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484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其具有热固化的环氧基团和可光固化的丙烯酰氧基基团,制备过程包括:由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酯对氯化聚丙烯树脂进行接枝改性,引入环氧基团;将不饱和羧基单体和环氧基团进行开环反应,保留一部分环氧基的同时,引入丙烯酰氧基基团和羟基;最后加入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通过氨酯化反应,进一步提高光固化基团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对聚丙烯塑料附着力好,硬度高,可采用光和热两种固化方式固化,固化速度快、硬度高,对于异型材和光不易照射的表面也能达到良好的固化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相容性,可作为聚丙烯塑料用光固化涂料的主体树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固化树脂
,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固化树脂作为光固化涂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添加活性单体、光引发剂和助剂等辅助成分后,在紫外光辐射下,能够快速交联固化成膜,固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具有高效、节能、经济等特点,是目前合成树脂领域重点研究一大热点。但光固化有个弊端,对于异型材或者紫外光不易照射的地方,涂层往往固化不良,导致涂层性能达不到要求,从而影响光固化树脂的应用范围,而光热双重固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3]聚丙烯(PP)塑料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是日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产量大,用途广,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小商品、高级玩具等许多方面。为了使其制品在外观上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需要进行表面涂饰,而聚丙烯(PP)塑料的极性低、表面能低,一般涂料对PP 塑料的附着力非常差,需要在涂装前进行特殊的表面前处理。如:火焰法、电晕、腐蚀等方法,但以上方法都是复杂繁琐的,因设备昂贵,中小企又难承受加之操作不便使得在实用上受到相当的限制。为了减少工序,目前的做法是将PP处理剂喷于PP底材上,然后再涂刷或喷涂其它油漆。但是这种方法施工后的PP件要在室内空干后或者烘烤后再喷涂油漆,导致施工效率较低。
[0004]因此急需解决开发不需要前处理,直接应用于聚丙烯塑料制品的光热双重固化树脂,但目前有关此类树脂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可应用于聚丙烯塑料用光固化涂料,不需要对PP塑料进行表面前处理,可直接涂装,同时树脂含有光固化和热固化基团,能够进行光热双重固化,对于异型材或者紫外光不易照射的制品表面,也能达到良好的固化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对聚丙烯塑料附着力好,硬度高,可作为聚丙烯塑料用光固化涂料的主体树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0008][0009]所述催化剂A为环氧开环反应催化剂;所述催化剂B为氨酯化反应催化剂。以上两种催化剂的种类,在提供了本申请组合物及反应原理后,可以常规进行选择。
[0010]优选地,所述的氯化聚丙烯中氯含量为20~60%。
[0011]优选地,所述的引发剂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二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
[0012]更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A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四甲基氯化铵、三苯基磷、三乙胺。
[0013]更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B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有机铋催化剂。其中,有机铋催化剂可以为异辛酸铋、月桂酸铋、新癸酸铋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优选地,所述的不饱和羧基单体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丙烯酸、丁烯酸、富马酸、山梨酸、马来酸。
[0015]优选地,所述的阻聚剂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对甲氧基苯酚、叔丁基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二酚、2,2,6,6

四甲基哌啶
‑1‑
氮氧自由基。
[0016]优选地,所述的溶剂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甲苯、二甲苯。
[0017]优选地,所述的二异氰酸酯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
[0018]优选地,所述的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0019]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所述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按照组分配比,将催化剂B、阻聚剂和二异氰酸酯混合,缓慢升温至40~60℃,再滴加丙烯酸羟基酯类单体,滴加完成后反应2~4h,通过二正丁胺法测定NCO含量,当异氰酸酯基含量达到理论时,得到端基含有端NCO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
[0021]S2.按照组分配比,加入氯化聚丙烯和溶剂,升温至80~130℃,滴加(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引发剂的混合液,滴加完成后反应3~5h,当双键含量小于0.1wt%时,缓慢加
入不饱和羧基单体、阻聚剂和催化剂A的混合液,滴加完毕后保温2~4小时,当酸值小于5mgKOH/g 时,降温至50~70℃加入步骤S1的端基含有端NCO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反应2~4小时,当NCO含量小于0.2wt%时,停止反应,得到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原材料易得,过程可控,树脂含有环氧基和大量的丙烯酰氧基,可光热双重固化,溶解性和相容性好,对PP塑料附着力佳,固化速度快,交联密度高,硬度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除非另有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原料试剂为常规市购的原料试剂。
[0025]以下实施例所述的份数均为质量份,质量份以克计。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型号是TDI

100 (含2,4

TDI100%)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在油浴恒温器上装上四口烧瓶、机械搅拌器、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在四口烧瓶中加入0.0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5份对甲氧基苯酚和22.5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缓慢升温至45℃,一边搅拌一边缓慢滴加13.5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滴加完成后反应2~4h,通过二正丁胺法测定NCO含量,当异氰酸酯基(NCO)含量达到16wt%时,得到端基含有端 NCO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PUA

NCO),降温取出备用;
[0029]S2.在油浴恒温器上装上四口烧瓶、机械搅拌器、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在四口烧瓶中加入30份氯化聚丙烯和30份甲苯,升温至100℃,一边搅拌一边缓慢滴加30份(甲基) 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1份过氧化二苯甲酰的混合液,滴加完成后反应3~5h,当双键含量小于 0.1wt%时,缓慢加入7.5份丙烯酸和0.5份三苯基膦的混合液,滴加完毕后保温2~4小时,当酸值小于5mgKOH/g时,降温至55℃加入PUA

NCO,反应2~4小时,当NCO含量小于0.2wt%时,停止反应,得到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所述催化剂A为环氧开环反应催化剂;所述催化剂B为氨酯化反应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聚丙烯的氯含量为20~60%。3.根据权利要求1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二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A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四甲基氯化铵、三苯基磷、三乙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羧基单体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丙烯酸、丁烯酸、富马酸、山梨酸、马来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对甲氧基苯酚、叔丁基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二酚、2,2,6,6

四甲基哌啶
‑1‑
氮氧自由基;所述溶剂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甲苯、二甲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热双重固化改性聚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涛黄一格黄赞雯黄剑彬陈锦珍黄烁鑫黄鸿宏黄洪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深展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