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聚氨酯增韧混凝土修复路面裂缝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路桥工程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聚氨酯增韧混凝土修复路面裂缝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泥混凝土的诸多病害之中,裂缝是极其严重的一种病害。对于水泥混凝土而言,由于其材料的固有特性,出现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细微裂缝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会慢慢的发展成为大裂缝。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处理,裂缝会变得更大,严重的可以贯穿整个路面板。当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后,路面裂缝处可能产生唧泥现象、久而久之路面板就出现脱空的情况,使得路面板失去作用,严重影响了车辆的驾驶安全,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0003]路面出现病害后,应该及时进行处理,不然路面的使用性能将迅速下降,最终可能导致路面体破坏,只能进行换板处理,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0004]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寒冷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容易破坏,其中裂缝是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为了延长路面寿命,需对裂缝及时进行有效修补处理。由于裂缝的延伸方向并不固定,其本身形态更为随机,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聚氨酯增韧混凝土修复路面裂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主框架、支撑板(4)、蓄电池安装座(5)、蓄电池(6)、料桶(9)、电阻丝加热网(15)、连接管(16)、排料管(17)、两个压辊(18)、滑动组件和搅拌组件;所述主框架包括两个n型框架(1)、两根中间连接梁(2)和两根顶部支撑梁(3);所述两个n型框架(1)相对设置,两根中间连接梁(2)水平设置在两个n型框架(1)之间,且两根中间连接梁(2)平行设置,每根中间连接梁(2)的一端与一个n型框架(1)中的一根支脚的中部固定连接,两根顶部支撑梁(3)水平设置在两个n型框架(1)之间,且两根顶部支撑梁(3)平行设置,每根顶部支撑梁(3)的一端与一个n型框架(1)中的一根支脚的上部固定连接,每个n型框架(1)中的每个支脚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支撑板(4)设置在两根中间连接梁(2)上,且支撑板(4)与两根中间连接梁(2)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蓄电池安装座(5)固接在支撑板(4)的上表面上,蓄电池(6)安装在蓄电池安装座(5)中,滑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板(4)的一侧,且滑动组件安装在两根中间连接梁(2)上,料桶(9)嵌装在滑动组件中,搅拌组件安装在滑动组件的上表面上,且搅拌组件的搅拌端设置在料桶(9)的正上方,搅拌组件的动力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6)相连,料桶(9)的外侧包裹有电阻丝加热网(15),电阻丝加热网(15)通过导线与蓄电池(6)相连,连接管(16)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料桶(9)的底部,且连接管(16)的顶端与料桶(9)底部连通设置,连接管(16)的底端上套设有排料管(17),排料管(17)与连接管(16)可拆卸连接,排料管(17)上设有阀门,每个n型框架(1)朝向料桶(9)一侧的下部设有一个压辊(18),每个压辊(18)中插装有一根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杆与所在n型框架(1)的一个支脚固定连接,转轴与连接杆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聚氨酯增韧混凝土修复路面裂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6)底端的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排料管(17)顶端的内壁上加工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且连接管(16)与排料管(17)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聚氨酯增韧混凝土修复路面裂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n型框架(1)中每个支脚的外侧沿支脚的长度方向设有一个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聚氨酯增韧混凝土修复路面裂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两根滑道(7)和一个滑动板(8),两根滑道(7)平行设置,且两根滑道(7)沿主框架的宽度方向安装在两根中间连接梁(2)上,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红帅,李泊辰,曲嗣群,仇成志,王文博,孙清浩,潘海,董雅乔,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