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臭抑菌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45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臭抑菌针织布,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面料抑菌防臭性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的导湿内层和防臭外层,防臭外层的吸湿性大于导湿内层,导湿内层为平纹组织,防臭外层为经绒平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丙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利用该类材料中的铜离子具有的抑菌性能实现对微生物滋生过程的抑制作用,减少微生物滋生物的异味,提高面料整体的防臭性能。提高面料整体的防臭性能。提高面料整体的防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臭抑菌针织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臭抑菌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效果。
[0003]面料通常是由各种纱线通过不同的编织方式形成的一种片状物品,传统的编织方式通常包括针织和梭织两种,不同编织方式形成的面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使用途径,针织面料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来制作服饰,袜子便是常见的针织产品,袜子的使用环境通常是处在温暖、密闭和相对潮湿的环境,进而会在袜子使用的过程中滋生大量的细菌,随着细菌的滋生会产生带有异味的有害物质,进而会影响到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因而设置一种具有良好的防臭抑菌性能的面料就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臭抑菌针织布,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面料整体抑菌防臭性能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防臭抑菌针织布,包括相互固定的导湿内层和防臭外层,所述防臭外层的吸湿性大于导湿内层,所述导湿内层为平纹组织,所述防臭外层为经绒平组织。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臭外层的吸湿性设置为大于导湿内层的结构,该设置确保使用者出汗的时候,汗液会更快地进入到防臭外层内,减小导湿内层与使用者接触处的潮湿程度,进而降低结构整体出现异味的情况。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绒平组织的前梳栉和后梳栉为反向垫纱且分别为梳栉GB1和梳栉GB2,所述后梳栉与导湿内层贴合。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栉GB1组织结构为1

0/2

3//,所述梳栉GB2的组织结构为1

2/1

0//。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栉GB1由耐磨防臭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梳栉GB2由防臭导湿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导湿内层由导湿抑菌纱线编织而成。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耐磨防臭纱线具有的耐磨和防臭的性能来提高面料整体的防臭和耐磨性能,利用导湿抑菌纱线具有的导湿和抑菌性好的特点来提高面料整体的导湿和抑菌性能,减少细菌的产生和滋生量,提高面料整体的防臭性能。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防臭纱线包括第一纱芯、第一内包覆纱和第一外包覆纱,所述第一内包覆纱和第一外包覆纱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纱芯由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内包覆纱由棉纤维和涤纶铜离子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外包覆纱由苎麻纤维加捻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内包覆纱和第一外包覆纱之间的缠绕方向设置为相反的结构,使得第一外包覆纱可以更好地压紧第一内包覆纱,提高耐磨防臭纱线整体的结构强度,利用锦纶纤维具有的结构强度来提高耐磨防臭纱线的结构稳定性,利用棉纤维具有的吸湿性好的特点以及涤纶铜离纤维具有的抑菌性能来提高第一内包覆纱以及耐磨防臭纱线的整体性能,利用苎麻纤维具有的耐磨、抑菌和表面粗糙的特点来提高面料的整体性能。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臭导湿纱线包括第二纱芯、第二内包覆纱和第二外包覆纱,所述第二内包覆纱和第二外包覆纱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纱芯由锦纶铜离子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内包覆纱由截面形状为Y形的第一涤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外包覆纱由截面形状为五角形的第二涤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加捻而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锦纶铜离子纤维具有的结构强度高的特点来确保第二纱芯以及防臭导湿纱线结构强度的稳定,利用Y形截面形状的第一涤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和五角形截面形状的第二涤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具有的长条槽来增多面料整体供水流流经的孔隙,增强面料整体的导湿和排湿性能。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湿抑菌纱线由截面形状为C字形的丙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加捻而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丙纶材质的丙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具有的拒水、导湿和透气性好的特点来确保导湿抑菌纱线和导湿内层导汗排湿性能的稳定。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将防臭外层的吸湿性设置为大于导湿内层的结构,该设置确保使用者出汗的时候,汗液会更快地进入到防臭外层内,减小导湿内层与使用者接触处的潮湿程度,进而降低结构整体出现异味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梳栉GB1的垫纱运动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梳栉GB2的垫纱运动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耐磨防臭纱线的切片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防臭导湿纱线的切片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中导湿抑菌纱线的切片图。
[0026]图中:1、导湿内层;2、防臭外层;3、耐磨防臭纱线;4、防臭导湿纱线;5、导湿抑菌纱线;6、第一纱芯;7、第一内包覆纱;8、第一外包覆纱;9、锦纶纤维;10、棉纤维;11、涤纶铜离子纤维;12、苎麻纤维;13、第二纱芯;14、第二内包覆纱;15、第二外包覆纱;16、锦纶铜离子纤维;17、第一涤纶铜离子异形纤维;18、第二涤纶铜离子异形纤维;19、丙纶铜离子异形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8]该防臭抑菌针织布,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的导
湿内层1和防臭外层2,防臭外层2的吸湿性大于导湿内层1,该设置使得与使用者接触的导湿内层1的汗液可以更好地排至防臭外层2内,提高使用者的穿着舒适度,导湿内层1为平纹组织,防臭外层2为经绒平组织,将导湿内层1设置为平纹组织的结构确保与使用者皮肤接触面的平整度更高,提高使用者的穿着舒适度,将防臭外层2设置为经绒平组织结构,利用针织面料具有的孔隙多且大的特点使得防臭外层2整体散湿和排湿性能的稳定。
[0029]如图2和图3所示,经绒平组织的前梳栉和后梳栉为反向垫纱且分别为梳栉GB1和梳栉GB2,后梳栉与导湿内层1贴合,梳栉GB1组织结构为1

0/2

3//,梳栉GB2的组织结构为1

2/1

0//,该设置提高了经绒平组织整体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面料的整体性能。
[0030]如图1

图6所示,梳栉GB1由耐磨防臭纱线3编织而成,梳栉GB2由防臭导湿纱线4编织而成,导湿内层1由导湿抑菌纱线5编织而成,耐磨防臭纱线3包括第一纱芯6、第一内包覆纱7和第一外包覆纱8,第一内包覆纱7和第一外包覆纱8的缠绕方向相反,该设置使得第一外包覆纱8可以稳定实现对第一内包覆纱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臭抑菌针织布,包括相互固定的导湿内层(1)和防臭外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臭外层(2)的吸湿性大于导湿内层(1),所述导湿内层(1)为平纹组织,所述防臭外层(2)为经绒平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抑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绒平组织的前梳栉和后梳栉为反向垫纱且分别为梳栉GB1和梳栉GB2,所述后梳栉与导湿内层(1)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臭抑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栉GB1组织结构为1

0/2

3//,所述梳栉GB2的组织结构为1

2/1

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臭抑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栉GB1由耐磨防臭纱线(3)编织而成,所述梳栉GB2由防臭导湿纱线(4)编织而成,所述导湿内层(1)由导湿抑菌纱线(5)编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臭抑菌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臭纱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富成芳针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