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冲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61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冲牙器,该冲牙器包括顶开水箱和主体;主体包括顶开内壳和上盖,顶开内壳的底端与顶开外壳的内底面相距,以在顶开外壳的内底部隔出一个封闭的储水腔;顶开内壳内设有加水腔、杆腔和电器腔;加水腔的腔底设有连通储水腔的漏水孔,上盖上设有连通加水腔和外界的加水口;电器腔内设有水泵组件,该水泵组件的出水端设有出水软管、进水端设有连接软管,出水软管连接有喷嘴,连接软管连接有进水管,喷嘴上下活动地设于加水腔内,进水管上下活动地设于收纳腔腔底所设的连通储水腔的管孔内;还包括用于驱动喷嘴和进水管分别沿加水口和管孔同步伸出或缩入顶开内壳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助于保持冲牙器内部的水体清洁。清洁。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冲牙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冲牙器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一种常见的电动冲牙器,包括顶开水箱和插接于该顶开水箱内的主体,主体与顶开水箱的底端之间隔有一个储水腔,主体内设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喷嘴、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主体内设有用于收纳喷嘴的收纳腔和用于驱动喷嘴伸出和缩入收纳腔的驱动装置,进水管设于主体的外底部以插入储水腔内底部。上述结构的电动冲牙器,虽然其喷嘴可在组装时缩入主体内避免被污染,但进水管却始终暴露于主体之外,组装时易被触碰和进入灰尘,导致储水腔内的水体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喷嘴和进水管均可伸缩的电动冲牙器。
[0004]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电动冲牙器,包括顶开水箱和从顶口插接于该顶开水箱内的主体;主体包括顶开内壳和设于该顶开内壳顶部的上盖,顶开内壳的侧壁与顶开水箱的侧壁紧密嵌合、底端与顶开水箱的内底面相距,以在顶开水箱的内底部隔出一个封闭的储水腔;顶开内壳内设有将其壳腔横向分隔出一个加水腔的第一隔板,上盖封闭顶开内壳顶口且通过其底面所设的第二隔板将顶开内壳的剩余壳腔横向分隔成一个与加水腔相邻的杆腔和一个与杆腔相邻的电器腔;加水腔的腔底设有连通储水腔的漏水孔,上盖上设有连通加水腔和外界的加水口;电器腔内设有水泵组件,该水泵组件的出水端设有出水软管、进水端设有连接软管,出水软管连接有喷嘴,连接软管连接有进水管,喷嘴上下活动地设于加水腔内,进水管上下活动地设于收纳腔腔底所设的连通储水腔的管孔内;还包括用于驱动喷嘴和进水管分别沿加水口和管孔同步伸出或缩入顶开内壳的驱动机构。
[0006]作为优选方案,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螺杆传动轴、第一卡块组件、与第一螺杆传动轴反向螺旋的第二螺杆传动轴、第二卡块组件、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电机;第一螺杆传动轴垂直设于杆腔内且顶端旋转连接上盖、底端穿过第二隔板底端所设的通孔后旋旋转连接顶开内壳内底面,第一卡块组件上下活动地卡设于第一隔板上所设的连通加水腔和杆腔的纵向卡孔内且一端螺接第一螺杆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喷嘴,以用于带动喷嘴上下运动而沿加水口出入加水腔;第二螺杆传动轴垂直设于电器腔内且顶端旋转连接水泵组件、底端旋转连接顶开内壳内底面,第二卡块组件的一端螺接第二螺杆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进水管,以用于带动出水硬管上下运动而沿管孔出入电器腔;电机固定安装于电器腔内,主动齿轮水平旋转地传动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啮合主动齿轮且通过各自底端所设的齿纹分别齿合第一螺杆传动轴和第二螺杆传动轴。
[0007]作为优选方案,电器腔内还设有给水泵组件和电机供电的锂电池以及将水泵组件
和电机电连接于锂电池的PCB板,PCB板上设有用于控制水泵组件工作状态的档位开关和用于控制电机工作状态的升降开关,顶开内壳侧壁设有触发档位开关的档位按键和用于触发升降开关的升降按键。
[0008]作为优选方案,上盖上设有用于开关加水口的加水盖。
[0009]作为优选方案,进水管套接有用于封闭其与管孔连接间隙的第一密封圈。
[0010]作为优选方案,第一螺杆传动轴套接有用于封闭其与通孔之间连接间隙的第三密封圈。
[0011]作为优选方案,顶开内壳套接有用于封闭其与顶开水箱之间连接间隙的第三密封圈。
[0012]作为优选方案,上盖卡接固定于顶开水箱的顶部以将顶开内壳封闭于顶开水箱内,顶开水箱的顶部套接有用于封闭其与上盖之间连接间隙的第四密封圈。
