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沙薇曹良琼专利>正文

一种含有二氢嘧啶的双功能衍生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34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式(I)描述的含有二氢嘧啶的双功能衍生物,它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含有通式(I)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于治疗和预防乙肝感染。及其用于治疗和预防乙肝感染。及其用于治疗和预防乙肝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二氢嘧啶的双功能衍生物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病毒防治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含有二氢嘧啶结构单元的衍生物,含有所述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用于治疗或预防病毒性疾病,例如乙型肝炎。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抑制和降解乙型肝炎病毒(HBV)衣壳蛋白、进而能够治疗或预防乙型肝炎的二氢嘧啶衍生物,含有所述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于治疗或预防乙型肝炎的用途。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影响全球约20亿人口。其中约3.5亿人发展为慢性感染,可导致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每年有50万到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末期肝脏疾病。
[0004]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小型病毒,其基因组只有四个开放阅读框。HBV核心蛋白(Cp)是一种自我组装形成病毒衣壳的小蛋白砌块(由183个残基构成),它在感染的细胞中几乎可以调节病毒生命周期的每一步,所以Cp是抗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
[0005]目前乙型肝炎还无法治愈,仅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类药物,具有耐药性高、低效率和耐受性差等缺点。因此,本领域仍需要研发治疗和预防乙型肝炎的药物。
[0006]PROTAC(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是一种新型的靶向降解蛋白的技术,本专利技术设计、合成的分子结构能够利用该技术将E3泛素连接酶与乙肝病毒衣壳蛋白(HBV Cp)结合,可以使得HBV衣壳蛋白泛素化,进而进入泛素

白酶体降解途径,最终达到降解HBV衣壳蛋白的目的。HBV衣壳蛋白的清除意味着肝细胞内乙肝病毒pgRNA、rcDNA失去包衣,无法复制存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病毒衣壳蛋白在HBV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本专利技术人针对其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类含有二氢嘧啶结构单元的衍生物。通过一个由4

24个非氢原子(如碳、氧、氮、硫等)共价连接而成的线状连接体,将二氢嘧啶结构与泊马度胺(pomalidomide)类似物或者来那度胺(lenalidomide)类似物结构单元结合在一起,所合成的含有二氢嘧啶的衍生物具有干扰病毒衣壳组装,降解衣壳蛋白等作用,进而产生抗病毒效应。
[0008]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通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溶剂合物、水合物、多晶型、前药或同位素变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0009][0010]其中:
[0011]R1、R2、R3、R4各自独立,可以选自H、卤素、

CN、

NO2、

OR
a


NR
b
R
c
、C1‑6烷基或C1‑6卤代烷基;
[0012]L1选自化学键、

CR

=CR
”‑


C≡C

;其中R

和R”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C1‑6卤代烷基;
[0013]R5选自H、卤素、

CN、

NO2、

C(O)R
a


C(O)OR
a


C(O)NR
b
R
c
、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2‑8烯基、C2‑8炔基、C3‑7环烷基、4

8元杂环基、C6‑
10
芳基或5

10元杂芳基;
[0014]R
a
、R
b
、R
c
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C1‑6卤代烷基、

(C0‑6亚烷基)

OR



(C0‑6亚烷基)

NR”R
”’


(C0‑6亚烷基)

C(O)R



(C0‑6亚烷基)

C(O)OR



(C0‑6亚烷基)

C(O)NR”R
”’
;或者R
b
、R
c
以及它们连接的N原子形成5

6元杂环基或5

6元杂芳基;
[0015]R

、R”和R
”’
独立地选自H、C1‑6烷基或C1‑6卤代烷基;或者R”、R
”’
以及它们连接的N原子形成5

6元杂环基或5

6元杂芳基;
[0016]L2是一个共价连接体,是由4

24个非氢原子(如碳、氧、氮、硫等)共价连接而成的线状碳链,可以选自

(C4‑
24
亚烷基)



(C4‑
24
亚烯基)



(C4‑
24
亚炔基)



(CH2)
m

(CH2CH2O)
n

(CH2)
o

、C3‑7环烷基、C5‑
11
双环烷基、4

8元杂环基、C5‑
11
双杂环烷基

、C5‑
15
多杂环烷基

,或者由脂肪环与脂肪链串联、并联、螺合、稠合在一起形成线状结构;该线状链接体骨架上可以含有多种官能团(但不局限于)如醚键

O

、烯基

CH=CH

、炔基

CC

、酯基

C(=O)O

、羰基

C(=O)

