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或成对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0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套,特别是工作、检查或操作手套,其具有优选地由液密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的均质手套本体,其中该手套本体具有手部(1)和与该手部相邻的护腕(2),在护腕(2)的外表面上与护腕(2)的后缘(4)具有一定距离地设有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3、3a)。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即使在具有非常短的护腕的情况下,也能够无需任何辅助装置地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简单方式脱下手套,并不使脏的或污染的外侧与戴用者的皮肤发生接触。为此,沿护腕(2)的周向观察,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3、3a)设置在手套的覆盖手腕的外腕骨区域的区域中。或者,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3、3a、5)与护腕(2)的后缘(4)具有一定距离地在护腕(2)的周边的至少180°的角度范围中延伸,或者,在一对手套的每只手套上,在护腕(2)的相邻周边区段上设有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3、3a、5),所述抓握辅助件具有至少约30°的角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套,特别是工作、检查或操作手套,其具有优选地由液密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的一体化手套本体,并且该手套本体具有手部和邻接护腕,同时在护腕的外表面上与护腕的后缘具有一定距离地设有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由两只手套组成的成对手套,特别是工作、检查或操作手套,每只手套均具有一体化手套本体,并优选由液密弹性材料如橡胶制造,而且该手套本体具有手部和邻接护腕,同时在护腕外侧的周边区域上与护腕的后缘具有一定距离地设有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
技术介绍
US 4 876 747 A描述了一种可以借助于钩子脱下的手套,并且当存在两只钩子时,两只手的手套可以同时从使用者的手上脱下。为此,平行于手套的边缘在护腕的手背侧设置了一个开口或环,其中可以插入安装在墙上或其它地方的钩子。此外,还可以用另一只手抓住该环将手套脱下;但随后仍需要该钩子来脱下第二只手套。从US 5 579 539中已知一种弹性材料手套,在与护腕的后缘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处,其在接近大拇指的护腕部分或在护腕上与手背部分相对的部分、或优选地在手背部分本身上具有一脱下辅助件。通过适当地在人体工程学和解剖学上笨拙地扭曲手和/或前臂,可以困难地同时脱下手套两只。但由于手的必要扭曲,脱下辅助件打滑的危险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被污染的手套外表面可能会迅速回弹到戴用者的皮肤上。在US 5 467 483中也类似地描述了一种脱下辅助件,其呈条、线、环等形式,并设置在护腕的手背部分且在正常使用时被覆盖起来。但是,这种脱下辅助件几乎不允许同时脱下两只手套。由于不能充分可靠地确保在覆盖物打开后脱下辅助件不会被污染,所以利用不再被保护的手抓住脱下辅助件将会存在污染这只手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现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类型的手套,从而使得即使当护腕很短时也可以在没有辅助物的条件下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简单方式脱下手套,并且不使脏的或被污染的外侧与戴用者的皮肤发生接触。同时,也应当更方便和简化手套的佩戴,其戴用者不必利用例如未消毒的身体某部分或辅助物接触消毒手套的外侧。针对该问题的第一种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沿护腕的周向观察,在手套的覆盖手腕的外腕骨区域的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对于护腕极短的手套,该抓握辅助件还可以因此被设置在沿周向观察位于手的外缘区域中的手部上。由于可被用作抓握辅助件的这种抓握辅助件几何布置,每只手套的抓握辅助件均可以被另一只相应的手以保持彼此径向相对和平行的有利的手臂和手的姿势抓住并用于脱下手套。由此,脏的或污染的手套外侧与皮肤没有任何接触,而只用被另一只手套保护的手进行接触。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从覆盖手腕的外腕骨区域的护腕的周边部分开始以约90°的角度范围延伸。术语腕骨区域主要确定护腕上的周向位置,因为这将比手套的手部更靠近护腕的后端,以便更容易抓住所述抓握辅助件。根据另一有利实施例,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从护腕的覆盖手腕的外腕骨区域的周边部分开始以约90°的角度范围延伸到护腕的覆盖手的内表面的周边部分。针对上述问题的第二种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以下特征实现,即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与护腕的后缘具有一定距离地在护腕的周边的至少180°的范围中延伸。由于可被用作抓握辅助件的抓握辅助件的这种变型,手套可以被另一只相应的手以任何对于戴用者来说舒适的保持彼此径向相对和平行的手臂和手的姿势抓住并从手上脱下。