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265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方法及装置,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为了提高管道修复的效果;该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管道破损泄漏的位置和大小进行探查;对管道表面附着的淤泥进行清理,对管道进行冲刷,直至露出管道的底部;将与破损管道过度配合的内衬管组件放置在管道破损处,内衬管组件由主修内衬管、辅内衬管和旋转摩擦片三部分构成;该焊接修复装置,包括包括调心机构,所述调心机构包括左段和右段,所述左段和右段之间利用内胀式夹具组件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主修内衬管、辅内衬管填充在管道内壁的破损处,从而可以有效地对破损处进行封闭,通过设置有旋转摩擦片可以实现对于主修内衬管、辅内衬管之间的摩擦焊接。焊接。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市政管线中,当管线出现破损时,在压力作用下管道会快速地涌出液体或气体,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用气,同时气体在泄漏后会产生爆炸危险,从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及时对管道的破碎处利用修复装置进行快速安全地修复;
[0003]目前对破损、泄漏的输送管道采取各种技术使其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其修复方法包括外防腐层修复与内修复两种技术;例如当管道内壁上出现孔洞时,需要对其进行点状修复;传统的修复方式包括树脂固化法和双涨环法,但是上述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易紧粘管壁、容易脱落、老化、松动和造成管道漏失问题,给使用带来不便,因此为了保证管道修复后的耐用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在役管道的修复方法,可以通过焊接方式,提高修复元件和管道破损处之间的密封性和连接后的紧实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修复效果,避免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再次出现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方法及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对管道破损泄漏的位置和大小进行探查;
[0008]S2:对管道表面附着的淤泥进行清理,对管道进行冲刷,直至露出管道的底部;
[0009]S3:将与破损管道过度配合的内衬管组件放置在管道破损处,内衬管组件由主修内衬管、辅内衬管和旋转摩擦片三部分构成;
[0010]S4:将主修内衬管和辅内衬管在破损管道圆周内壁进行靠近,保证主修内衬管对管道的破损处进行完全覆盖,同时主修内衬管覆盖在管壁表面的长度需超过待修补管道直径;
[0011]S5:主修内衬管与辅内衬管在破损管道内靠近后,主修内衬管和辅内衬管之间的对接处设置成V型或U型槽;
[0012]S6:将旋转摩擦片外表面和主修内衬管、辅助内衬管之间形成的V型或U型槽表面贴合,旋转摩擦片外部结构和V型或U型槽之间互相吻合;
[0013]S7:焊接修补装置利用内涨式夹具夹持旋转摩擦片,对旋转摩擦票内表面施加支撑力,利用压力使得旋转摩擦片在V型或U型槽内产生高速旋转对V型或U型槽进行摩擦;
[0014]S8:高速旋转摩擦过程中产生摩擦热和塑形变形热,使V型或U型槽附近区域温度上升到接近但一般低于熔点的温度区间;
[0015]S9: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伴随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及流动,通过界面的分子扩散和再
结晶而实现焊接。
[0016]优选的:所述内衬管组件的长度公差为
±
0.2毫米,偏心度小于0.2毫米。
[0017]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装置,包括调心机构,所述调心机构包括左段和右段,所述左段和右段之间利用内胀式夹具组件进行连接,左段和右段之间呈轴对称设置,且左段和右段规格相同。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调心机构包括骨架部和调节部;所述骨架部包括安装底座、安装盘和连接柱;所述安装底座和安装盘之间利用连接柱进行焊接固定。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调节部包括:
[0020]容置架二:其呈圆周分布焊接于安装盘圆周外壁;
[0021]连杆:其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容置架二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所述连杆一端靠近边缘处焊接有支撑柱;
[0022]容置架一:其焊接于连杆中心位置,且容置架一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远离连杆的一端连接有丝杠调节组件。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丝杠调节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丝杠和移动盘;所述丝杠一端活动连接于安装盘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其另外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于固定在安装底座表面的伺服电机输出端。
[0024]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盘和丝杠之间互相适配,且摇杆远离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移动盘外壁。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盘一侧外壁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圆周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盘,两个转动盘之间固定有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表面分别焊接有垫片一和垫片二。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胀式夹具组件包括夹持部和控制部;所述夹持部包括:
[0027]十字形板:其活动连接于两个滑动杆圆周外壁,且其表面开设呈十字分部的腰型孔;
[0028]夹板一:其底部一体成型有压杆一和滑动杆二,且压杆一底部活动连接于垫片二上表面,滑动杆二活动连接于腰型孔内壁;
[0029]夹板二:其底部一体成型有滑动杆一和压杆二,且滑动杆一活动连接于腰型孔内壁,压杆二活动连接于垫片一侧壁。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部包括:
[0031]液压缸:其固定于支架一侧内壁,且其输出端固定有固定架;
[0032]驱动电机:其固定于固定架一侧内壁;
[0033]转杆:其一端活动连接于固定架表面,且和驱动电机输出端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其另外一端固定于十字形板外壁。
[00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5]1.通过将主修内衬管、辅内衬管填充在管道内壁的破损处,从而可以有效地对破损处进行封闭,通过设置有旋转摩擦片可以实现对于主修内衬管、辅内衬管之间的摩擦焊接,从而可以避免管道在后续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焊接处出现松动、脱落和老化。
[0036]2.通过将主修内衬管、辅内衬管表面设置成V型或U型槽,从而便于实现其和旋转
摩擦片之间的定位,从而保证旋转摩擦片在焊接过程中的准确性。
[0037]3.通过设置有调心机构可以保证在焊接修复的过程中可以对内胀式夹具组件的中心位置进行调节,使其和主修内衬管、辅内衬管的管径中心处重合,从而可以保证在焊接的过程中红旋转摩擦片不会出现偏心转动。
[0038]4.通过设置有内胀式夹具组件可以对旋转摩擦片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可以保证旋转摩擦片在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
[0039]5.通过设置有液压缸可以对内胀式夹具组件的张开幅度进行调节,使得内胀式夹具组件可以适用于不同内径的管道修复。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方法的内衬管组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方法的内衬管组件焊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0042]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装置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4]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装置的内胀式夹具组件、调心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装置的内胀式夹具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46]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装置的调心机构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对管道破损泄漏的位置和大小进行探查;S2:对管道表面附着的淤泥进行清理,对管道进行冲刷,直至露出管道的底部;S3:将与破损管道过度配合的内衬管组件放置在管道破损处,内衬管组件由主修内衬管、辅内衬管和旋转摩擦片三部分构成;S4:将主修内衬管和辅内衬管在破损管道圆周内壁进行靠近,保证主修内衬管对管道的破损处进行完全覆盖,同时主修内衬管覆盖在管壁表面的长度需超过待修补管道直径;S5:主修内衬管与辅内衬管在破损管道内靠近后,主修内衬管和辅内衬管之间的对接处设置成V型或U型槽;S6:将旋转摩擦片外表面和主修内衬管、辅助内衬管之间形成的V型或U型槽表面贴合,旋转摩擦片外部结构和V型或U型槽之间互相吻合;S7:焊接修补装置利用内涨式夹具夹持旋转摩擦片,对旋转摩擦票内表面施加支撑力,利用压力使得旋转摩擦片在V型或U型槽内产生高速旋转对V型或U型槽进行摩擦;S8:高速旋转摩擦过程中产生摩擦热和塑形变形热,使V型或U型槽附近区域温度上升到接近但一般低于熔点的温度区间;S9: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伴随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及流动,通过界面的分子扩散和再结晶而实现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内衬管组件的长度公差为
±
0.2毫米,偏心度小于0.2毫米。3.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调心机构,所述调心机构包括左段和右段,所述左段和右段之间利用内胀式夹具组件进行连接,左段和右段之间呈轴对称设置,且左段和右段规格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心机构包括骨架部和调节部;所述骨架部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盘(3)和连接柱(22);所述安装底座(1)和安装盘(3)之间利用连接柱(22)进行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役管道焊接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部包括:容置架二(25):其呈圆周分布焊接于安装盘(3)圆周外壁;连杆(8):其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容置架二(25)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所述连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兵余秋英傅晓锦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阿尔法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