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抗菌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65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抗菌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包括下无纺布基层,所述下无纺布基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下抗菌布基层,所述下抗菌布基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上无纺布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下竹纤维抗菌布层、上竹纤维抗菌布层、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考杜拉尼龙布层、牛津布层、聚酰胺纤维布层和聚酰胺纤维线体的配合使用,可使防草双色无纺布具备耐磨和抗菌的功能,这样防草双色无纺布的使用寿命更长,解决了现有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在使用时,因不具备耐磨的功能,使其容易被摩擦损坏,不具备抗菌的功能,使其容易被细菌分解,从而导致防草双色无纺布出现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抗菌的防草双色无纺布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具体为一种耐磨抗菌的防草双色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简称:PET)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
[0003]无纺布种类繁多,防草双色无纺布就是其中之一,现有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在使用时,不具备耐磨的功能,使其容易被摩擦损坏,不具备抗菌的功能,使其容易被细菌分解,从而导致防草双色无纺布出现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抗菌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具备耐磨和抗菌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在使用时,因不具备耐磨的功能,使其容易被摩擦损坏,不具备抗菌的功能,使其容易被细菌分解,从而导致防草双色无纺布出现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抗菌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包括下无纺布基层,所述下无纺布基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下抗菌布基层,所述下抗菌布基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上无纺布基层,所述上无纺布基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上抗菌布基层,所述上抗菌布基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耐磨布基层,所述下无纺布基层底部的表面设置有无纺布网框,所述下抗菌布基层包括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和下竹纤维抗菌布层,所述上抗菌布基层包括上竹纤维抗菌布层和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所述耐磨布基层包括考杜拉尼龙布层、牛津布层和聚酰胺纤维布层,所述聚酰胺纤维布层顶部的表面设置有聚酰胺纤维线体。
[0006]优选的,所述下无纺布基层和无纺布网框为一体式,所述下无纺布基层和无纺布网框为黑色系无纺布,所述上无纺布基层为浅色系无纺布。
[0007]优选的,所述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和下竹纤维抗菌布层从下至上设置,所述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顶部的表面和下竹纤维抗菌布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所述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底部的表面与下无纺布基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所述下竹纤维抗菌布层顶部的表面与上无纺布基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上竹纤维抗菌布层和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从下至上设置,所述上竹纤维抗菌布层顶部的表面和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所述上竹纤维抗菌布层底部的表面与上无纺布基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考杜拉尼龙布层、牛津布层和聚酰胺纤维布层从下至上设置,所述考杜拉尼龙布层底部的表面与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所述聚酰胺纤维
布层和聚酰胺纤维线体为一体式,所述考杜拉尼龙布层顶部的表面和牛津布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所述牛津布层顶部的表面和聚酰胺纤维布层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下竹纤维抗菌布层、上竹纤维抗菌布层、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考杜拉尼龙布层、牛津布层、聚酰胺纤维布层和聚酰胺纤维线体的配合使用,可使防草双色无纺布具备耐磨和抗菌的功能,这样防草双色无纺布的使用寿命更长,解决了现有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在使用时,因不具备耐磨的功能,使其容易被摩擦损坏,不具备抗菌的功能,使其容易被细菌分解,从而导致防草双色无纺布出现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值得推广。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无纺布网框,提高了防草双色无纺布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轴测爆炸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仰视爆炸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下抗菌布基层结构轴测爆炸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上抗菌布基层结构轴测爆炸图;
[0017]图5为本技术耐磨布基层结构轴测爆炸图。
[0018]图中:1下无纺布基层、2下抗菌布基层、21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22下竹纤维抗菌布层、3上无纺布基层、4上抗菌布基层、41上竹纤维抗菌布层、42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5耐磨布基层、51考杜拉尼龙布层、52牛津布层、53聚酰胺纤维布层、54聚酰胺纤维线体、6无纺布网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

图5,一种耐磨抗菌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包括下无纺布基层1,下无纺布基层1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下抗菌布基层2,下抗菌布基层2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上无纺布基层3,上无纺布基层3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上抗菌布基层4,上抗菌布基层4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耐磨布基层5,下无纺布基层1底部的表面设置有无纺布网框6,通过设置无纺布网框6,提高了防草双色无纺布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下抗菌布基层2包括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21和下竹纤维抗菌布层22,上抗菌布基层4包括上竹纤维抗菌布层41和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42,耐磨布基层5包括考杜拉尼龙布层51、牛津布层52和聚酰胺纤维布层53,聚酰胺纤维布层53顶部的表面设置有聚酰胺纤维线体54;
[0020]下无纺布基层1和无纺布网框6为一体式,下无纺布基层1和无纺布网框6为黑色系无纺布,上无纺布基层3为浅色系无纺布;
[0021]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21和下竹纤维抗菌布层22从下至上设置,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21顶部的表面和下竹纤维抗菌布层22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21底部的表面与下无纺布基层1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下竹纤维抗菌布层22顶部的表面与上无纺布基层3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22]上竹纤维抗菌布层41和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42从下至上设置,上竹纤维抗菌布
层41顶部的表面和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42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上竹纤维抗菌布层41底部的表面与上无纺布基层3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23]考杜拉尼龙布层51、牛津布层52和聚酰胺纤维布层53从下至上设置,考杜拉尼龙布层51底部的表面与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42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聚酰胺纤维布层53和聚酰胺纤维线体54为一体式,考杜拉尼龙布层51顶部的表面和牛津布层52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牛津布层52顶部的表面和聚酰胺纤维布层53底部的表面针织连接。
[0024]使用时,通过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21、下竹纤维抗菌布层22、上竹纤维抗菌布层41、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42、考杜拉尼龙布层51、牛津布层52、聚酰胺纤维布层53和聚酰胺纤维线体54的配合使用,可使防草双色无纺布具备耐磨和抗菌的功能,这样防草双色无纺布的使用寿命更长,解决了现有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在使用时,因不具备耐磨的功能,使其容易被摩擦损坏,不具备抗菌的功能,使其容易被细菌分解,从而导致防草双色无纺布出现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通过设置无纺布网框6,提高了防草双色无纺布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
[0025]综上所述: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抗菌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包括下无纺布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无纺布基层(1)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下抗菌布基层(2),所述下抗菌布基层(2)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上无纺布基层(3),所述上无纺布基层(3)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上抗菌布基层(4),所述上抗菌布基层(4)顶部的表面针织连接有耐磨布基层(5),所述下无纺布基层(1)底部的表面设置有无纺布网框(6),所述下抗菌布基层(2)包括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21)和下竹纤维抗菌布层(22),所述上抗菌布基层(4)包括上竹纤维抗菌布层(41)和上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42),所述耐磨布基层(5)包括考杜拉尼龙布层(51)、牛津布层(52)和聚酰胺纤维布层(53),所述聚酰胺纤维布层(53)顶部的表面设置有聚酰胺纤维线体(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菌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无纺布基层(1)和无纺布网框(6)为一体式,所述下无纺布基层(1)和无纺布网框(6)为黑色系无纺布,所述上无纺布基层(3)为浅色系无纺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菌的防草双色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银离子纤维抗菌布层(21)和下竹纤维抗菌布层(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红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新县华阳无纺布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