、酰胺基

C(=O)NR
b

、硫醚

S

、砜基

SO2‑
、亚砜基

SO

、氨基

NR
b

;并且L2任选地可被1、2、3或4个R基团取代,其中R独立地选自卤素、

CN、

NO2、

OR
a


NR
b
R
c


C(O)O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溶剂合物、水合物、多晶型、前药或同位素变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其中,R1、R2、R3、R4各自独立,可以选自H、卤素、

CN、

NO2、

ORa、

NRbRc、C1

6烷基或C1

6卤代烷基;L1选自化学键、

CR

=CR
”‑


C≡C

;其中R

和R”独立地选自H、C1

6烷基、C1

6卤代烷基;R5选自H、卤素、

CN、

NO2、

C(O)Ra、

C(O)ORa、

C(O)NRbRc、C1

6烷基、C1

6卤代烷基、C2

8烯基、C2

8炔基、C3

7环烷基、4

8元杂环基、C6

10芳基或5

10元杂芳基;Ra、Rb、Rc独立地选自H、C1

6烷基、C1

6卤代烷基、C3

8环烷基、

(C0

6亚烷基)

OR



(C0

6亚烷基)

NR”R
”’


(C0

6亚烷基)

C(O)R



(C0

6亚烷基)

C(O)OR



(C0

6亚烷基)

C(O)NR”R
”’
;或者Rb、Rc以及它们连接的N原子形成5

6元杂环基或5

6元杂芳基;R
”’
选自H、C1

6烷基或C1

6卤代烷基;或者R”、R
”’
以及它们连接的N原子形成5

6元杂环基或5

6元杂芳基;L2是一个共价连接体,是由4

24个非氢原子(如碳、氧、氮、硫等)共价连接而成的线状碳链,可以选自

(C4

24亚烷基)



(C4

24亚烯基)



(C4

24亚炔基)



(CH2)m

(CH2CH2O)n

(CH2)o

、C3

7环烷基、C5

11双环烷基、4

8元杂环基、C5

11双杂环烷基

、C5

15多杂环烷基

,或者由脂肪环与脂肪链串联、并联、螺合、稠合在一起形成线状结构;该线状链接体骨架上可以含有多种官能团如

O



C(O)O



C(O)



C(O)NRb



S

或者

S(O)p

;并且L2任选地可被1、2、3或4个R基团取代,其中R独立地选自卤素、

CN、

NO2、

ORa、

NRbRc、

C(O)ORa、

C(O)NRbRc、C1

6烷基、C1

6卤代烷基、C3

7环烷基、4

8元杂环基、C6

10芳基或5

10元杂芳基;X和Y各自独立,可以选自

(C0

6亚烷基)



(C0

6亚烷基)

C(O)



(C0

6亚烷基)

O

C(O)



(C0

6亚烷基)

S(O)p



(C0

6亚烷基)

N(Rb)

C(O)



(C0

6亚烷基)

O

S(O)p



(C0

6亚烷基)

N(Rb)

S(O)p



C2

8亚烯基



C2

8亚炔基



C3

7亚环烷基

、4

8元亚杂环基、C6

10亚芳基或5

10元亚杂芳基;m=0、1、2、3、4、5或6;n=1、2、3或4;o=0、1、2、3或4;p=1或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具有式(II)所示结构:其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

CN、甲基、三氟甲基或二氟甲基;优选地,R1、R2、R3或R4选自H、F、Cl、Br、

CN或CH3;优选地,R1、R2或R3选自H、F、Cl或Br。L1选自化学键、

CR

=CR
”‑


C≡C

,其中R

和R”独立地选自H、卤素、C1‑6烷基或C1‑6卤代烷基;优选地,R

和R”独立地选自H、F、Cl或Br。R5选自H、卤素、

CN、

NO2、

C(O)R
a


C(O)OR
a


C(O)NR
b
R
c
、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2‑8烯基、C2‑8炔基、C3‑7环烷基、4

8元杂环基、C6‑
10
芳基或5

10元杂芳基;优选地,R5选自F、Cl、Br、

C(O)OR
a
、C3‑7环烷基、4

8元杂环基、C6‑
10
芳基或5

10元杂芳基。L2是一个共价连接体,是由4

24个非氢原子(如碳、氧、氮、硫等)共价连接而成的线状碳链,可以选自

(C4‑
24
亚烷基)



(C4‑
24
亚烯基)



(C4‑
24
亚炔基)



(CH2)
m

(CH2CH2O)
n

(CH2)
o

、C3‑7环烷基、C5‑
11
双环烷基、4

8元杂环基、C5‑
11
双杂环烷基

、C5‑
15
多杂环烷基

,或者由脂肪环与脂肪链串联、并联、螺合、稠合在一起形成线状结构;优选地,L2选自

(C4‑
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C零七D四八七零四
申请(专利权)人:沙薇曹良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