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装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和再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容器的再利用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能够减少废弃物的量的再利用技术备受关注。专利文献1公开了含有塑料和金属的包装容器的再利用技术。在该技术中,通过将包装容器加热,使金属熔融,使塑料燃烧。由此,能够回收包装容器所含的金属。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05
‑
5076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但是,在上述再利用技术中,因塑料的燃烧而产生的CO2等会给环境造成负荷。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思考了在上述那样的含有塑料和金属的包装容器中,不仅能够将金属分离回收并再利用,还能够将塑料分离回收并再利用,从而能够进一步减轻对环境的负荷的技术。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涉及用于提高具有气体阻隔性的包装容器的再利用性的技术。
[000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层叠片,其用于制造包装容器,所述层叠片的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塑料片;阻隔片,其具有可挠性且配置于所述一对塑料片之间;阻隔区域,其中所述一对塑料片和所述阻隔片重叠;易剥离区域,其设置于所述阻隔区域;和固定区域,其位于所述易剥离区域的周围,且所述一对塑料片彼此直接和/或隔着所述阻隔片被固定,所述易剥离区域中的所述一对塑料片与所述阻隔片的剥离强度小于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一对塑料片彼此的直接的剥离强度和/或隔着所述阻隔片的剥离强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剥离区域中的所述一对塑料片与所述阻隔片的剥离强度小于2N/15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剥离区域中的所述一对塑料片与所述阻隔片的剥离强度为1N/15mm以下。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域中的所述一对塑料片彼此的直接的剥离强度和/或隔着所述阻隔片的剥离强度为2N/15mm以上。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易剥离区域,所述一对塑料片与所述阻隔片被假性粘接。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片还包括延伸区域,其由延伸到所述阻隔区域的外侧的所述一对塑料片构成,所述固定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延伸区域重叠。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域通过热封合形成。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片由金属材料形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片由铝形成。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片的厚度为200μm以下。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塑料片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形成。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塑料片各自的厚度为200μm以下。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片的平面形状为矩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和梯形的任意1个或2个以上的组合。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层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域至少设置于沿着所述包装容器的轮廓的2处。
15.一种层叠片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片,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减压气氛下形成所述一对塑料片和所述阻隔片的层叠结构。16.一种层叠片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川义则,野野村著,佐藤雅安,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