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抗寒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375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抗寒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其中,主油箱上设置切换阀模块,切换阀模块延伸至主油箱内管道外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切换阀模块集成测量主油箱内油温的温度传感器;切换阀模块连接水寒宝,水寒宝连接燃油精滤器,燃油精滤器连接发动机油泵;切换阀模块还连通油位传感器,油位传感器设置于副油箱。在环境温度低于主油箱中柴油的凝点时,切换阀模块切换到副油箱,由副油箱供油启动汽车,并启动汽车后通过螺旋加热管对主油箱柴油加热,主油箱柴油经加热温度高于主油箱柴油凝点时,改变切换阀模块状态,由主油箱供油。保证汽车能够在低温的情况下正常快速启动,启动后,主油箱柴油加热后,切换回主油箱供油,耗油的成本低。的成本低。的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抗寒供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供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抗寒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柴油凝点是表明柴油在低温环境中保有流动性的最高温度。在寒冷地区冬季温度经常在0℃以下,温度低于柴油凝点时,柴油失去流动性使燃油箱、燃油滤清器、油管中出现结蜡现象,从而影响油路的正常供油,进而造成发动机冷启动困难。
[0003]现有汽车的供油系统常用的办法有三种,第一种是采用加热装置。第二种是直接更换低标号的柴油,这两种解决办法均会带来运输成本的提高和不便。第三种是采用双腔油箱、切换阀总成和电磁水阀控制方式,该方式铝合金双腔油箱和尿素箱分开布置在底盘纵梁上,切换阀总成和电磁水阀布置在底盘横梁上,占用空间大,成本高,重量大,装配复杂,管路安装繁琐、走向混乱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抗寒供油系统。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抗寒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其中,所述主油箱上设置切换阀模块,所述切换阀模块延伸至主油箱内管道外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所述切换阀模块集成测量主油箱内油温的温度传感器;
[0006]所述切换阀模块通过切换阀进油接口和切换阀回油接口分别连接水寒宝的水寒宝进油接口和发动机回油接口,其中,所述水寒宝用于启动时对油进行加热处理;
[0007]所述切换阀模块通过切换阀副进油接口和切换阀副回油接口分别连通油位传感器的油位传感器进油接口和油位传感器回油接口,所述油位传感器设置于副油箱;
[0008]所述水寒宝的水寒宝出油接口连接燃油精滤器,所述燃油精滤器连接发动机油泵。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切换阀模块电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切换阀模块切换接通主油箱或接通副油箱,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控制螺旋加热管。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切换阀模块包括冷却液电磁阀、切换阀进水接口和切换阀回水接口,其中切换阀进水接口所述切换阀进水接口和切换阀回水接口分别连接发动机冷却液进水接口和发送机冷却液回水接口,所述冷却液电磁阀控制发动机冷却液的供应和中断。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切换阀模块延伸至所述主油箱内的部分配置测量主油箱油液位的液位管。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切换阀模块设置第一通气接口,所述第一通气接口连通所述主油箱和外部;所述油位传感器上设置第二通气接口,所述第二通气接口连通所述副油箱和外部。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副油箱、所述主油箱卡嵌尿素箱,所述主油箱上固定设置尿素泵支架,所述尿素泵支架连接连通于所述尿素箱的尿素泵,所述副油箱、所述主油箱和所述尿素箱通过橡胶垫带限位固定于油箱支架,所述油箱支架连接于车底盘。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切换阀副进油接口、切换阀副回油接口、切换阀进油接口和切换阀回油接口采用SAE快插接口。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切换阀进水接口和切换阀回水接口采用CQC快插接头。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寒宝和所述燃油精滤器通过支架连接,所述支架固定于车底盘。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本技术中发动机经汽车抗寒供油系统的切换阀模块既连接主油箱又连接副油箱,主油箱中放置成本低的高凝点柴油,副油箱中放置成本高的低凝点柴油,在环境温度低于主油箱中柴油的凝点时,切换阀模块切换到副油箱,由副油箱供油启动汽车,并在启动汽车后通过螺旋加热管对主油箱柴油加热,主油箱柴油经加热温度高于主油箱柴油凝点时,改变切换阀模块状态,由主油箱供油。保证汽车能够在低温的情况下正常快速启动,启动后,主油箱柴油加热后,切换回主油箱供油,耗油的成本低。
[0019]所述切换阀模块配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温度传感器测量主油箱中柴油过热时,通过切换阀模块对冷却液电磁阀控制进行冷却。
[0020]无论是采用主油箱还是采用副油箱供油,通过水寒宝对柴油进行加热,避免柴油在输送过程中结蜡。无论是采用主油箱还是采用副油箱供油,通过燃油精滤器对柴油进行过滤,保证柴油的清洁。
附图说明
[00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汽车抗寒供油系统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汽车抗寒供油系统的主油箱、副油箱、尿素箱、切换阀模块和油位传感器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汽车抗寒供油系统的油位传感器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汽车抗寒供油系统的切换阀模块对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汽车抗寒供油系统的水寒宝和燃油精滤器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及含义如下:1、支架,2、车底盘,3、发动机油泵,4、副油箱,5、油位传感器,5

