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底盖及液体加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742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容器底盖及液体加热容器,该容器底盖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本体和电池盖。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池仓,电池盖包括盖体和连接于盖体的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其中,第一卡扣件沿第一方向与本体卡接,第二卡扣件沿第二方向与本体卡接,以使盖体将电池仓遮蔽。本申请所提供的容器底盖通过设置沿两个不同方向分别与本体卡接的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能够解决电池盖容易被打开的问题,从而减小儿童误操作导致电池盖打开的风险,避免儿童误食内部纽扣电池或其他细小部件,消除安全隐患。并且,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盖的结构较为简单,不会占据过多的空间。不会占据过多的空间。不会占据过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器底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0001]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容器底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0002]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底盖通常设置有电池仓和扣合于电池仓的电池盖,电池仓内安装有用于给容器内部组件供电的纽扣电池。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盖和电池仓仅沿单方向扣合,电池盖很容易被打开,儿童容易误操作将电池盖打开,触及纽扣电池时会有误食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容器底盖及液体加热容器,该容器底盖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盖容易被打开的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容器底盖,所述容器底盖包括:
[0005]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池仓;
[0006]电池盖,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盖包括盖体和连接于所述盖体的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
[0007]其中,所述第一卡扣件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本体卡接,所述第二卡扣件沿第二方向与所述本体卡接,以使所述盖体将所述电池仓遮蔽。
[0008]上述方案中,第一卡扣件沿第一方向与本体卡接,第二卡扣件沿第二方向与本体卡接,使得电池盖与本体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均存在连接关系,当需要更换电池时,必须同时分别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卡扣件和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卡扣件,才能解除电池盖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将电池盖卸下,提高了电池盖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使得电池盖不会轻易就被打开。由于电池通常为纽扣电池,体积较小,儿童如果误操作打开电池盖,就会存在误食电池的风险,本申请所提供的容器底盖通过设置沿两个不同方向分别与本体卡接的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能够解决电池盖容易被打开的问题,从而减小儿童误操作导致电池盖打开的风险,避免儿童误食内部纽扣电池或其他细小部件,消除安全隐患。并且,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盖的结构较为简单,不会占据过多的空间。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弹性部、第一卡接部和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分别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按压部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远离所述本体,当到达卡接位置时,撤去施加在所述第一按压部上的外力,所述第一弹性部能够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本体,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本体卡接;所述第一按压部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远离所述本体,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本体脱离。
[0010]上述方案中,如果需要将电池盖与本体沿第一方向固定连接,可以按压第一按压
部,驱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弹性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第一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待第一卡接部到达卡接位置时,撤去对第一按压部施加的外力,第一弹性部在其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卡接部沿第一方向靠近本体运动,直到第一弹性部复位,此时,第一卡接部能够与本体卡接,能够实现电池盖与本体沿第一方向上的固定连接。如果需要解除电池盖与本体沿第一方向上的固定连接,可以按压第一按压部,驱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弹性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一弹性部能够带动第一卡接部远离本体,直至第一卡接部与本体之间不再接触。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弹性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按压部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部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回复力的驱动下与所述本体卡接;所述第一按压部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部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部从所述第一通孔中脱出。
[0012]上述方案中,第一弹性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通孔内,以使第一卡接部能够穿过第一通孔与本体远离电池盖的一端抵接。如果需要将电池盖安装在本体上,可以先将盖体与电池仓扣合,使第一弹性部与第一通孔的位置对齐,再按压第一按压部,驱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弹性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直至位于第一弹性部上的第一卡接部与本体之间不会发生干涉,然后向下按压第一按压部,使得第一弹性部能够沿第一通孔向下运动,待第一卡接部达到卡接位置时,撤去对第一按压部施加的外力,第一弹性部在其自身的回复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卡接部沿第一方向与本体卡接。如果需要将电池盖从本体上拆卸,可以按压第一按压部,驱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弹性部在第一通孔内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直至位于第一弹性部上的第一卡接部与本体解除连接,此时,第一弹性部能够沿第一通孔向上运动,从第一通孔中脱出。在电池盖与本体装配时,第一通孔能够对第一卡扣件起导向作用,引导第一卡扣件的第一弹性部安装到位,并且,由于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的长度有限,还能够对第一弹性部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卡扣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弹性部、第二卡接部和第二按压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分别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二按压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按压部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二弹性部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远离所述本体,当到达卡接位置时,撤去施加在所述第二按压部上的外力,所述第二弹性部能够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本体,以使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本体卡接;所述第二按压部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二弹性部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远离所述本体,以使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本体脱离。
[0014]上述方案中,如果需要将电池盖与本体沿第二方向固定连接,可以按压第二按压部,驱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弹性部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第二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待第二卡接部到达卡接位置时,撤去对第二按压部施加的外力,第二弹性部在其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二卡接部沿第二方向靠近本体运动,直到第二弹性部复位,此时,第二卡接部能够与本体卡接,能够实现电池盖与本体沿第二方向上的固定连接。如果需要解除电池盖与本体沿第二方向上的固定连接,可以按压第二按压部,驱动与其固定连
接的第二弹性部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弹性部能够带动第二卡接部远离本体,直至第二卡接部与本体之间不再接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弹性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按压部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二弹性部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回复力的驱动下与所述本体卡接;所述第二按压部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二弹性部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弹性部从所述第二通孔中脱出。
[0015]上述方案中,第二弹性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通孔内,以使第二卡接部能够穿过第二通孔与本体远离电池盖的一端抵接。如果需要将电池盖安装在本体上,可以先将盖体与电池仓扣合,使第二弹性部与第二通孔的位置对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盖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电池仓(2);电池盖(4),与所述本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盖(4)包括盖体(41)和连接于所述盖体(41)的第一卡扣件(42)与第二卡扣件(43);其中,所述第一卡扣件(42)沿第一方向(X)与所述本体(1)卡接,所述第二卡扣件(43)沿第二方向(Y)与所述本体(1)卡接,以使所述盖体(41)将所述电池仓(2)遮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件(42)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弹性部(421)、第一卡接部(422)和第一按压部(423);所述第一弹性部(421)分别连接所述盖体(41)与所述第一按压部(423);所述第一卡接部(422)沿所述第一方向(X)凸出于所述第一弹性部(421);所述第一按压部(423)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部(42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反的方向远离所述本体(1),当到达卡接位置时,撤去施加在所述第一按压部(423)上的外力,所述第一弹性部(421)能够在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X)靠近所述本体(1),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422)与所述本体(1)卡接;所述第一按压部(423)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部(42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反的方向远离所述本体(1),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422)与所述本体(1)脱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弹性部(421)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11)内;所述第一按压部(423)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部(421)在所述第一通孔(111)内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反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422)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并在所述第一弹性部(421)的回复力的驱动下与所述本体(1)卡接;所述第一按压部(423)能够在外力按压下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部(421)在所述第一通孔(111)内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反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部(421)从所述第一通孔(111)中脱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件(43)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弹性部(431)、第二卡接部(432)和第二按压部(433);所述第二弹性部(431)分别连接所述盖体(41)与所述第二按压部(433);所述第二卡接部(432)沿所述第二方向(Y)凸出于所述第二弹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耀辉朱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