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丽丽专利>正文

一种佩戴式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04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佩戴式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装置,包括足部夹板和腿前挡板,所述腿前挡板设置于所述足部夹板上侧,且所述足部夹板顶部前后侧均设置有支撑腿前挡板转动的手表铰链,所述足部夹板底部靠近所述腿前挡板一侧前后方对称设置有两组弹力绳,且所述足部夹板外部前后侧均设置有固定所述弹力绳的牵引滑车。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矫形器以固定脚踝,通过角度可调的足部夹板配合腿前挡板对脚踝活动角度进行限制,进而根据患者跟腱修复手术后恢复程度调整脚踝趾屈位活动角度范围,以确保跟腱修复患者脚踝的活动安全性,有助于患者跟腱正常恢复,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佩戴式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跟腱修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佩戴式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跟腱断裂一般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引起。前者多发生在剧烈运动时,如跳跃、跑步和体操运动等,断裂部位大多在肌与腱交界及其与跟骨附着点以上,一般为闭合性损伤,断端呈马尾状,腱周组织和跖肌腱往往不发生断裂,但也有因腱周炎和慢性损伤,虽仅为较轻收缩暴力,亦可发生断裂。后者多发生于锐器割裂的开放性损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部位,断面整齐,虽然有利于缝合,但由于伤口污染及常合并其他损伤,处理上仍较困难。跟腱断裂修复手术完成后,需要患者佩戴矫形装置以固定脚踝位置,起到辅助跟腱恢复的作用。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设备无法根据术后不同时期患者恢复程度调整趾屈位角度,容易因长时间的固定导致踝关节僵硬或者患者脚踝活动过度而造成跟腱修复位置再次产生断裂,影响跟腱恢复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佩戴式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装置,设置矫形器以固定脚踝,通过角度可调的足部夹板配合腿前挡板对脚踝活动角度进行限制,进而根据患者跟腱修复手术后恢复程度调整脚踝趾屈位活动角度范围,以确保跟腱修复患者脚踝的活动安全性,有助于患者跟腱正常恢复,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佩戴式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装置,包括足部夹板和腿前挡板,所述腿前挡板设置于所述足部夹板上侧,且所述足部夹板顶部前后侧均设置有支撑腿前挡板转动的手表铰链,所述足部夹板底部靠近所述腿前挡板一侧前后方对称设置有两组弹力绳,且所述足部夹板外部前后侧均设置有固定所述弹力绳的牵引滑车;
[0007]所述弹力绳顶端连接有牵拉绳,所述腿前挡板顶部靠近所述足部夹板一侧设置有牵拉扣,该牵拉扣底侧固定有开口朝上的C形支架,所述牵拉绳顶端贯穿所述支架,且所述牵拉绳长度方向末端固定有可撕离粘接于该牵拉绳上任意位置的魔术贴。
[0008]采用上述一种佩戴式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装置,跟腱修复手术后第三天佩戴该矫形装置,利用足部夹板配合足部绑带将患者足部固定于足部夹板内侧,并利用腿前挡板配合腿部绑带将患者小腿位置进行锁紧,将牵拉绳穿过牵拉扣的支架,并利用魔术贴对牵拉绳长度进行调整,确保牵拉绳向上牵引足部夹板,以将踝关节拉至极度趾屈位,第1

2周调整手表铰链的卡扣位置,通过固定不同的铰链锁定孔进而限制铰链的活动范围,进而限制矫形器的活动范围,以将矫形器调节范围限制到趾屈位30
°
,踝关节在极度趾屈位至趾屈位30
°
之间主动背伸,并依靠牵引滑车的力量将踝关节被动拉至极度趾屈位;第3

4周再次调
整手表铰链的卡扣位置,通过固定不同的铰链锁定孔进而限制铰链的活动范围,进而限制矫形器的活动范围,以将矫形器调节范围限制到趾屈位15
°
,踝关节在极度趾屈位至趾屈位15
°
之间主动背伸,并依靠牵引滑车的力量将踝关节被动拉至极度趾屈位;第5

