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驱动模块、摄像镜头与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343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镜头驱动模块、摄像镜头及电子装置,镜头驱动模块供成像镜头自动对焦功能。成像镜头位于镜头驱动模块的预载力元件及驱动底座之间。预载力元件包含射出成型件及铁磁性件。射出成型件的安装结构设有与成像镜头的透镜载体接触的滚动元件。铁磁性件至少部分嵌入射出成型件并与透镜载体上的磁石产生磁吸力使透镜载体对滚动元件施予预载力。驱动底座与预载力元件在预载力方向上分别位于透镜载体的相对两侧。驱动底座包含彼此电性连接的线圈及电路布线。线圈与磁石对应设置并产生驱动力以驱动透镜载体沿光轴移动。线圈与滚动元件在预载力方向上分别位于透镜载体的相对两侧。摄像镜头具有上述镜头驱动模块,且电子装置具有上述摄像镜头。置具有上述摄像镜头。置具有上述摄像镜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驱动模块、摄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驱动模块、摄像镜头与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镜头驱动模块和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外,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手机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
[0003]近年来,电子产品朝向轻薄化发展,然传统的光学镜头已难以同时满足微型化和高成像品质的需求,特别是长焦的望远镜头。现今的相机模块多具有自动对焦、光学防手震及变焦等功能,然为了实现所述各种功能,相机模块的结构变得相对复杂且其尺寸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电子装置的体积增大。其中,为了实现自动对焦和变焦功能,必须在相机模块中沿光轴的方向设计有预设长度的行程空间。然而,由于相机模块的尺寸限制,较难以同时满足长驱动行程及模块微型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镜头驱动模块、摄像镜头与电子装置,其具有长驱动行程的特性,有助于驱动更长焦距的成像镜头,以提供成像镜头自动对焦的功能,此外,其元件的配置可增加空间利用率,以维持模块的微型化。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头驱动模块,用于提供一成像镜头自动对焦的功能。成像镜头包含多个透镜以及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透镜沿成像镜头的一光轴排列设置。可移动透镜载体容纳其中至少一个透镜,且可移动透镜载体可沿光轴移动。镜头驱动模块包含一预载力元件、一驱动底座以及至少一第一磁石。成像镜头设置于预载力元件以及驱动底座之间,且第一磁石设置于可移动透镜载体。预载力元件包含一射出成型件以及一铁磁性件。射出成型件具有多个安装结构,且安装结构各自设置有至少一滚动元件,其中滚动元件与可移动透镜载体接触并提供可移动透镜载体沿光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铁磁性件至少部分嵌入射出成型件,且铁磁性件与第一磁石共同产生一磁吸力,以使可移动透镜载体对滚动元件施予一预载力。驱动底座与预载力元件在预载力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可移动透镜载体的相对两侧。驱动底座包含至少一驱动线圈以及一电路布线。驱动线圈与第一磁石对应设置,用于共同产生一驱动力以驱动可移动透镜载体沿光轴移动。电路布线与驱动线圈电性连接。并且,驱动线圈与滚动元件在预载力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可移动透镜载体的相对两侧。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像镜头,包含前述的镜头驱动模块、一成像镜头以及一光线转折元件。成像镜头包含多个透镜以及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透镜沿成像镜头的一光轴排列设置。可移动透镜载体容纳其中至少一个透镜,且可移动透镜载体可沿光轴移动。光转折元件位于成像镜头的物侧或像侧。
[0007]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镜头驱动模块,用于提供一成像镜头自动对焦的功能。成像镜头包含多个透镜以及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透镜沿成像镜头的一光轴排列设置。可移动透镜载体容纳其中至少一个透镜,且可移动透镜载体可沿光轴移动。镜头驱动模块包含一预载力元件、一驱动底座、至少一第一磁石以及至少一第二磁石。成像镜头设置于预载力元件以及驱动底座之间,且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皆设置于可移动透镜载体。预载力元件包含一射出成型件以及一铁磁性件。射出成型件具有多个安装结构,且安装结构各自设置有至少一滚动元件,其中滚动元件与可移动透镜载体接触并提供可移动透镜载体沿光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铁磁性件至少部分嵌入射出成型件,且铁磁性件与第二磁石共同产生一磁吸力,以使可移动透镜载体对滚动元件施予一预载力。驱动底座与预载力元件在预载力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可移动透镜载体的相对两侧。驱动底座包含至少一驱动线圈以及一电路布线。驱动线圈与第一磁石对应设置,用于共同产生一驱动力以驱动可移动透镜载体沿光轴移动。第一磁石较第二磁石远离铁磁性件。电路布线与驱动线圈电性连接。并且,驱动线圈与滚动元件在预载力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可移动透镜载体的相对两侧。
[0008]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摄像镜头,包含前述的镜头驱动模块、一成像镜头以及一光线转折元件。成像镜头包含多个透镜以及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透镜沿成像镜头的一光轴排列设置。可移动透镜载体容纳其中至少一个透镜,且可移动透镜载体可沿光轴移动。光转折元件位于成像镜头的物侧或像侧。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摄像镜头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上。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镜头驱动模块、摄像镜头与电子装置,其通过上述的配置,可避免滚动元件与线圈载体在空间上的干涉,借此延长镜头驱动模块的驱动可移动透镜载体的行程。并且,将可移动透镜载体吸附于镜头驱动模块的壳体,并提供可移动透镜载体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自由度,可减少可移动透镜载体移动时在非光轴方向上的抖动。此外,通过将镜头驱动模块分为预载力元件及驱动底座,于组装过程中,可先通过与电子感光元件的对位,校正成像镜头在预载力元件中的位置,再组装驱动底座,从而可减少累积性公差,尤其当成像镜头系具有多个可移动透镜载体时,借此可提高合格率。
[0011]此外,具有铁磁性件的预载力元件可整合有保护可移动透镜载体及电路、吸附并校正可移动透镜载体位置及减少与周边电子零件之间的信号干扰等多项功能,并通过上述线圈、磁石及铁磁性件在空间上的配置,可更进一步减少运动行程的干涉并增加空间利用率,借此减小镜头驱动模块的体积。
[0012]以上的关于本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13]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摄像镜头和电子感光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和镜头驱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0015]图3绘示图2的驱动底座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4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和镜头驱动模块的另一侧分解示意图。
[0017]图5绘示图2的预载力元件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0018]图6绘示图1的镜头驱动模块沿6

