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397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光学系统(LS)具备满足以下条件式的透镜(L22、L33):νdLZ<35.0、0.702<θgFLZ+(0.003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0001]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7年12月15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7/045188、国家申请号为201780097705.1、专利技术名称为“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3]近年来,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拍摄装置中使用的拍摄元件正在推进高像素化。设置于使用了这种拍摄元件的拍摄装置的摄影镜头优选为如下的镜头:除了球面像差、彗差等基础像差(单一波长的像差)以外,还良好地对色差进行校正,以在白色光源下在像的颜色中没有模糊,且具有高分辨率。特别是,优选的是,在色差的校正中,除了初级消色差以外,还良好地校正二级光谱。作为校正色差的手段,例如公知有使用具有反常色散特性的树脂材料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如上所述,伴随近年来的拍摄元件的高像素化,期望实现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了校正的摄影镜头。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1946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第1方式的光学系统具有满足以下条件式的透镜:
[0008]νdLZ<35.0
[0009]0.702<θgFLZ+(0.00316
×
νdLZ)
[0010]其中,νdLZ:所述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
[0011]θgFLZ:所述透镜的相对部分色散,在设所述透镜的对g线的折射率为ngLZ、设所述透镜的对F线的折射率为nFLZ、设所述透镜的对C线的折射率为nCLZ时,通过下式被定义,
[0012]θgFLZ=(ngLZ

nFLZ)/(nFLZ

nCLZ)。
[0013]第2方式的光学设备,构成为具备上述光学系统。
[0014]第3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以具有满足以下条件式的透镜的方式,在镜头镜筒内配置各透镜:
[0015]νdLZ<35.0
[0016]0.702<θgFLZ+(0.00316
×
νdLZ)
[0017]其中,νdLZ:所述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
[0018]θgFLZ:所述透镜的相对部分色散,在设所述透镜的对g线的折射率为ngLZ、设所述透镜的对F线的折射率为nFLZ、设所述透镜的对C线的折射率为nCLZ时,通过下式被定义,
[0019]θgFLZ=(ngLZ

nFLZ)/(nFLZ

nCLZ)。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第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结构图。
[0021]图2是第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0022]图3是第2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结构图。
[0023]图4(A)、图4(B)以及图4(C)分别是第2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0024]图5是第3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结构图。
[0025]图6是第3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0026]图7是第4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结构图。
[0027]图8(A)、图8(B)以及图8(C)分别是第4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0028]图9是第5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结构图。
[0029]图10(A)、图10(B)以及图10(C)分别是第5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远焦端状态下的无限远对焦时的各像差图。
[0030]图11是第6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结构图。
[0031]图12是第6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0032]图13是第7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结构图。
[0033]图14是第7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各像差图。
[0034]图15是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相机的结构的图。
[0035]图1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和光学设备进行说明。首先,根据图15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相机(光学设备)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该相机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来作为摄影镜头2的数码相机。在相机1中,来自未图示的物体(被摄体)的光通过摄影镜头2被聚光而到达拍摄元件3。由此,来自被摄体的光通过该拍摄元件3被拍摄而作为被摄体图像记录在未图示的存储器。由此,摄影者能够进行基于相机1的被摄体的摄影。另外,该相机可以是无反光镜相机,也可以是具有快速复原反光镜的单反类型的相机。
[0037]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摄影镜头)LS的一例的光学系统LS(1)具有满足以下条件式(1)~(2)的透镜(L22、L3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与其他的透镜进行区別,有时将满足条件式(1)~(2)的透镜称为特定透镜。
[0038]νdLZ<35.0
ꢀꢀꢀꢀꢀꢀꢀꢀꢀ…
(1)
[0039]0.702<θgFLZ+(0.00316
×
νdLZ)
ꢀ…
(2)
[0040]其中,νdLZ:特定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
[0041]θgFLZ:特定透镜的相对部分色散,在设特定透镜的对g线的折射率为ngLZ、设特定透镜的对F线的折射率为nFLZ、设特定透镜的对C线的折射率为nCLZ时,通过下式被定义,
[0042]θgFLZ=(ngLZ

nFLZ)/(nFLZ

nCLZ)
[0043]另外,特定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νdLZ通过下式被定义,
[0044]νdLZ=(ndLZ

1)/(nFLZ

nCLZ)
[0045]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在色差的校正中除了初级消色差以外还良好地对二级光谱进行了校正的光学系统以及具备该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LS可以是图3所示光学系统LS(2),也可以是图5所示的光学系统LS(3),也可以是图7所示的光学系统LS(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LS可以是图9所示的光学系统LS(5),也可以是图11所示的光学系统LS(6),也可以是图13所示的光学系统LS(7)。
[0046]条件式(1)规定特定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的适当范围。通过满足条件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系统,具备满足以下条件式的透镜:νdLZ<35.00.702<θgFLZ+(0.00316
×
νdLZ)其中,νdLZ:所述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θgFLZ:所述透镜的相对部分色散,在设所述透镜的对g线的折射率为ngLZ、设所述透镜的对F线的折射率为nFLZ、设所述透镜的对C线的折射率为nCLZ时,通过下式被定义,θgFLZ=(ngLZ

nFLZ)/(nFLZ

nCLZ)。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ndLZ+(0.01425
×
νdLZ)<2.12其中,ndLZ:所述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0<νdLZ<35.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3<ndLZ+(0.00787
×
νdLZ)其中,ndLZ:所述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55<ndLZ其中,ndLZ:所述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DLZ>0.80其中,DLZ:所述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mm]。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ndLZ<1.63ndLZ

(0.040
×
νdLZ

2.470)
×
νdLZ<39.809其中,ndLZ:所述透镜的对d线的折射率。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ndLZ

(0.020
×
νdL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雅史伊藤智希籔本洋山本浩史三轮哲史坪野谷启介槙田步上原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