6周调整手表铰链的卡扣位置,通过固定不同的铰链锁定孔进而限制铰链的活动范围,进而限制矫形器的活动范围,并去除牵引滑车,并将矫形器固定于中立位,踝关节在极度趾屈位至中立位之间主动屈伸;每次矫形器调整角度后,需要在肌骨超声监测下主动进行踝关节的屈曲,观察跟腱的形态、连续性、回声及周围软组织回声情况。
[0009]作为优选,所述足部夹板为开口朝下的C形弯板,所述腿前挡板为开口背向所述足部夹板的C形半圆筒结构,且所述足部夹板与所述腿前挡板均为医用塑料高温板材。
[0010]作为优选,所述牵引滑车包括开口朝向所述足部夹板的U形约束框,该约束框一侧固定有横向延伸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于所述足部夹板外侧。
[0011]作为优选,所述牵拉绳端部魔术贴包括可撕离粘接的毛面和刺面,所述毛面缝合固定于所述牵拉绳中部外侧,所述刺面缝合固定于所述牵拉绳末端外侧。
[0012]作为优选,所述足部夹板底侧可拆卸设置有足部绑带,所述腿前挡板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可拆卸设置有两组腿部绑带。
[0013]作为优选,所述手表铰链包括圆盘状转动座,该转动座底侧设置有固定于所述足部夹板外侧的固定板,且所述转动座顶侧铰接有延伸到所述腿前挡板外侧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纵向贯通的锁定孔,且所述活动板通过该锁定孔与所述腿前挡板铆接。
[0014]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矫形器以固定脚踝,通过角度可调的足部夹板配合腿前挡板对脚踝活动角度进行限制,进而根据患者跟腱修复手术后恢复程度调整脚踝趾屈位活动角度范围,以确保跟腱修复患者脚踝的活动安全性,有助于患者跟腱正常恢复,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0]1、足部夹板;2、腿前挡板;3、手表铰链;301、转动座;302、固定板;303、活动板;303a、锁定孔;4、牵引滑车;401、约束框;402、安装块;5、弹力绳;6、牵拉绳;601、毛面;602、刺面;7、牵拉扣;701、支架;8、足部绑带;9、腿部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
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2]参见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佩戴式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装置,包括足部夹板1和腿前挡板2,腿前挡板2设置于足部夹板1上侧,且足部夹板1顶部前后侧均设置有支撑腿前挡板2转动的手表铰链3,足部夹板1底部靠近腿前挡板2一侧前后方对称设置有两组弹力绳5,且足部夹板1外部前后侧均设置有固定弹力绳5的牵引滑车4;
[0023]弹力绳5顶端连接有牵拉绳6,腿前挡板2顶部靠近足部夹板1一侧设置有牵拉扣7,该牵拉扣7底侧固定有开口朝上的C形支架701,牵拉绳6顶端贯穿支架701,且牵拉绳6长度方向末端固定有可撕离粘接于该牵拉绳6上任意位置的魔术贴,以便于通过魔术贴调整牵拉绳6对足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佩戴式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足部夹板(1)和腿前挡板(2),所述腿前挡板(2)设置于所述足部夹板(1)上侧,且所述足部夹板(1)顶部前后侧均设置有支撑腿前挡板(2)转动的手表铰链(3),所述足部夹板(1)底部靠近所述腿前挡板(2)一侧前后方对称设置有两组弹力绳(5),且所述足部夹板(1)外部前后侧均设置有固定所述弹力绳(5)的牵引滑车(4);所述弹力绳(5)顶端连接有牵拉绳(6),所述腿前挡板(2)顶部靠近所述足部夹板(1)一侧设置有牵拉扣(7),该牵拉扣(7)底侧固定有开口朝上的C形支架(701),所述牵拉绳(6)顶端贯穿所述支架(701),且所述牵拉绳(6)长度方向末端固定有可撕离粘接于该牵拉绳(6)上任意位置的魔术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佩戴式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夹板(1)为开口朝下的C形弯板,所述腿前挡板(2)为开口背向所述足部夹板(1)的C形半圆筒结构,且所述足部夹板(1)与所述腿前挡板(2)均为医用塑料高温板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佩戴式跟腱修复术后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滑车(4)包括开口朝向所述足部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王丽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