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板的成型方法及导管支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灌注
,具体是一种复合材料板的成型方法及导管支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可设计性强、优异的耐腐蚀、便于大面积整体成型的独特优点,使之成为高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材料。复合材料在高新设备上的大量应用可有效提高性能、减轻结构重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成型方法从高成本的热压罐成型工艺正逐渐向低成本的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Molding,RTM,即双面模具成型)整体成型与真空灌注工艺(Vacuum InfiltrationMolding Process,VIMP,即单面模具成型)整体成型技术转化。
[0003]VIMP工艺具有单面模具成型的特点,相较于RTM工艺的成本更低。VIMP工艺具体又分为阴模成型工艺与阳模成型工艺,通过合理的铺层优化以及成型阴模或成型阳模设计可以实现复杂结构制件的整体化制造,有效提高结构减重效率、降低复合材料制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板为两端厚、中间薄的变截面结构,所述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成型阴模进行表面处理与气密性检测,其中,所述成型阴模上具有贴膜面,所述贴膜面包括第一成型面、第二成型面与第三成型面,所述第二成型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成型面相连,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成型面的下方延伸后与所述第三成型面相连;步骤2,从成型阴模的贴膜面开始,依次铺放15层以上的第一碳纤维布,所述第一碳纤维布覆盖所述第一成型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与所述第三成型面;步骤3,铺放20层以上的第二碳纤维布,所述第二碳纤维布覆盖所述第三成型面以及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二成型面,最上层的第二碳纤维布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成型面上最上层的第一碳纤维布高度平齐;步骤4,铺设1层以上的第三碳纤维布,所述第三碳纤维布覆盖所述第一碳纤维布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并在贴膜面两端安装金属挡块,其中,金属挡板抵接所述第一碳纤维布、所述第二碳纤维布与所述第三碳纤维布的端部;步骤5,依次铺设带孔隔离膜、脱模布、导流网,采用真空袋膜和密封胶带密封,连接真空系统,抽真空、检查气密性;气密性合格后,配制树脂胶液进行真空灌注,随后固化成型,脱模即得到复合材料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材料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和/或所述第二碳纤维布和/或所述第三碳纤维布的过程中,在碳纤维布的层间边缘处采用喷胶粘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材料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胶过程中,喷嘴距离产品在200mm以上,同一区域停留不超过2秒。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复合材料板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铺放第二碳纤维布的过程中,在每相邻的两层第一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虎,杨金水,肖澜,刘钧,刘海洋,吴楠,汤鑫焱,贺雍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