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492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及其实现方法,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PLC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旋转伺服模块。具有以下优点:实现了膜片装配的全自动化控制,实现自动上料,自动落料组装,组装完成后自动取出,操作简单,采用多组装配通道,可同时进行多个膜片的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膜片与外壳能够自动对位装入,对位精准,且在进行膜片组装时,不会造成膜片受压变形,提高了膜片的装配精度,应用到扬声器后扬声器的产品质量好,满足扬声器了的使用需求。了的使用需求。了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属于电气元件自动生产


技术介绍

[0002]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广泛应用在各类发声的电子设备中,扬声器的膜片是其中要的组成部分。
[0003]扬声器的膜片包括膜片主体部分和包覆在膜片主体部分外部的外壳,生产是需要将两者组装在一起,两者组装精度会影响扬声器的质量,现有技术中膜片在装入时,多为人工凭感觉对位装入,该种对位方式,其对位不精准,导致组装后的扬声器的产品质量差,不能满足扬声器的使用需求,或者使用相应的组装装置完成,现有的膜片组装装置在进行膜片组装时,容易造成膜片受压变形,从而影响其外观和正常功能,而且组装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实现自动上料,组装完成后需要人工取出,操作比较繁琐,影响组装效率,且现有的膜片组装装置一次只能对一个膜片进行组装,组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实现了膜片装配的全自动化控制,实现自动上料,自动落料组装,组装完成后自动取出,操作简单,采用多组装配通道,可同时进行多个膜片的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膜片与外壳能够自动对位装入,对位精准,且在进行膜片组装时,不会造成膜片受压变形,提高了膜片的装配精度,应用到扬声器后扬声器的产品质量好,满足扬声器了的使用需求。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包括主控模块、PLC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旋转伺服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三相电源R线、S线和T线,380V三相电源R线、S线和T线连接有断路器QF1一端,断路器QF1另一端接三相电源的L1线、L2线和L3线,L1线连接有急停按钮SE1一端,急停按钮SE1另一端连接有接触器KM1线圈一端,接触器KM1线圈另一端连接L3线,接触器KM1开关一端连接断路器QF1另一端,接触器KM1开关另一端连接有断路器QF2一端、断路器QF3一端和断路器QF10一端,断路器QF2另一端连接有膜片伺服驱动器S1的R脚、S脚和T脚,膜片伺服驱动器S1的U脚、V脚和W脚连接有电机M1,断路器QF3另一端连接有外壳伺服驱动器S2的R脚、S脚和T脚,外壳伺服驱动器S2的U脚、V脚和W脚连接有电机M2,断路器QF10另一端连接有控制变压器T1一端,控制变压器T1另一端连接有开关电源的L脚和N脚,并接出电源L11线和N线,开关电源的+脚和

脚连接有触摸屏和PLC控制器,并分别接出+24V和0V。
[0006]进一步的,所述PLC模块包括PLC控制器U1、第一PLC扩展模块U2和第二PLC扩展模块U3,PLC控制器U1的型号为XBC

DN32UP,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型号为DC16A,第二PLC扩展U3的型号为TN16A。
[0007]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U1的P00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一端,光纤放大器SQ1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膜片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1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一端,光纤放大器SQ2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膜片到位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2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3一端,光纤放大器SQ3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外壳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3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4一端,光纤放大器SQ4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外壳到位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4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5一端,光纤放大器SQ5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膜片余料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5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6一端,光纤放大器SQ6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外壳余料光纤检测;所述PLC控制器U1的P06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7一端,光纤放大器SQ7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膜片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7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8一端,光纤放大器SQ8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膜片到位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8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9一端,光纤放大器SQ9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外壳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9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0一端,光纤放大器SQ10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外壳到位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A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1一端,光纤放大器SQ11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膜片余料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B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2一端,光纤放大器SQ12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外壳余料光纤检测;所述PLC控制器U1的P0C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3一端,光纤放大器SQ13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膜片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D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4一端,光纤放大器SQ14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膜片到位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E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5一端,光纤放大器SQ15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外壳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F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6一端,光纤放大器SQ16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外壳到位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20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7一端,光纤放大器SQ17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膜片余料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9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8一端,光纤放大器SQ18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外壳余料光纤检测;所述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8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9一端,光纤放大器SQ19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膜片上料满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7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0一端,光纤放大器SQ20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膜片到位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6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1一端,光纤放大器SQ21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外壳上料满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5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2一端,光纤放大器SQ22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外壳到位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4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3一端,光纤放大器SQ23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膜片余料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3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4一端,光纤放大器SQ24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外壳余料光纤检测。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2脚连接有启动按钮SE2一端,启动按钮SE2另一端接+24V,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1脚连接有停止按钮SE3一端,停止按钮SE3另一端接+24V,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0脚连接有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PLC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旋转伺服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三相电源R线、S线和T线,380V三相电源R线、S线和T线连接有断路器QF1一端,断路器QF1另一端接三相电源的L1线、L2线和L3线,L1线连接有急停按钮SE1一端,急停按钮SE1另一端连接有接触器KM1线圈一端,接触器KM1线圈另一端连接L3线,接触器KM1开关一端连接断路器QF1另一端,接触器KM1开关另一端连接有断路器QF2一端、断路器QF3一端和断路器QF10一端,断路器QF2另一端连接有膜片伺服驱动器S1的R脚、S脚和T脚,膜片伺服驱动器S1的U脚、V脚和W脚连接有电机M1,断路器QF3另一端连接有外壳伺服驱动器S2的R脚、S脚和T脚,外壳伺服驱动器S2的U脚、V脚和W脚连接有电机M2,断路器QF10另一端连接有控制变压器T1一端,控制变压器T1另一端连接有开关电源的L脚和N脚,并接出电源L11线和N线,开关电源的+脚和

