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光箱体及其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319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柔光箱体,支撑主骨,间隔环绕支撑座并均连接支撑座;支撑分支,其一端连接于支撑主骨上,并与支撑主骨交叉形成为支撑部;柔性罩体,柔性罩体自支撑座的一端沿若干支撑主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若干支撑主骨连接;若干配置于的支撑部上的牵引部,每个牵引部均连接柔性罩体,改善及保证牵引部对柔性罩体施以足够的牵引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上述柔光箱体,至少一个光源,其配置于柔光箱体的曲面区上;柔光层,其配置于曲面区输出光线一端,并连接于柔性罩体,实现光源与柔光箱体的结合,解决现有技术中柔光箱与灯分开使用占用拍摄空间的问题。光箱与灯分开使用占用拍摄空间的问题。光箱与灯分开使用占用拍摄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光箱体及其照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影视照明
,尤其涉及了一种柔光箱体及其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柔光箱在影视、广告、视频内容创作等各种使用场景极为常见,影视灯与柔光附件几乎成为行业标配。柔光对于大多数影视拍摄的极为重要,在大大小小的影视制作中,在主光,辅光,逆光,测光甚至底子光等等均需要柔光,而柔光主要由柔光箱产生。
[0003]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尺寸和形态的柔光箱,为的是将不同种类的影视灯光进行柔化及满足许多不同的要求,以适配不同使用场景。而市面上大部分柔光箱都采用标准的保荣卡口及标准的支持接口,限定了其尺寸及结构共空间,这对于一些大型的点光源影视灯产品,就有许多不便,如需要一个更大的柔光箱形态,做一个更大的柔光场景,通常这样的柔光箱直径大于1.5m的时候,立起来安装在灯上,就会产生一些形变或者支架无法将柔光箱撑起成为一个标准的圆型,也即柔光箱直径较大时存在支撑难以形成标准圆,因而,专利技术人基于该缺陷再做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柔光箱体及其照明装置,其目的在于改善及保证牵引部对柔性罩体施以足够的牵引力。
[0005]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柔光箱体,包括:
[0007]支撑座;
[0008]支撑主骨,间隔环绕所述支撑座并均连接所述支撑座,具体的,支撑座呈环形法兰头,且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铰接口,若干支撑主骨分别对应铰接在铰接口上,以实现若干支撑主骨安装固定在支撑座上,且若干支撑主骨可铰接活动在支撑座上,已达到开合支撑主骨的目的;
[0009]支撑分支,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主骨上,并与所述支撑主骨交叉形成为支撑部;
[0010]柔性罩体,所述柔性罩体自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沿若干所述支撑主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若干所述支撑主骨连接,则柔性罩体沿着支撑主骨的方向受力拉紧,且将均匀支撑在支撑主骨上;
[0011]若干配置于所述支撑部上的牵引部,每个所述牵引部均连接所述柔性罩体,通过所述支撑部使得所述牵引部两侧牵拉于所述柔性罩体,以使所述柔性罩体输出光线一端成型为圆形口。
[0012]该技术方案的核心在于,支撑分支与支撑主骨之间交叉设置,形成具有一定夹角的“V”字型的支撑部,支撑部的其中一段用以支撑柔性罩体,且柔性罩体的侧边连接在支撑部此段的端部上,使得柔性罩体沿着该段的轴向处于拉紧状态;支撑部的另一段用以支撑牵引部,且牵引部的侧边连接在支撑部此段的端部上,使得牵引部沿着该段的轴向处于拉
紧受力,而牵引部的两侧边均连接柔性罩体,支撑部的两段呈交叉设置,使得牵引部连接在柔性罩体上的两侧面处于绷紧牵引的状态,保证良好的牵引效果,实现改善牵引部对柔性罩体施以足够的牵引力的目的,再进一步的,柔性罩体连接在支撑主骨上使得柔性罩体沿着支撑主骨方向具备拉紧的张紧力,而每个支撑部均配置有牵引部,每个牵引部在的支撑部作用下均处于绷紧牵引的状态,且每个牵引部的两侧面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支撑主骨之间的柔性罩体上,而相邻两个牵引部施加在两个牵引部之间的柔性罩体上的牵引力方向相反,进而补足了相邻两个支撑主骨之间的柔性罩体的张紧力,在若干支撑部及若干牵引部的配合使用下,柔性罩体实现处于展开状态均匀受力的目的,进而避免了相邻两个支撑主骨之间的柔性罩体出现内陷的褶皱现象,使得所展开成型的曲面区形成标准圆,解决现有的较大尺寸的柔光箱仍然会存在难以形成标准圆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更好产生均匀柔和的反射光线。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分支上设有可抵接于所述支撑主骨的折弯结构,因此,不仅使得其中一部分受力直接作用在支撑主骨上,且同时也便于防护套安装在铰接件的外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分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支撑主骨相连接。通过铰接件实现将支撑分支与支撑主骨之间的装配安装,且同时,在铰接件的作用下,支撑分支与支撑主骨实现铰接活动的效果,进而使得支撑分支在非使用状态下可进行合拢收纳,而在使用状态下可进行展开,达到支撑牵引部的目的。
[0015]进一步地,所述铰接件包括套接部及铰接部,所述套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部上,所述套接部套设在所述支撑主骨上,所述支撑分支的一端端部铰接在所述铰接部上。
