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482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民宿用智能家居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手控单元、调节单元、智控单元、以及与手控单元和调节单元相连接的灯组单元,手控单元和调节单元之间双刀双掷开关K,手控单元或调节单元通过双刀双掷开关K与电源VCC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于切换手动控制和智能控制,便于调节灯光的亮度,智能控制程度高,安全性好,便于分析出合适的灯光方案,方便应急快速进行控制的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术中缺陷。术中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民宿用智能家居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子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系统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家居或称智能住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设设备、网络通信、信息家电和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0003]民宿是指利用当地闲置资源,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由于游客通常为多人一起居住,游客在房间内使用灯光容易会影响其他游客的休息,为此民宿需要提供手动调节台灯,供应游客进行使用,然而手动调节台灯在使用过程中,游客容易忘记关灯,浪费电且对影响游客的休息;同时,由于晴天的光线比较亮,住宅内开灯的光线较暗,使得室内开灯的效果并不明显,相反,由于阴天的光线比较暗,室内灯光相对较亮,导致室内开灯容易刺激到游客的眼睛,影响民宿的使用效果;另外,目前民宿的灯光的控制方案无法实现可行性分析以及改善,导致灯光的控制方案不合理,容易降低游客的居住效果且浪费电能。
[0004]因此,生产一种操作简单,便于切换手动控制和智能控制,便于调节灯光的亮度,智能控制程度高,安全性好,便于分析出合适的灯光方案,方便应急快速进行控制的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于切换手动控制和智能控制,便于调节灯光的亮度,智能控制程度高,安全性好,便于分析出合适的灯光方案,方便应急快速进行控制的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手控单元、调节单元、智控单元、以及与手控单元和调节单元相连接的灯组单元,手控单元和调节单元之间双刀双掷开关K,手控单元或调节单元通过双刀双掷开关K与电源VCC相连接;手控单元包括串联的按钮开关SB和按钮开关ST,双刀双掷开关K通过按钮开关SB和按钮开关ST与灯组单元连接;调节单元包括串联的续电器KM和数字电位器DP,双刀双掷开关K通过续电器KM和数字电位器DP与灯组单元连接;智控单元包括CPU处理器,CPU处理器分别与续电器KM和数字电位器DP通讯连接,CPU处理器控制续电器KM的开关和数字电位器DP的电阻值;灯组单元包括并联的若干个照明灯L以及与照明灯L串联的控制开关S1,控制开关S1用于控制照明灯L亮起或熄灭。
[0007]所述的CPU处理器上设有感光模块, 感光模块包括并联的调节电阻RP和光敏电阻RT,调节电阻RP的一端和光敏电阻RT的一端分别与CPU处理器的两个引脚相连接,调节电阻RP的另一端和光敏电阻RT另一端均与CPU处理器的另个引脚相连接。
[0008]所述的CPU处理器上设有光耦模块,光耦模块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该发光器采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该受光器采用光敏半导体管,该发光器的一侧串联有光耦二极管D1,该发光器和光耦二极管D1与灯组单元并联连接,该发光器与若干个照明灯L并联,该受光器与CPU处理器相连接。
[0009]所述的CPU处理器的一侧设有复位模块以及串联的防护电阻R1和防护二极管D2,均通过防护电阻R1和防护二极管D2与,CPU处理器的一个引脚与复位模块均通过防护电阻R1和防护二极管D2与电源VCC相连接,复位模块包括按钮开关N以及并联的复位电容C1和复位电阻R2,按钮开关N的一端与CPU处理器的一个引脚相连接,按钮开关N的另一端与CPU处理器的另个引脚相连接,CPU处理器的另个引脚与并联的复位电容C1和复位电阻R2相连接。
[0010]所述的CPU处理器上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有线连接模块和运算单元、无线通讯模块、有线连接模块和运算单元分别与CPU处理器相连接,运算单元上设有数据储存盘,有线连接模块包括若干组并联的USB接口,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连接单元和WIFI连接单元。
[0011]所述的CPU处理器的一侧传感单元和计时单元,传感单元和计时单元分别与CPU处理器相连接,计时单元包括可编程的计时器,传感单元包括红外传感器和感压传感器。
