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微球透镜—楔形光纤一体化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257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微球透镜-楔形光纤一体化组件及其制作方法。涉及一种光通信中与超高速光探测器高效耦合的组件;本组件由双面微球透镜4、楔形光纤3、玻璃导管2、结构性镍管1构成;结构性镍管1,管内设置有楔形光纤3,其右端细头插入玻璃导管2中,玻璃导管2的右端连接有微透镜4。本方法通过玻璃导管2把双面微球透镜4和结构性镍管1粘结成一体;最后通过耦合、定位和焊接方法,把组件精确地固定在管壳底座上。该一体化组件具有结构紧凑、组装较简便、光耦合效率较高等特点,适于超高速侧面进光探测器的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通信中与超高速光探测器高效耦合的组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与侧面进光探测器耦合的。
技术介绍
由于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速率越来越高。近年来出现了单信道超高速率(10Gb/s以上速率)光通信系统和光电子器件的报道;它代表了当今光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超高速率光通信设备中关键部件为10Gb/s以上光发送模块和光接收模块。而在光发送模块和光接收模块中,其关键部件为超高速激光器和光探测器组件。已有的光探测器和光纤耦合技术,为透镜光纤直接和光探测器对准和固定技术,这种耦合技术比较简单。因为光传输速率在10Gb/s以下时,光探测器通常采用正面进光的结构,其光敏面直径一般大于45微米,而光纤芯径小于10微米。所以从10微米光纤芯径传出的光很容易和光探测器光敏面对准,且耦合效率一般可达70%以上。当光传输速率在10Gb/s以上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为了提高光响应速率,探测器的光吸收层厚度和光敏面积就必须大大减小。因为10Gb/s以上光探测器的响应速率与器件结构、具体尺寸紧密相关。一般说来,体积(或尺寸)越小,速率越高,带宽越宽。然而,响应速率、传输带宽与光纤耦合效率是相互矛盾的。光探测器的有源层尺寸越小,与光纤的耦合效率就越低。为了提高耦合效率,在光探测器与光纤之间,常常插入一个聚光透镜,它使从光纤传出的光进行聚缩,使之与小的光敏面达到和接近形状匹配和尺寸匹配。这样,光耦合效率可望得到提高,光束的利用率也就提高了。但插入的聚光透镜必须安装一个金属外框支架,才便于固定。虽然裸透镜外径最小可达1.5mm,但装置金属外框支架后,外径将大于3mm。这比起光探测器芯尺寸(一般为0.4mm×0.5mm×0.2mm)来说,几乎堪称庞然大物。在混合集成组件的空间中,尽力减小聚光透镜的总体积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所以,带外框支架的聚光透镜的问题是1)聚光透镜体积比较大,在整个光组件安装中时受到一定限制;2)由于聚光透镜、耦合光纤和光探测器为分离元件,须分别安装;而且工艺比较繁复,更重要的是,多元对准和聚焦比单元复杂得多。其耦合和固定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对40Gb/s侧面进光的探测器耦合来说,几个元件的位置偏移要控制在0.2微米以下,从目前技术来看,是极其困难的。根据现有资料,为了提高耦合效率,一般在光纤和超高速光探测器之间,插入一个带金属支架的聚光透镜。这对于侧面进光的超高速光探测器的光耦合不太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与侧面进光探测器耦合的微透镜—楔形光纤一体化组件(简称微透镜—光纤一体化组件)及其制作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即较好地解决了侧面进光的超高速(尤其是40Gb/s)光探测器耦合效率比较低、位置精度难于控制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把分离的微透镜、耦合光纤通过一细小玻璃导管(毛细管)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较简便组装的固体化组件。这样,不仅体积较小,节省了一次固定工艺,它把一个多元对准问题简化为一个单元对准问题,从而使对准较为容易。1、组件的结构由图1、2、3可知,本组件由双面微球透镜4、楔形光纤3、玻璃导管2、结构性镍管1构成;结构性镍管1,其管内设置有楔形光纤3,其右端细头插入玻璃导管2中,玻璃导管2的右端连接有微透镜4;所述的双面微球透镜4为聚光元件,外径小于1.8mm,两表面镀有高增透膜,其光透过率达90%以上。所述的楔形光纤3为光斑变换和传光元件,其一头为标准光纤(见ITU-TG.652),另一头研磨成两组楔形一组为50°-70°,另一组为80°-120°;端面为矩形镜面平面,长为1.6-2.4微米,宽为5.0-9.0微米;光纤总长度为1.0-1.2m。