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式炉的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369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1
一种卡式炉的供气系统它包括底壳、盖体、设在底壳内的气罐驱动装置、卡式燃气阀、丁烷气罐和出气管件,底壳包括气罐进出口、设在底板上的至少二个支撑板组、设在侧壁板上的出气管孔和设在端板上的至少二个纵向导向孔;出气管件包括一端开口的出气管体和至少二个进气接口;气罐驱动装置设在底壳内且与支撑板组配合,卡式燃气阀的出气接口与进气接口连通,卡式燃气阀与支撑板组相对,出气管体从出气管孔中伸出,支撑板组支撑丁烷气罐,丁烷气罐与卡式燃气阀的进气端配合;盖体与底壳铰接且与底壳的气罐进出口扣合,气罐驱动装置驱动丁烷气罐。它具有气量大,使用时间长,而且可以更换其中任一个丁烷气罐,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式炉的供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卡式炉,尤其是一种卡式炉的供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924619.1,一种便携式卡式炉,包括底壳、燃烧器和烤盘或锅体,还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二个支脚和止位支脚,底座上有燃烧器伸出孔;所述一个支脚与一个止位支脚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支脚与另一个止位支脚在另一条直线上;二个支脚位于底座一侧、二个止位支脚位于底座的另一侧;所述上开口上有一沉孔;底座嵌入沉孔内,沉孔的底板支撑底座,二个止位支脚与液化气罐室相邻;支脚及止位支脚支撑烤盘。存在问题:只有一个气罐,使用时间短,气量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式炉的供气系统,它具有供气量大,使用时间长的特点。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卡式炉的供气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底壳、盖体、设在底壳内的气罐驱动装置、卡式燃气阀、丁烷气罐和出气管件,
[0005]底壳包括气罐进出口、设在底板上的至少二个支撑板组、设在侧壁板上的出气管孔和设在端板上的至少二个纵向导向孔;
[0006]出气管件包括一端开口的出气管体和至少二个进气接口;
[0007]气罐驱动装置设在底壳内且与支撑板组配合,卡式燃气阀的出气接口与进气接口连通,卡式燃气阀与支撑板组相对,出气管体从出气管孔中伸出,支撑板组支撑丁烷气罐,丁烷气罐与卡式燃气阀的进气端配合;盖体与底壳铰接且与底壳的气罐进出口扣合,气罐驱动装置驱动丁烷气罐。
[0008]优选的:所述气罐进出口由底壳的上开口和侧开口构成,盖体包括顶盖板和侧盖板。
[0009]优选的:所述气罐驱动装置包括座板、驱动板、驱动轴、从动板和弹性件,
[0010]座板包括设有后端的后导向孔、设在中部的水平导向孔、水平轴滑动孔和定轴孔,
[0011]驱动板包括圆弧形驱动孔、铰接孔和驱动板部,
[0012]从动板包括座体部、斜板部、直板部、轴孔和前卡板;
[0013]前卡板与水平导向孔滑动配合,斜板部穿过后导向孔、座体部与弹性件连接;驱动轴与水平轴滑动孔和圆弧形驱动孔滑动配合且穿过驱动轴孔,驱动板的铰接孔与固定在定轴孔上的定轴转动配合;驱动板部从所述纵向导向孔中伸出,弹性件和前卡板与丁烷气罐的体部配合。
[0014]优选的:所述从动板的座体部上设有固定板和缓冲孔,固定板与座体部垂直;
[0015]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座板部、弹性紧固板部和设在弹性紧固板部一端导向缓冲板;
[0016]固定座板部与固定板固定,导向缓冲板与缓冲孔滑动配合。
[0017]优选的:所述固定座板部和弹性紧固板部连接处呈曲面形。
[0018]本技术一种卡式炉的供气系统,它具有气量大,使用时间长,而且可以更换其中任一个丁烷气罐,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开盖状态的立体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0023]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0024]图6是本技术气罐驱动装置的立体图之一。
[0025]图7是本技术气罐驱动装置的立体图之二。