同时,任何脏的或污染的手套外侧均不会与皮肤产生任何接触,而只用被另一只手套保护的手进行接触。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在护腕的整个周边(圆周)上延伸。这在脱下过程中维持戴用者的手与前臂的相对位置方面可以提供最大程度的自由度。根据该解决方案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抓握辅助件可以中断一次或数次,这有利于例如即使当表面潮湿时也能够可靠地抓住抓握辅助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针对上述问题的第三种解决方案在于提出一种成对手套,该成对手套的特征在于,在该成对手套的每只手套上设有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且该抓握辅助件设置于两只手套上的护腕的邻接周边区段上,并具有至少约30°的角间距。该角间距相对于抓握辅助件的几何中心而言,不过位于两个抓握辅助件之间的没有抓握辅助件的间隔部可以对着一较小的角间距,特别是当抓握辅助件非常多时。由于抓握辅助件的这种几何布置,每只手套的抓握辅助件均可以被另一只手以保持径向相对和平行的手臂和手的自然姿势很容易地抓住并用于脱下手套。任何脏的或污染的手套外侧均不会与皮肤接触,相反,只用被另一只手套保护的手进行接触。在优选同时并彼此径向相对地脱下时,所述手套将自动同时由里向外翻转,从而使得它们的后续处理更简单和安全。有利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两只手套上的抓握辅助件具有至少约135°的角间距,并且优选地,两只手套上的抓握辅助件彼此基本径向相对地设置。抓握辅助件的这些角间距值确保对于绝大多数手套戴用者来说人体工程学上最适宜的脱下步骤,以及对无意污染皮肤的最好保护。根据专利技术的成对手套的另一实施例,为了更容易和更可靠地抓握,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在至少约90°的角度范围上延伸。一个具有特别是许多和不同应用、从而给予手套戴用者手和前臂的相对扭曲以最大自由度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提供以下附加特征,即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在护腕的整个周边上延伸。还可以使抓握辅助件被中断一次或数次,这在大多数情况下可改善抓握辅助件的抓握性能。为便于佩戴和当护腕已经被翻转一次时的脱下并防止戴用者皮肤在进一步的脱下过程中被已污染的手套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可以在护腕的内表面上另外设置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术语“内表面”在此指在手套正常佩戴期间护腕的面对戴用者皮肤的一侧。有利地,位于护腕的内侧的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比位于护腕的外侧的抓握辅助件更靠近手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进行用于将两只手套同时脱除的尤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脱下过程,其中在该实施例中,一个位于护腕的外侧并覆盖手腕的外腕骨区域的抓握辅助件比位于护腕的覆盖手的内表面的周边区段上的抓握辅助件更靠近手套的手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该抓握辅助件具有至少一个连续的开口。这种抓握辅助件允许另一只手的一个或多个手指或者甚至一杆状或钩状辅助件塞入或穿过该抓握辅助件,从而更好地防止从所述抓握辅助件中滑落或滑出。优选地,一抓握辅助件呈从护腕隆起的环的形式。这种抓握辅助件还包括具有在手套正常使用时平放在护腕上的舌形件的变型。另一种有利变型提供了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其具有在至少一侧开口的口袋。这种口袋还允许通过塞进例如另一只手的一个或多个手指或一辅助工具来可靠地抓握。为便于另一只手的一个或多个手指塞进所述舌状件或口袋,或为此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特征,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的取向可以不超过80°的角度偏离护腕的纵向轴线,优选地,其与护腕的纵向轴线基本重合。但是,另一方面,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可以基本上横向/垂直于护腕的纵向轴线取向。对于许多类型的抓握辅助件来说,在脱下和戴上过程中,在操作该手套时的抓取以及可靠的保持也可以通过以下特征变得更为方便,即在一中间部件上或与该中间部件制成一体地提供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且该中间部件本身设置在护腕上或与该护腕制成一体。作为上述抓握辅助件构造的一种替代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套,特别是工作、检查或操作手套,其具有优选地由液密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的一体化手套本体,并且该手套本体具有手部(1)和邻接护腕(2),同时在护腕(2)的外表面上与护腕(2)的后缘(4)具有一定距离地设有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3、3a),其特征在于,沿该护腕(2)的周向观察,至少一个抓握辅助件(3、3a)设置在该手套的覆盖手腕的外腕骨区域的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特霍尔德施勒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奥地利经济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