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相变复合微合金化轻质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逆相变复合微合金化轻质高强钢,属于冶金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所述轻质高强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以及一些其他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一些对轻量化具备一定要求的结构钢件,但这种轻量化钢件自身的强度并不能保证结构的刚度,因此,需要降低高强度钢材的密度来满足这些轻量化结构件的要求。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对钢中成分的种类和添加量进行改变来获得所需的低密度钢材,从而满足不断发展的工业及制造业的需求。其中,在高锰钢中加入铝成分,因为铝的密度低、延展性好、表面易形成氧化膜,可以使用轻质Fe
‑
Mn
‑
Al
‑
C钢具有低密度、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能等。且通过调整锰铝金属的添加量,可以得到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从而可以在减少密度的同时,保留较好组织性能和机械性能。但是,一方面对于材料内部各种成分的调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围,很难确定高性能值的组分范围,另一方面钢的性能不仅取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相变复合微合金化轻质高强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高强钢为一种包含有下述重量份组分的热轧钢板,所述的重量份组分为C:0.10%~0.28%,Si:0.15~0.50%,Mn:3.0%~4.2%,P≤0.020%,S≤0.010%,Als:2.7%~3.3%,Nb:0.010~0.10%、V:0.022~0.080%、Ti:0.01~0.08%,其余元素是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完成逆相变退火后的所述轻质高强钢的屈服强度为570~700MPa,抗拉强度为770~890MPa,伸长率A50为31.0~37.5%;其组织由9%
‑
14%的条带状δ铁素体+38%
‑
44%的铁素体+32%
‑
46%的板条状马氏体+6%
‑
10%的残余奥氏体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相变复合微合金化轻质高强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量份组分为C:0.18~0.22%,Si:0.26~0.33%,Mn:3.3~3.7%,Al:2.9~3.2%,P≤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灿生,常智渊,苏冠侨,郑之旺,王敏莉,郑昊青,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