[0026]图8是本技术气罐驱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27]图9是本技术气罐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0028]图10是本技术气罐驱动装置的立体图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0]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卡式炉的供气系统,包括底壳1、盖体 2、设在底壳内的气罐驱动装置3、卡式燃气阀4、丁烷气罐5和出气管件6,
[0031]底壳1包括气罐进出口、设在底板上的二个支撑板组11、设在侧壁板上的出气管孔12和设在端板上的二个纵向导向孔13;
[0032]出气管件6包括一端开口的出气管体61和二个进气接口62;
[0033]气罐驱动装置3设在底壳1内且与支撑板组11配合,卡式燃气阀4的出气接口与进气接口62连通,卡式燃气阀4与支撑板组11相对,出气管体61从出气管孔12中伸出,支撑板组11支撑丁烷气罐5,丁烷气罐5与卡式燃气阀4的进气端配合;盖体2与底壳1铰接且与底壳1的气罐进出口扣合,气罐驱动装置3驱动丁烷气罐5。
[0034]所述气罐进出口由底壳1的上开口和侧开口构成,盖体2包括顶盖板和侧盖板,顶盖板和侧盖板,相交处倒圆角。
[0035]所述气罐驱动装置3包括座板31、驱动板32、驱动轴(图中未示出)、从动板33和弹性件34,
[0036]座板31包括设有后端的后导向孔311、设在中部的水平导向孔312、水平轴滑动孔313和定轴孔314,
[0037]驱动板32包括圆弧形驱动孔321、铰接孔322和驱动板部323,圆弧形驱动孔321的端部设有锁合槽3211;
[0038]从动板33包括座体部331、斜板部332、直板部333、轴孔334和前卡板335;
[0039]前卡板335与水平导向孔312滑动配合,斜板部332穿过后导向孔311、座体部331与弹性件34连接,座体部331与座板31滑动配合;驱动轴与水平轴滑动孔312和圆弧形驱动孔
321滑动配合且穿过驱动轴孔334,驱动板 32的铰接孔322与固定在定轴孔314上的定轴转动配合;驱动板部323从所述纵向导向孔13中伸出,弹性件34和前卡板335与丁烷气罐5的体部配合。驱动板部323的端部设有按钮3231;
[0040]使用时,如图2、图3所示,下按按钮3231,如图6所示,驱动板32 顺时针转动,从动板33向前移动、如图6中箭头方向;丁烷气罐5随从动板33向前移动且在支撑板组11滑动,丁烷气罐5与卡式燃气阀4进气接头配合,燃气进入卡式燃气阀4、出气管件6,供卡式炉燃烧;驱动轴与锁合槽3211锁合。
[0041]如图10所示,所述从动板33的座体部331上设有固定板3311和缓冲孔3312,固定板3311与座体部331垂直;
[0042]所述弹性件34包括固定座板部341、弹性紧固板部342和设在弹性紧固板部一端导向缓冲板343;
[0043]固定座板341部与固定板3311固定,导向缓冲板343与缓冲孔3312 滑动配合;
[0044]所述固定座板部341和弹性紧固板部342连接处呈曲面形。
[004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式炉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壳、盖体、设在底壳内的气罐驱动装置、卡式燃气阀、丁烷气罐和出气管件,底壳包括气罐进出口、设在底板上的至少二个支撑板组、设在侧壁板上的出气管孔和设在端板上的至少二个纵向导向孔;出气管件包括一端开口的出气管体和至少二个进气接口;气罐驱动装置设在底壳内且与支撑板组配合,卡式燃气阀的出气接口与进气接口连通,卡式燃气阀与支撑板组相对,出气管体从出气管孔中伸出,支撑板组支撑丁烷气罐,丁烷气罐与卡式燃气阀的进气端配合;盖体与底壳铰接且与底壳的气罐进出口扣合,气罐驱动装置驱动丁烷气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式炉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罐进出口由底壳的上开口和侧开口构成,盖体包括顶盖板和侧盖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式炉的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罐驱动装置包括座板、驱动板、驱动轴、从动板和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杰强曹一丁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汉炊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