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362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架设由质量目标层、质量准则层和质量指标层构成的阶梯层次结构,针对质量准则层和质量指标层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其因子权重,最后通过一致性检验输出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丰富完善了饮用水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可以实现对饮用水的多方位全面的评价,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需要建立质量评估体系的工程系统,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质量评估
,涉及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对系统或产品的质量评估体系,一般有多个总因素构成,而每个总因素又由多个子因素构成,每个因素对于质量结果的影响大小并不相同。目前,大多通过人为主观进行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的判断,主观性太强,极易造成判断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05]建立饮用水质量目标层;
[0006]建立饮用水质量准则层:基于饮用水质量目标层,建立多个准则因子;
[0007]建立饮用水质量指标层:针对每个准则因子,建立至少一个指标因子;
[0008]建立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
[0009]计算各个准则因子的权重:对准则因子两两进行比较,依据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进行赋值,并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准则因子的权重;
[0010]计算各个指标因子的权重:对每个准则因子的指标因子两两进行比较,依据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进行赋值,并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因子的权重;
[0011]一致性检验:对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一致性检验因子CR;
[0012]一致性检验的判断:若一致性检验因子CR<0.1,输出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若一致性检验因子CR≥0.1,重复计算各个准则因子和各个指标因子的权重,再进行一致性检验,直到CR<0.1为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准则因子包括水量、水质、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信息与自动化和市场与服务化。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水量中,其指标因子包括可获得水量。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水质中,其指标因子包括水龙头水质达标率、水质检测能力和生活污废水处理达标率。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其指标因子包括工程质量、供水保证率、集中供水率、专业管理队伍和应急供水能力。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信息与自动化中,其指标因子包括信息化程度、自来水入户率和连续供水时间。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市场与服务化中,其指标因子包括扶持和监管力度、供水成本、水价、财务收支平衡、百姓满意度、投诉处理及时度、缴费方便度和信息公开度。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为第i个因子相比第j 个因子的重要程
度值,其中1≤i≤n,1≤j≤n,n为因子个数;当极其重要时,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为9,当十分重要时,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为7,当重要时,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为5,当略重要时,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为3,当同等重要时,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为1,当略次要时,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为1/3,当次要时,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为1/5,当次要时,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为1/5,当十分次要时,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为1/7,当极其次要时,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为1/9。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判断矩阵为:
[0021][0022]对应的准则因子或指标因子的权重W
i
为:
[0023][0024]其中,M
i
为判断矩阵A每一行元素的乘积;1≤i≤n,1≤j≤n,n为准则因子或指标因子的个数。
[0025]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一致性检验的判断因子CR为:
[0026][0027]其中,n为准则因子或指标因子的个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检验指标,由判断矩阵维数决定。
[002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架设由质量目标层、质量准则层和质量指标层构成的阶梯层次结构,针对质量准则层和质量指标层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其因子权重,最后通过一致性检验输出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本专利技术丰富完善了饮用水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可以实现对饮用水的多方位全面的评价,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需要建立质量评估体系的工程系统,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阶梯形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仅做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普通的技术人员能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
例中所述的位置关系均与附图所示一致,实施例中其他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0031]实施例
[0032]按照以下步骤建立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
[0033](1)建立饮用水质量目标层:
[0034]饮用水质量初级阶段(60

75分),水量能满足人们合理的饮用水需求,水质符合现行标准,工程建设及可持续运行得到基本保障,人饮供水服务基本得到群众满意。
[0035]饮用水质量中级阶段(75

85分),在水量、水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工程建设、运行以及供水服务良好。
[0036]饮用水质量高级阶段(85

100分),水量、水质满足要求,用水方便,工程建设、运行及供水服务优良。
[0037](2)建立饮用水质量准则层:
[0038]该准则层包含五个基准因子:水量A、水质B、信息与自动化C、工程建设及可持续发展D、市场与服务化E。
[0039](3)建立饮用水质量指标层:
[0040]针对每个准则因子,建立至少一个指标因子。
[0041]针对水量A,其指标因子为:可获得水量A1。
[0042]针对水质B,其指标因子为:水龙头水质达标率B1、水质检测能力B2、生活污废水处理达标率B3。
[0043]针对信息与自动化C,其指标因子为:信息化程度C1、自来水入户率C2、连续供水时间C3。
[0044]针对工程建设及可持续发展D,其指标因子为:工程质量D1、供水保证率D2、集中供水率D3、专业管理队伍D4、应急供水能力D5。
[0045]针对市场与服务化E,其指标因子为:扶持和监管力度E1、供水成本E2、水价E3、财务收支平衡E4、百姓满意度E5、投诉处理及时度E6、缴费方便度E7、信息公开度E8。
[0046]通过上述所述,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阶梯形架构图如图1所示。
[0047](4)建立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
[0048]对各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这些判断用数值形式表示,如表1所示,表中数值为前者与后者相比较的重要程度,以1
‑ꢀ
9标度法进行衡量,若前者比后者重要,则填写1

9之间的数值,值为1、3、5、7、9,分别表示第i个因素相比第j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同等重要、略重要、重要、十分重要、极其重要,数越大,重要性越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饮用水质量目标层;建立饮用水质量准则层:基于饮用水质量目标层,建立多个准则因子;建立饮用水质量指标层:针对每个准则因子,建立至少一个指标因子;建立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计算各个准则因子的权重:对准则因子两两进行比较,依据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进行赋值,并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准则因子的权重;计算各个指标因子的权重:对每个准则因子的指标因子两两进行比较,依据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进行赋值,并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因子的权重;一致性检验:对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一致性检验因子CR;一致性检验的判断:若一致性检验因子CR<0.1,输出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若一致性检验因子CR≥0.1,重复计算各个准则因子和各个指标因子的权重,再进行一致性检验,直到CR<0.1为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准则因子包括水量、水质、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信息与自动化和市场与服务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量中,其指标因子包括可获得水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质中,其指标因子包括水龙头水质达标率、水质检测能力和生活污废水处理达标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其指标因子包括工程质量、供水保证率、集中供水率、专业管理队伍和应急供水能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饮用水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程雪辰刘文王胜斌许光明汪洹湛陈浩武文杰吴侯康王友乐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