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分析辅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307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侧弯分析辅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患者脊柱的CT数据导入融合超声,使用超声定位患者棘突节段并标记;2)在CT数据融合下,进行患者肌肉形态超声测量,建立患者三维骨骼肌肉数字模型并通过屏幕显示;3)采集患者的表面肌电信号,将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判断结果叠加显示至已建立的三维骨骼肌肉模型上;4)采集完成,显示分析报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脊柱侧弯分析辅助方法,其能在医生进行脊柱侧弯分析诊断时提供辅助,向医生显示患者的三维骨骼肌肉数字模型,并叠加显示患者在多个体位进行测试时所采集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判断结果,并向显示分析报告,可提高医生脊柱侧弯分析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析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析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侧弯分析辅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侧弯分析辅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脊柱侧弯(Scoliosis),也为脊柱侧凸,是原发或继发的,以脊柱骨性结构三维变化的疾病。脊柱侧弯患者的脊柱会呈现各节段的侧弯、旋转、前后凸凹的三维变化。脊柱侧弯根据患者发病的早晚、发病的原因、脊柱结构变化特点,分为不同的类型。先开性的脊柱及下肢骨骼畸形、原发或继发的神经肌肉疾病,均可能发生脊柱侧弯症状。其中最多见的是原发性青少年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多在青春期前发病,病因不明;目前研究认为该病脊柱受累可能与神经肌肉控制有关。而继发性脊柱侧弯包括骨骼畸形、帕金森病、脑瘫等;在这些疾病中,维持脊柱稳定的神经、肌肉,或骨骼产生了一定的病理变化,最终导脊柱变形。所以,无论是原发性脊柱侧弯,或者是继发性脊柱侧弯,分析神经肌肉问题是此类患者功能评估、精准治疗的需求。
[0003]若能在医生进行脊柱侧弯分析诊断时提供辅助,向医生显示患者的三维骨骼肌肉数字模型,并叠加显示患者在多个体位进行测试时所采集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判断结果,并向显示分析报告,则可提高医生脊柱侧弯分析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辅助医生进行脊柱侧弯分析诊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脊柱侧弯分析辅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患者脊柱的CT数据导入融合超声,使用超声定位患者棘突节段并标记;2)在CT数据融合下,进行患者肌肉形态超声测量,建立患者三维骨骼肌肉数字模型并通过屏幕显示;3)采集患者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点包括:T2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处,T7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及4cm处,T12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及4cm处,L3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及4cm处,髂前上嵴与肋骨垂直距离的中点;使患者处于多个体位进行测试采集:先在患者处于静止俯卧位、左侧屈曲俯卧位、右侧屈曲俯卧位时,采集患者安静放松的肌电信号;然后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抬头、仰卧位卷腹时,分别采集患者腹肌及背部采集点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神经网络计算分析采集的表面肌电信号,判断表面肌电连接情况、信号强弱、数据质量以及重复测量次数;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判断结果通过颜色深浅方式,动态、实时地叠加显示至已建立的三维骨骼肌肉模型上,并可调整视角立体观察;4)采集完成,显示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包括通过神经网络计算分析得到的如下内容:测试采集过程中的肌电实时信息情况,测试采集结束后的肌电网络分析报告,两次或多次差异分析报告,脊柱侧弯责
任肌溯源报告。
[0005]优选的,步骤3)中,采集点还包括:T1至L3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及5cm处。
[0006]优选的,采用无线表面肌电感应器采集患者的表面肌电信号。
[0007]优选的,将无线表面肌电感应器预设在肌电采集背心上,患者穿上肌电采集背心进行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
[0008]优选的,采集患者的表面肌电信号之前,先对患者采集点处的皮肤涂磨砂膏并用无水酒精清洁。