所述的玻璃导管2为连接元件,材料为玻璃,直筒状,长8-12mm,内径与结构性镍管1和双面微球透镜4能够相适配。其左端和镍管2粘接,其右端和双面微球透镜4粘接。所述的结构性镍管镍管1为中空结构,一边粗,用于和带有包皮的光纤穿接并实现密配合;一边细,用于和裸光纤穿接并适配;为便于固定焊接,结构性镍管1表面镀金。由此可见,结构性镍管1、双面微球透镜4与玻璃导管2组装成一体。结构性镍管1内的楔形光纤3实现光斑变换并使传输光入射到双面微球透镜4表面上,双面微球透镜4用于对入射光6进行聚焦,并精确地入射到探测器5的光敏面上,从而实现高效光耦合。2、组件的制作方法通过玻璃导管2把双面微球透镜4和结构性镍管1粘结成一体;最后通过耦合、定位和焊接方法,把组件精确地固定在管壳底座上;具体步骤如下①按各组件的结构要求,分别制作双面微球透镜4、玻璃导管2、结构性镍管1;②使一端包皮剥离6-7mm的标准光纤穿过结构性镍管1,且使其伸出结构性镍管1细部0.5-1mm;包皮未剥离的标准光纤嵌入结构性镍管1的粗部4-5mm;采用机械压紧和胶粘方法使标准光纤和结构性镍管1固定在一起;然后,在专用研磨机上把伸出0.5-1mm的光纤端部研磨成所要求的楔形形状,即得到一种包裹有结构性镍管1的楔形光纤3;③让外部包裹有结构性镍管1的楔形光纤3穿入玻璃导管2中,使其前端离玻璃导管2端口差4-6mm;玻璃导管2另一端和镍管1的细部外径配合,配合长度为3-5mm,然后用胶粘方法固定;④把尾纤长度为1.0-1.2米的玻璃导管—楔形光纤—结构性镍管整体件穿过管壳尾孔,并使其伸出尾孔外15-20cm;通过胶粘方法,在玻璃导管2的一端粘接微透镜4;就制成了一种与侧面进光探测器耦合的微透镜—楔形光纤一体化组件。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结构紧凑,组装较简便;2、光耦合效率较高;3、适于超高速侧面进光探测器的耦合。附图说明图1—本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楔形光纤3形状示意图,包括图2.1—楔形光纤侧面剖面示意图;图2.2—楔形光纤正面示意图。图3—结构性镍管1剖面形状示意图。其中1—结构性镍管,一种镀金结构性镍管;2—玻璃导管;3—楔形光纤;4—双面微球透镜,简称微透镜;5—光探测器;6—入射光。具体实施例方式1、设计考虑1.1双面微球透镜4如上所述,为了提高传输光的利用率,在空间传输光的路径上插入具有聚光作用的透镜。插入的透镜应考虑形状、体积、透光率、焦距和固定方式。根据几何光学中的高斯定律,对焦距、放大率可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对侧面进光的光探测器所应用的微透镜,我们的设计考虑是a、所用双面微球透镜4为玻璃材料制作的双面微球透镜,简称微透镜,直径为1.0-1.8mm; b、为提高光透过率,两微球面上采用电子束镀膜技术制作2-4层介质膜,使其总透光率达到90%以上;c、不用金属支架而采用裸微透镜。1.2楔形光纤3为使楔形光纤3的端面和侧面进光的探测器形状和尺寸匹配,楔形光纤3的设计考虑是a、楔形光纤通过研磨技术,研磨成两组楔形-组为50°-70°,另一组为80°-120°,其端面为矩形。b、楔形光纤端面尺寸为(1.6-2.4)微米×(5.0-9.0)微米;c、楔形光纤端面平整如镜面;楔形光纤形状和端面尺寸见图2。1.3、玻璃导管2玻璃导管2的作用是连接和固定光纤和微透镜,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玻璃导管2的设计考虑是a)为便于制作,玻璃导管2采用直筒形结构;b)玻璃导管2外径应小于管壳尾管内径,其内径应大于镍管外径;c)玻璃导管2壁厚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侧面进光探测器耦合的双面微球透镜-楔形光纤一体化组件,其特征在于:    由双面微球透镜(4)、楔形光纤(3)、玻璃导管(2)、结构性镍管(1)构成;结构性镍管(1),其管内设置有楔形光纤(3),其右端细头插入玻璃导管(2)中,玻璃导管(2)的右端连接有微透镜(4);    所述的双面微球透镜(4)为聚光元件,直径为1.0-1.8mm,两表面镀有高增透膜;    所述的楔形光纤(3)为光斑变换和传光元件,其一头为标准光纤,另一头为两组楔形:一组为50°-70°,另一组为80°-120°;端面为矩形镜面平面,长为1.6-2.4微米,宽为5.0-9.0微米;光纤总长度为1.0-1.2m;    所述的玻璃导管(2)为连接元件,材料为玻璃,直筒状,长8-12mm,内径与结构性镍管(1)和双面微球透镜(4)相适配;其左端和镍管(2)粘接,其右端和双面微球透镜(4)粘接;    所述的结构性镍管(1)为中空结构,一边粗,与带有包皮的光纤密配合;一边细,与裸光纤适配;结构性镍管(1)表面镀有0.2-0.5微米的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庆刘兴瑶丁方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