6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7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和镜头驱动模块沿6

6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8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和镜头驱动模块沿8

8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9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和镜头驱动模块沿9

9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10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和第一磁石的侧视示意图。
[0023]图1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摄像镜头和电子感光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12绘示图11的成像镜头和镜头驱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13绘示图12的驱动底座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0026]图14绘示图11的成像镜头和镜头驱动模块的另一侧分解示意图。
[0027]图15绘示图12的预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驱动模块,用于提供一成像镜头自动对焦的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包含多个透镜以及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所述透镜沿所述成像镜头的一光轴排列设置,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容纳所述透镜中的至少一个,且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可沿所述光轴移动,其中所述镜头驱动模块包含一预载力元件、一驱动底座以及至少一第一磁石,所述成像镜头设置于所述预载力元件以及所述驱动底座之间,且所述至少一第一磁石设置于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其中,所述预载力元件包含:一射出成型件,具有多个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各自设置有至少一滚动元件,且所述至少一滚动元件与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接触并提供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以及一铁磁性件,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射出成型件,所述铁磁性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磁石共同产生一磁吸力,以使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对所述至少一滚动元件施予一预载力;其中,所述驱动底座与所述预载力元件在所述预载力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驱动底座包含:至少一驱动线圈,与所述至少一第一磁石对应设置,用于共同产生一驱动力以驱动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沿所述光轴移动;以及一电路布线,与所述至少一驱动线圈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驱动线圈与所述至少一滚动元件在所述预载力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的相对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性件与所述射出成型件通过埋入射出一体成型为所述预载力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还包含一固定透镜载体,所述固定透镜载体被固定于所述镜头驱动模块中,所述固定透镜载体容纳所述透镜中的至少一个,且所述驱动底座与所述预载力元件在所述预载力的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透镜载体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镜头驱动模块还包含一载体安装结构,且所述固定透镜载体与所述载体安装结构实体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连接框架,其中所述连接框架实体接触所述驱动底座以及所述预载力元件并共同形成一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成像镜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底座还包含一软性电路板,且所述电路布线形成于所述软性电路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磁场感测元件,其中所述磁场感测元件与所述至少一第一磁石相对设置,且所述磁场感测元件电性连接所述电路布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可移动透镜载体在所述光轴上分别具有一特定移动范围;其中,所述镜头驱动模块还包含一间隔结构,所述间隔结构设置于所述预载力元件或
所述驱动底座,且所述间隔结构间隔于所述至少两个可移动透镜载体之间。8.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一成像镜头,包含多个透镜以及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所述透镜沿所述成像镜头的一光轴排列设置,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容纳所述透镜中的至少一个,且所述至少一可移动透镜载体可沿所述光轴移动;以及一光线转折元件,设置于所述成像镜头的物侧或像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的视角为FOV,其满足下列条件:5度≤FOV≤50度。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的最大焦距为fmax,所述成像镜头的最小焦距为fmin,其满足下列条件:1.5≤fmax/fmin≤10。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镜头;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上。12.一种镜头驱动模块,用于提供一成像镜头自动对焦的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包含多个透镜以及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皓然赖昱辰周明达曾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