[000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脊柱侧弯分析辅助方法,其能在医生进行脊柱侧弯分析诊断时提供辅助,向医生显示患者的三维骨骼肌肉数字模型,并叠加显示患者在多个体位进行测试时所采集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判断结果,并向显示分析报告,可提高医生脊柱侧弯分析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患者处于多个体位进行测试采集的示意图;图1中,1表示第一个采集体位,即静止俯卧位,该体位的上半身可向左、居中、向右倾斜采集,其中头所在的位置有呼吸口;2表示第二个采集体位,即俯卧位燕子飞;3表示第三个采集体位,即半卧位卷腹;图2是脊柱侧弯责任肌溯源的指标和算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脊柱侧弯分析辅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患者脊柱的CT数据导入融合超声,使用超声定位患者棘突节段并标记;2)在CT数据融合下,进行患者肌肉形态超声测量,建立患者三维骨骼肌肉数字模型并通过屏幕显示;3)采集患者的表面肌电信号:采用无线表面肌电感应器采集患者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点包括:T2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处,T7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及4cm处,T12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及4cm处,L3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及4cm处,髂前上嵴与肋骨垂直距离的中点,T1至L3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及5cm处;采集前,先对患者采集点处的皮肤涂磨砂膏并用无水酒精清洁;如图1所示,使患者处于多个体位进行测试采集:先在患者处于静止俯卧位、左侧屈曲俯卧位、右侧屈曲俯卧位时,采集患者安静放松的肌电信号;然后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抬头、仰卧位卷腹时,分别采集患者腹肌及背部采集点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神经网络计算分析采集的表面肌电信号,判断表面肌电连接情况、信号强弱、数据质量以及重复测量次数;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判断结果通过颜色深浅方式,动态、实时地叠加显示至已建立的三维骨骼肌肉模型上,并可调整视角立体观察;4)采集完成,显示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包括通过神经网络计算分析得到的如下内容:测试采集过程中的肌电实
时信息情况,测试采集结束后的肌电网络分析报告,两次或多次差异分析报告,脊柱侧弯责任肌溯源报告;其中,脊柱侧弯责任肌溯源的指标和算法如图2所示。
[0013]本专利技术能在医生进行脊柱侧弯分析诊断时提供辅助,向医生显示患者的三维骨骼肌肉数字模型,并叠加显示患者在多个体位进行测试时所采集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判断结果,并向显示分析报告,可提高医生脊柱侧弯分析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
[0014]更具体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脊柱两侧椎旁肌肌电信号的采集方法,采用可安装无线表面肌电感应器的横条和可安装横条的背心进行采集;所述背心包括背心前部和背心后部;背心后部设有可露出患者后背脊柱区域的镂空区域,镂空区域为竖置长方形;背心后部设有下延条,下延条的内侧面底端设有横向魔术贴条,背心前部的外侧面设有可与横向魔术贴条粘接的纵向魔术贴条;所述横条的中部设有用于与患者脊柱节段对准的镂空定位点,镂空定位点为圆形;横条的正面两端分别设有魔术贴头;横条正面在镂空定位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无线表面肌电感应器的安装位,且镂空定位点两侧的安装位以镂空定位点对称设置;横条正面在镂空定位点的同一侧设有两个安装位,该两个安装位与镂空定位点的间距分别为2cm和4cm;所述横条可横向跨域背心后部的镂空区域;背心后部的外侧面覆有可与横条正面两端魔术贴头粘接的魔术贴片,该魔术贴片不覆盖背心后部的镂空区域;所述脊柱两侧椎旁肌肌电信号的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背心穿在患者身上,使患者后背的脊柱区域处于背心后部的镂空区域;然后将背心后部的下延条跨过患者裆部并拉至背心前部,通过拉紧下延条使背心后部贴紧患者后背,然后将下延条内侧面底端的横向魔术贴条粘接固定在背心前部外侧面的纵向魔术贴条上;此时,背心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脊柱侧弯分析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患者脊柱的CT数据导入融合超声,使用超声定位患者棘突节段并标记;2)在CT数据融合下,进行患者肌肉形态超声测量,建立患者三维骨骼肌肉数字模型并通过屏幕显示;3)采集患者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点包括:T2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处,T7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及4cm处,T12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及4cm处,L3棘突平面中线两侧2cm及4cm处,髂前上嵴与肋骨垂直距离的中点;使患者处于多个体位进行测试采集:先在患者处于静止俯卧位、左侧屈曲俯卧位、右侧屈曲俯卧位时,采集患者安静放松的肌电信号;然后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抬头、仰卧位卷腹时,分别采集患者腹肌及背部采集点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神经网络计算分析采集的表面肌电信号,判断表面肌电连接情况、信号强弱、数据质量以及重复测量次数;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判断结果通过颜色深浅方式,动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莹李金萍许敏丹张心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