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及热力系统云储能服务的新能源电站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系统优化配置
,具体涉及计及热力系统云储能服务的新能源电站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部门是支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最大的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行业。因此,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由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将对双碳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具有很强的间歇性和随机性,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逐步增加,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储能技术具备很强的灵活调节能力,能很好地应对可再生能源带来的不确定性,被公认为解决电力系统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问题的最佳手段。近年来,已有多个省份出台文件要求新增新能源场站需要配置相应比例(5%
‑
20%)的储能,在新能源场站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装置将成为大趋势。但另一方面,受限于较高的储能成本,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储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尚不乐观。
[0003]云储能是一种基于储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及热力系统云储能服务的新能源电站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计及热力系统云储能服务的新能源电站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所述计及热力系统云储能服务的新能源电站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新能源电站在典型日的优化周期内的总弃风回收上网效益最大,约束条件包括热电联产机组运行工况约束、热力系统供热节点和管道约束、热力系统水温限值约束、系统能利用的最大弃风以及能够接受的电功率增量约束、配置的储能系统运行约束;S2:对所述计及热力系统云储能服务的新能源电站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进行线性化,得到新能源电站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及热力系统云储能服务的新能源电站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为:式中,表示系统增加的总收益;表示配置储能电站给新能源场站增加的日均等年值投资成本;表示配置储能电站给新能源场站增加的日运行与维护成本;计算表达式分别为:计算表达式分别为:计算表达式分别为:式中,表示典型日所有时段的集合;表示时段的风电上网电价;表示储能电站在时段的充电功率大小;表示储能电站在时段的放电功率大小;表示热电联产机组分享自身能量存储能力进行弃风消纳后在时段增加的发电功率;表示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的单位储能容量成本;表示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的单位储能功率成本;表示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的容量;表示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的功率;表示折现率;表示储能使用寿命;表示储能系统单位运行小时的运行与维护成本;表示储能系统运行小时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及热力系统云储能服务的新能源
电站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中热电联产机组运行工况约束为:式中,表示热电联产机组在时段的电功率大小;表示热电联产机组在时段的热功率大小;表示反映热电联产机组电功率和热功率关联关系的系数;表示热电联产机组单位电功率的燃料消耗量;热电联产机组单位热功率的燃料消耗量;表示热电联产机组燃料消耗下限;表示热电联产机组燃料消耗上限;表示热电联产机组热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一博,刘昱良,张险峰,张世旭,周登科,李姚旺,李雨欣,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