设有通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