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极防护结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62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出极防护结构及电池包,输出极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盖,防护盖用于盖设在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的输出极上并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插接端,防护盖的连接端用于与输出极底座连接;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设置在电池模组的外侧并包括连接槽,防护盖的插接端具有插接件,插接件插设在连接槽内。本申请的输出极防护结构使得防护盖的安装比较便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的输出极防护盖的安装极为不便的问题。输出极防护盖的安装极为不便的问题。输出极防护盖的安装极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出极防护结构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出极防护结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代汽车产业中,传统燃油汽车正在逐步被新能源汽车所替代,其中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其发动机结构为动力电池包,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直接关系到整车续驶里程的提升。
[0003]因此,为了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达到电池包的紧凑型设计,电池包设计会尽可能多地布置电芯;当多布置的电芯占用其它零部件的空间造成模组空间紧缺时,电池模组上提供给输出极防护盖的安装空间有限,电池模组仅有一端可设置输出极防护盖的卡接点,这就导致输出极防护盖的另一端无法支撑,造成输出极防护盖的安装极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极防护结构及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的输出极防护盖的安装极为不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出极防护结构,其包括:防护盖,防护盖用于盖设在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的输出极上并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盖(10),所述防护盖(10)用于盖设在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200)的输出极上并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插接端,所述防护盖(10)的连接端用于与输出极底座(210)连接;连接件(30),所述连接件(30)用于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200)的外侧并包括连接槽(31),所述防护盖(10)的插接端具有插接件(12),所述插接件(12)插设在所述连接槽(3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12)上设置有限位孔(121),所述连接件(30)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槽(31)内的限位部(32),所述限位部(32)卡设在所述限位孔(1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2)具有与所述连接槽(31)的槽壁连接的连接端和与所述连接端相对设置的自由端,所述限位部(32)的自由端位于其连接端的下方,所述限位部(32)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限位孔(121),以使所述插接件(12)卡设在所述连接槽(31)的槽壁和所述限位部(3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0)包括盖主体(11),所述盖主体(11)用于盖设在所述输出极上并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插接端;所述插接件(12)设置在所述盖主体(11)的插接端;所述盖主体(11)的内侧凸设有呈条状结构的加强筋(14);和/或所述盖主体(11)包括盖设部和自所述盖设部的边沿向所述盖设部的外侧延伸设置的遮挡部(16),所述盖设部用于盖设在所述输出极上,所述遮挡部(16)用于盖设在所述输出极和铜排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轩胡博赵云杨雪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