1、油位传感器进油接口;5

2、油位传感器回油接口,5

3、第二空气接口,6、主油箱,7、切换阀模块,71、螺旋加热管,72、液位管,7

1、切换阀副进油接口,7

2、切换阀副回油接口,7

3、切换阀进油接口,7

4、切换阀回油接口,7

5、切换阀进水接口,7

6、切换阀回水接口,7

7、第一空气接口,8、尿素箱,9、水寒宝,9

1、水寒宝进油接口,9

2、水寒宝出油接口,10、燃油精滤器,10

1、燃油精滤器进油接口,10

2、燃油精滤器出油接口。
连通所述主油箱6和外部;所述油位传感器5上设置第二通气接口5

3,所述第二通气接口5

3连通所述副油箱4和外部。所述第一通气接口7

7使所述主油箱6内外气压平衡,所述第二通气接口5

3使所述副油箱4内外气压平衡。
[0036]所述水寒宝9的水寒宝出油接口9

2连接燃油精滤器10的燃油精滤器进油接口10

1,所述燃油精滤器10的燃油精滤器出油接口10

2连接发动机油泵3。所述水寒宝9和所述燃油精滤器10通过支架1连接,所述支架1固定于车底盘2。
[0037]本技术中发动机经汽车抗寒供油系统的切换阀模块既连接主油箱又连接副油箱,主油箱中放置成本低的高凝点柴油,副油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抗寒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箱(6),其中,所述主油箱(6)上设置切换阀模块(7),所述切换阀模块(7)延伸至主油箱(6)内管道外周设置有螺旋加热管(71),所述切换阀模块(7)集成测量主油箱(6)内油温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切换阀模块(7)通过切换阀进油接口(7

3)和切换阀回油接口(7

4)分别连接水寒宝(9)的水寒宝进油接口(9

1)和发动机回油接口,其中所述水寒宝(9)用于启动时对油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切换阀模块(7)通过切换阀副进油接口(7

1)和切换阀副回油接口(7

2)分别连通油位传感器(5)的油位传感器进油接口(5

1)和油位传感器回油接口(5

2),所述油位传感器(5)设置于副油箱(4);所述水寒宝(9)的水寒宝出油接口(9

2)连接燃油精滤器(10),所述燃油精滤器(10)连接发动机油泵(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抗寒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模块(7)电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切换阀模块(7)切换接通主油箱(6)或接通副油箱(4),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控制螺旋加热管(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抗寒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模块(7)包括冷却液电磁阀、切换阀进水接口(7

5)和切换阀回水接口(7

6),其中切换阀进水接口(7

5)所述切换阀进水接口(7

5)和切换阀回水接口(7

6)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福贵苗珊珊柏福程霄霄陈建范振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