[0013]本技术的喷嘴和进水管均可在组装时缩入顶开内壳内,以避免被触碰和灰尘进入,有助于保持冲牙器内部的水体清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组装前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组装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加水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19]参照图1

4:
[0020]电动冲牙器,包括顶开水箱10和从顶口插接于该顶开水箱10内的主体20。
[0021]主体20包括顶开内壳21和设于该顶开内壳21顶部的上盖22,上盖22卡接固定于顶开水箱10的顶部以将顶开内壳21封闭于顶开水箱10内,顶开水箱10 的顶部套接有用于封闭其与上盖22之间连接间隙的第四密封圈224。
[0022]顶开内壳21的侧壁与顶开水箱10的侧壁紧密嵌合、底端与顶开水箱10的内底面相距,以在顶开水箱10的内底部隔出一个封闭的储水腔10.1;顶开内壳21套接有用于封闭其与顶开水箱10之间连接间隙的第三密封圈223。
[0023]顶开内壳21内设有将其壳腔横向分隔出一个加水腔21.2的第一隔板21.1,上盖22通过其底面所设的第二隔板22.1将顶开内壳21的剩余壳腔横向分隔成一个与加水腔21.2相邻的杆腔21.3和一个与杆腔21.3相邻的电器腔21.4。
[0024]第一隔板21.1上设有连通加水腔21.2和杆腔21.3、底端高于电器腔21.4 腔底的纵向卡孔21.11,第二隔板22.1的底部设有密封对接纵向卡孔21.11底端的L形外折边且该L形外折边上设有连通杆腔21.3和电器腔21.4的通孔22.11,加水腔21.2的腔底设有连通储水腔10.1的漏水孔21.21,上盖22上设有连通加水腔21.2和外界的加水口22.2,上盖22上设有用于开关加水口22.2的加水盖 220。
[0025]电器腔21.4内设有水泵组件23,该水泵组件23的出水端设有出水软管24、进水端
设有连接软管25,出水软管24连接有喷嘴26,连接软管25连接有进水管27,喷嘴26上下活动地设于加水腔21.2内,进水管27上下活动地设于收纳腔21.5腔底所设的连通储水腔10.1的管孔内。
[0026]主体20还包括用于驱动喷嘴26和进水管27分别沿加水口22.2和管孔同步伸出或缩入顶开内壳21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螺杆传动轴28、第一卡块组件29、与第一螺杆传动轴28反向螺旋的第二螺杆传动轴210、第二卡块组件211、第一从动齿轮212、第二从动齿轮213、主动齿轮214和电机215;第一螺杆传动轴28垂直设于杆腔21.3内且顶端旋转连接上盖22、底端穿过第二隔板22.1底端所设的通孔22.11后旋旋转连接顶开内壳21内底面,第一卡块组件29上下活动地卡设于第一隔板21.1上所设的连通加水腔21.2和杆腔21.3的纵向卡孔21.11内且一端螺接第一螺杆传动轴28、另一端固定连接喷嘴26,以用于带动喷嘴26上下运动而沿加水口22.2出入加水腔21.2;第二螺杆传动轴210 垂直设于电器腔21.4内且顶端旋转连接水泵组件23、底端旋转连接顶开内壳21 内底面,第二卡块组件211的一端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冲牙器,包括顶开水箱(10)和从顶口插接于该顶开水箱(10)内的主体(20);主体(20)包括顶开内壳(21)和设于该顶开内壳(21)顶部的上盖(22),顶开内壳(21)的侧壁与顶开水箱(10)的侧壁紧密嵌合、底端与顶开水箱(10)的内底面相距,以在顶开水箱(10)的内底部隔出一个封闭的储水腔(10.1);顶开内壳(21)内设有将其壳腔横向分隔出一个加水腔(21.2)的第一隔板(21.1),上盖(22)通过其底面所设的第二隔板(22.1)将顶开内壳(21)的剩余壳腔横向分隔成一个与加水腔(21.2)相邻的杆腔(21.3)和一个与杆腔(21.3)相邻的电器腔(21.4);加水腔(21.2)的腔底设有连通储水腔(10.1)的漏水孔(21.21),上盖(22)上设有连通加水腔(21.2)和外界的加水口(22.2);电器腔(21.4)内设有水泵组件(23),其特征在于:该水泵组件(23)的出水端设有出水软管(24)、进水端设有连接软管(25),出水软管(24)连接有喷嘴(26),连接软管(25)连接有进水管(27),喷嘴(26)上下活动地设于加水腔(21.2)内,进水管(27)上下活动地设于收纳腔(21.5)腔底所设的连通储水腔(10.1)的管孔内;还包括用于驱动喷嘴(26)和进水管(27)分别沿加水口(22.2)和管孔同步伸出或缩入顶开内壳(21)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冲牙器,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螺杆传动轴(28)、第一卡块组件(29)、与第一螺杆传动轴(28)反向螺旋的第二螺杆传动轴(210)、第二卡块组件(211)、第一从动齿轮(212)、第二从动齿轮(213)、主动齿轮(214)和电机(215);第一螺杆传动轴(28)垂直设于杆腔(21.3)内且顶端旋转连接上盖(22)、底端穿过第二隔板(22.1)底端所设的通孔(22.11)后旋旋转连接顶开内壳(21)内底面,第一卡块组件(29)上下活动地卡设于第一隔板(21.1)上所设的连通加水腔(21.2)和杆腔(21.3) 的纵向卡孔(21.11)内且一端螺接第一螺杆传动轴(28)、另一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