[0016]进一步地,该柔光箱体还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套设在所述铰接件的外部,一方面,避免铰接件上的锋利边缘对工作人员造成刮伤,另一方面,也保护连接在支撑主骨上的柔性罩体,使得柔性罩体在收纳时无法直接与铰接部接触,进而避免了铰接部的尖锐及锋利的边缘结构对柔性罩体造成刮伤以及减少铰接件与柔性罩体之间的直接摩擦。
[0017]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罩体位于所述输出光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分支的端部上,所述牵引部支撑连接在所述支撑主骨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罩体位于所述输出光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主骨的端部上,所述牵引部支撑连接在所述支撑分支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罩体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支撑主骨或与所述支撑分支相插接的插接头;每个所述牵引部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主骨或与所述支撑分支相插接的插接部。
[002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分支包括第一分支及与所述第一分支连接的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呈夹角设置形成所述折弯结构,所述第一分支铰接所述铰接部。
[0021]由于在拍摄过程中灯与柔光箱均为必备的设备,而灯与柔光箱均作为独立的产品使用,且柔光箱在使用时需要展开,因而灯与柔光箱将需占用使用场景一定的空间,而当使用场景的空间较小时,将不利于进行拍摄。
[0022]而上述柔光箱体的柔性罩体在支撑主骨、支撑分支及牵引部的作用下,具备良好的张紧力,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光源与柔性罩体相结合的方案,因此,本技术还公开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0023]上述的柔光箱体;
[0024]至少一个光源,其配置于所述柔光箱体的曲面区上,优选的,数个光源均匀设置在曲面区上,通过若干光源提供充足光源,且从曲面区输出,在曲面区的作用下,光源输出的光线更加均匀,可选的,光源包括至少一个暖白灯珠及至少一个冷白灯珠,为实现更加的混光效果,光源还包括至少一个RGB灯组;
[0025]柔光层,其配置于所述曲面区输出光线一端,并连接于所述柔性罩体,以柔化所述光源所发射的光源,具体的,柔光层可选柔光布,柔光层与柔性罩体之间可通过魔术贴、磁吸等贴合、缝合或本领域内其他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0026]本方案的核心专利技术点在于,有效利用了支撑主骨、支撑分支及牵引部对柔性罩体的支撑及拉紧作用,将若干光源安装在柔性罩体上,使得仍可有效的保持曲面区的圆弧度的情况下,也即曲面区的输出光源一端仍呈标准圆,实现在柔光箱体内提供光源,且得到柔光箱发出均匀柔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不仅实现了光源与柔光箱体的结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柔光箱与灯分开使用占用拍摄空间的问题,且使得使用时,仅需打开柔光箱体即可,因而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光箱体,包括支撑座(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主骨(1),间隔环绕所述支撑座(6)并均连接所述支撑座(6);支撑分支(2),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主骨(1)上,并与所述支撑主骨(1)交叉形成为支撑部;柔性罩体(41),所述柔性罩体(41)自所述支撑座(6)的一端沿若干所述支撑主骨(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若干所述支撑主骨(1)连接;若干配置于所述支撑部上的牵引部(42),每个所述牵引部(42)均连接所述柔性罩体(41),通过所述支撑部使得所述牵引部(42)两侧牵拉于所述柔性罩体(41),以使所述柔性罩体(41)输出光线一端成型为圆形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光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分支(2)上设有可抵接于所述支撑主骨(1)的折弯结构(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光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分支(2)通过铰接件(3)与所述支撑主骨(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光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3)包括套接部(31)及铰接部(32),所述套接部(31)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部(32)上,所述套接部(31)套设在所述支撑主骨(1)上,所述支撑分支(2)的一端端部铰接在所述铰接部(32)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光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套(5),所述防护套(5)套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谢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