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365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该供电组件包括:壳体组件;负压气道,设置于壳体组件内;气流传感器,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且与负压气道连通;孔隙件,设置于负压气道,且具有连通负压气道和外部的微孔道,孔隙件用于供负压气道内的气流由微孔道流出,并阻止液态残留物由微孔道进入负压气道。如此,利用液态残留物的表面张力特性,使得液态残留物不能由孔隙件的微孔道进入负压气道,从而避免长期使用时液态残留物进入负压气道内,一方面避免了因负压气道内的液态残留物流动产生的气流而导致误启动,排出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避免了液态残留物进入到气流传感器的内部而导致误启动或器件损坏。导致误启动或器件损坏。导致误启动或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装置通过雾化组件将雾化基质雾化产生气溶胶,以供用户吸取,以达到获取气溶胶中物质的目的。供电组件用于对雾化组件供电,以控制雾化组件进行雾化或停止雾化。
[0003]一般地,供电组件具有用于检测用户抽吸产生的气流的传感器。传感器在检测到用户抽吸时,使供电组件为雾化组件供电,即启动电子雾化装置。然而,在长期使用时,供电组件内会存在液态残留物(例如雾化基质和/或冷凝液),一方面,液态残留物在供电组件内部流动时会产生负压,容易被传感器检测到并误启动电子雾化装置,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液态残留物容易进入到传感器内部,同样会导致电子雾化装置误启动,甚至导致传感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供电组件内部容易残留液态的雾化基质和/或冷凝液,导致电子雾化设备容易误启动,存在安全隐患和器件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5]一种供电组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0);负压气道(11),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0)内;气流传感器(20),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0)内,且与所述负压气道(11)连通;孔隙件(30),设置于所述负压气道(11),且具有连通所述负压气道(11)和外部的微孔道(31),所述孔隙件(30)用于供所述负压气道(11)内的气流由所述微孔道(31)流出,并阻止液态残留物由所述微孔道(31)进入所述负压气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道(31)的径向尺寸为0.15mm至0.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道(31)由朝向所述气流传感器(20)的一端至背离所述气流传感器(20)的一端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件(30)具有作为其背离所述气流传感器(20)的一侧表面的外露面(32),所述微孔道(31)贯穿所述外露面(32);所述外露面(32)为外凸的弧面或锥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具有配接部(131),所述配接部(131)开设有贯穿孔(133);所述孔隙件(30)安装于所述贯穿孔(1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接部(131)背离所述气流传感器(20)的一侧凸设有环绕所述孔隙件(30)的支撑凸台(132),所述支撑凸台(132)围绕形成储液槽(134);所述孔隙件(30)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储液槽(134)的底面(135)之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