[0012]所述的CPU处理器的一侧分别连接有信号电阻R3和信号电阻R4,信号电阻R3上串联有信号三极管Q1,信号电阻R3通过信号三极管Q1与数字电位器DP的通讯端相连接,信号电阻R4上串联有信号三极管Q2,信号电阻R4通过信号三极管Q2与续电器KM的通讯端相连接,续电器KM的一侧设有串联的保护二极管D3和保护电阻R5,串联的保护二极管D3和保护电阻R5与电源VCC相连接,续电器KM的通讯端以及数字电位器DP的通讯端均通过串联的保护二极管D3和保护电阻R5与电源VCC相连接。
[0013]所述的按钮开关SB的一侧设有手控开关S2,手控开关S2与按钮开关SB和按钮开关ST并联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首先,本专利技术包括手控单元、调节单元、智控单元、以及与手控单元和调节单元相连接的灯组单元,手控单元和调节单元之间双刀双掷开关K,手控单元或调节单元通过双刀双掷开关K与电源VCC相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双刀双掷开关便于实现手动和智控模式的转化,从而便于根据游客的需要选择灯光控制方案,通过设有的数字电位器,调节灯组单元的亮度,从而提高控制灯组单元使用的效果且满足节约电量的要求,并通过设有的智控单元,实现民宿灯光的智能控制的要求;其次,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感光模块,根据受到的光照的强弱,便于调节民宿灯光的强弱,通过设有的光耦模块,检测到照明灯是否正常进行供电且将检测信号反馈给CPU处理器,并通过设有的复位模块,便于对CPU处理器进行初始化,使得本专利技术满足智能控制的要求;再次,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无线通讯模块和有线连接模块,便于本专利技术与终端进行连接,通过设有的运算单元和数据储存盘,便于对运算灯光控制方案且分析灯光的方案使用效果,从而促进灯光方案的合理性以及便于掌握民宿的灯光使用频率,并通过设有的计时单元和传感单元,便于根据时间段、人员的走动和门的开合,对控制灯组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化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信号电阻R3、信号电阻R4、信号三极管Q1以及信号三极管Q2,从而对CPU处理器传输的信号进行放大,即稳定的对续电器KM和数字电位器DP传递控制信号,并通过设有手控开关S2,便于快速控制灯组单元,从而便于面对紧急状况进行使用,通过按钮开关SB和按钮开关ST进行双重控制,避免出现误碰连接电路,提高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安全性,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很好
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手控单元1、调节单元2、智控单元3、以及与手控单元1和调节单元2相连接的灯组单元4,手控单元1和调节单元2之间双刀双掷开关K,手控单元1或调节单元2通过双刀双掷开关K与电源VCC相连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控单元(1)、调节单元(2)、智控单元(3)、以及与手控单元(1)和调节单元(2)相连接的灯组单元(4),手控单元(1)和调节单元(2)之间双刀双掷开关K,手控单元(1)或调节单元(2)通过双刀双掷开关K与电源VCC相连接;手控单元(1)包括串联的按钮开关SB和按钮开关ST,双刀双掷开关K通过按钮开关SB和按钮开关ST与灯组单元(4)连接;调节单元(2)包括串联的续电器KM和数字电位器DP,双刀双掷开关K通过续电器KM和数字电位器DP与灯组单元连接;智控单元(3)包括CPU处理器(5),CPU处理器(5)分别与续电器KM和数字电位器DP通讯连接,CPU处理器(5)控制续电器KM的开关和数字电位器DP的电阻值;灯组单元(4)包括并联的若干个照明灯L以及与照明灯L串联的控制开关S1,控制开关S1用于控制照明灯L亮起或熄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处理器(5)上设有感光模块(5), 感光模块(5)包括并联的调节电阻RP和光敏电阻RT,调节电阻RP的一端和光敏电阻RT的一端分别与CPU处理器(5)的两个引脚相连接,调节电阻RP的另一端和光敏电阻RT另一端均与CPU处理器(5)的另个引脚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处理器(5)上设有光耦模块(6),光耦模块(6)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该发光器采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该受光器采用光敏半导体管,该发光器的一侧串联有光耦二极管D1,该发光器和光耦二极管D1与灯组单元(4)并联连接,该发光器与若干个照明灯L并联,该受光器与CPU处理器(5)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宿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处理器(5)的一侧设有复位模块(7)以及串联的防护电阻R1和防护二极管D2,均通过防护电阻R1和防护二极管D2与,CPU处理器(5)的一个引脚与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瑞芬李晓翠粟媛吴丹熊跃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