脚连接有触摸屏和PLC控制器,并分别接出+24V和0V。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模块包括PLC控制器U1、第一PLC扩展模块U2和第二PLC扩展模块U3,PLC控制器U1的型号为XBC

DN32UP,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型号为DC16A,第二PLC扩展U3的型号为TN16A。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U1的P00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一端,光纤放大器SQ1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膜片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1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一端,光纤放大器SQ2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膜片到位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2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3一端,光纤放大器SQ3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外壳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3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4一端,光纤放大器SQ4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外壳到位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4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5一端,光纤放大器SQ5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膜片余料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5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6一端,光纤放大器SQ6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1#外壳余料光纤检测;所述PLC控制器U1的P06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7一端,光纤放大器SQ7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膜片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7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8一端,光纤放大器SQ8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膜片到位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8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9一端,光纤放大器SQ9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外壳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9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0一端,光纤放大器SQ10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外壳到位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A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1一端,光纤放大器SQ11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膜片余料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B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2一端,光纤放大器SQ12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2#外壳余料光纤检测;所述PLC控制器U1的P0C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3一端,光纤放大器SQ13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膜片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D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4一端,光纤放大器SQ14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膜片到位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E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5一端,光纤放大器SQ15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外壳上料满光纤检测;PLC控制器U1的P0F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6一端,光纤放大器SQ16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外壳到位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20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7一端,光纤放大器SQ17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膜片余料光纤检测;第
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9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8一端,光纤放大器SQ18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3#外壳余料光纤检测;所述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8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19一端,光纤放大器SQ19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膜片上料满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7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0一端,光纤放大器SQ20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膜片到位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6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1一端,光纤放大器SQ21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外壳上料满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5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2一端,光纤放大器SQ22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外壳到位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4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3一端,光纤放大器SQ23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膜片余料光纤检测;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3脚连接有光纤放大器SQ24一端,光纤放大器SQ24另一端接+24V和0V,此部分用于4#外壳余料光纤检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2脚连接有启动按钮SE2一端,启动按钮SE2另一端接+24V,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1脚连接有停止按钮SE3一端,停止按钮SE3另一端接+24V,第一PLC扩展模块U2的A10脚连接有急停按钮SE1一端,急停按钮SE1另一端接+24V。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U1的P20脚连接有继电器K00线圈一端,继电器K00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1#膜片圆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1脚连接有继电器K01线圈一端,继电器K01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1#膜片直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2脚连接有继电器K02线圈一端,继电器K02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1#外壳圆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3脚连接有继电器K03线圈一端,继电器K03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1#外壳直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4脚连接有继电器K04线圈一端,继电器K04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1#成品出料启动控制;所述PLC控制器U1的P25脚连接有继电器K05线圈一端,继电器K05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2#膜片圆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6脚连接有继电器K06线圈一端,继电器K06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2#膜片直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7脚连接有继电器K07线圈一端,继电器K07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2#外壳圆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8脚连接有继电器K08线圈一端,继电器K08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2#外壳直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9脚连接有继电器K09线圈一端,继电器K09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2#成品出料启动控制;所述PLC控制器U1的P2A脚连接有继电器K10线圈一端,继电器K10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3#膜片圆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B脚连接有继电器K11线圈一端,继电器K11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3#膜片直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C脚连接有继电器K12线圈一端,继电器K12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3#外壳圆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D脚连接有继电器K13线圈一端,继电器K13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3#外壳直振启动控制;PLC控制器U1的P2E脚连接有继电器K14线圈一端,继电器K14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3#成品出料启动控制;所述第二PLC扩展模块U3的A20脚连接有继电器K210线圈一端,继电器K210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4#膜片圆振启动控制;第二PLC扩展模块U3的A19脚连接有继电器K211
线圈一端,继电器K211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4#膜片直振启动控制;第二PLC扩展模块U3的A18脚连接有继电器K212线圈一端,继电器K212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4#外壳圆振启动控制;第二PLC扩展模块U3的A17脚连接有继电器K213线圈一端,继电器K213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4#外壳直振启动控制;第二PLC扩展模块U3的A16脚连接有继电器K214线圈一端,继电器K214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4#成品出料启动控制。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LC扩展模块U3的A15脚连接有继电器K215线圈一端,继电器K215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余料吹气阀控制;第二PLC扩展模块U3的A14脚连接有继电器K216线圈一端,继电器K216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组装吹气阀控制;第二PLC扩展模块U3的A13脚连接有继电器K217线圈一端,继电器K217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指示灯

红控制;第二PLC扩展模块U3的A12脚连接有继电器K218线圈一端,继电器K218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指示灯

绿控制;第二PLC扩展模块U3的A11脚连接有继电器K219线圈一端,继电器K219线圈另一端接+24V,此部分用于指示灯

黄控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气元件的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K215开关一端接L11线,继电器K215开关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阀YV1一端,电磁阀YV1另一端接N线,此部分用于余料吹气阀控制;继电器K216开关一端接L11线,继电器K216开关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阀YV2一端,电磁阀YV2另一端接N线,此部分用于组装吹气阀控制;继电器K217开关一端接L11线,继电器K217开关另一端连接有指示灯L1一端,指示灯L1另一端接N线,此部分用于指示灯

红控制;继电器K218开关一端接L11线,继电器K218开关另一端连接有指示灯L2一端,指示灯L2另一端接N线,此部分用于指示灯

绿控制;继电器K219开关一端接L11线,继电器K219开关另一端连接有指示灯L3一端,指示灯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刘志达秦明泽孙开鸾邓祥周屈东坡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