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拼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23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顶棚构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拼缝结构,拼缝结构包含有两块相邻的吊顶板、以及第四连接部;一块吊顶板上在与另一块吊顶板的邻接处设置有嵌缝卡槽,嵌缝卡槽的上方形成第一吊顶板卡块,嵌缝卡槽的下端形成第二吊顶卡块;第四连接部包含有依次连接的连接折边、嵌缝卡条和吊顶板封边条;其中,嵌缝卡条卡接于嵌缝卡槽内;该面板拼缝结构分别通过连接折边、嵌缝卡条、吊顶板封边条实现对吊顶板上表面、侧边内部以及下表面的连接,并实现了锯齿状的连接结构,在实现嵌缝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连接强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稳定性好的优点。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板拼缝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顶棚构造
,尤其涉及一种面板拼缝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装修是将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主要包括干式工法楼(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管线与结构分离等。装配式装修的四大特征包括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协同。
[0003]在吊顶领域中,装配式装修是一种常见的装修方式,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2224370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跌级吊顶灯槽的安装结构,包括吊顶板等。该吊顶灯槽的安装结构实现了工厂预制,现场直接组装即可,安装流程简单,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施已工效率,同时提高安装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0004]吊顶的装配式装修往往需要多块吊顶板进行拼接,而吊顶板之间的缝隙不够美观,存在缝隙且容易错位,因此需要对吊顶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嵌缝。
[0005]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嵌缝条进行吊顶板之间的嵌缝操作,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5314495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型吊顶转折面嵌缝条,包括竖向的嵌缝块1、上扣块2和下装饰块3,所述上扣块2垂直固定在嵌缝块1上端部的一侧,所述嵌缝块1的下端部垂直固定在下装饰块3上。所述上扣块2端部的下侧具有纵向的扣接凸棱4,所述上扣块2端部的两侧具有纵向的扣接凸条5。该嵌缝条遮挡了转折面处的缝隙,保证了重型吊顶的整体美观,尤其是转折面的美观。
[0006]又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11962754 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吊顶安装的嵌缝卡件,包括嵌缝条3,嵌缝条3底部设有导向板4,导向板4与嵌缝条3相互垂直,导向板4沿嵌缝条3中心轴线对称;导向板4两端对称设支撑板5,安装状态时,导向板4的底部贴合于导向槽7表面设置,支撑板5顶部贴合于导向槽7的另一表面设置。该嵌缝卡件通过设置嵌缝条3并在嵌缝条3底部设置表面为平面状的导向板4,且导向板4与嵌缝条3之间相互垂直设置,目的就是为了使安装在嵌缝卡件两边的吊顶板6的平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以保证吊顶板6的安装效果,且通过在导向板4两端设置支撑板5,使支撑板5直接抵接在吊顶板6上,不需要另外使用安装零件,大大减少了安装工序,降低了安装的复杂程度,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成本。
[0007]上述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5314495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嵌缝条,其仅依靠扣接凸棱4和扣接凸条5卡接吊顶板的上下端面,并没有设置其他的加固结构;而申请公布号为CN 111962754 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嵌缝卡件,其虽然依靠导向板4和支撑板5在吊顶板6的内部形成支撑,起到了加固作用,但吊顶板6的下表面并未得到有效的支撑,且下表面的缝隙并非得到遮盖,因此嵌缝条/嵌缝卡件结构存在连接强度、稳定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板拼缝结构及安装方法,该面板拼缝结构分别通过连接折边、嵌缝卡条、吊顶板封边条实现对吊顶板上表面、侧边内部以及下表面的连接,并实现了锯齿状的连接结构,在实现嵌缝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连接强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0009]一种面板拼缝结构,包含有两块相邻的吊顶板、以及设置于两块所述吊顶板邻接处的第四连接部;
[0010]一块所述的吊顶板上在与另一块所述的吊顶板的邻接处设置有嵌缝卡槽,所述嵌缝卡槽的上方形成第一吊顶板卡块,所述嵌缝卡槽的下端形成第二吊顶卡块;
[0011]所述第四连接部包含有依次连接的连接折边、嵌缝卡条和吊顶板封边条;
[0012]其中,所述嵌缝卡条卡接于所述嵌缝卡槽内;
[0013]所述连接折边和所述嵌缝卡条之间形成第一吊顶板卡槽,用于卡接所述第一吊顶板卡块;
[0014]所述嵌缝卡条与所述吊顶板封边条之间形成第二吊顶板卡槽,用于卡接所述第二吊顶卡块。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折边覆盖在相邻两块所述吊顶板其中一块的上表面上,且和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相固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折边为平板,贴合的固接于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处。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嵌缝卡条由左右连接的第一嵌缝卡条和第二嵌缝卡条构成,所述第一嵌缝卡条和所述第二嵌缝卡条分别卡接在相邻的两块所述吊顶板的嵌缝卡槽中。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嵌缝卡条和所述第二嵌缝卡条的内部设置有连续的中空区间。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嵌缝卡条和所述第二嵌缝卡条均为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条状件,相应的,所述嵌缝卡槽内轮廓的截面形状亦为矩形,所述嵌缝卡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嵌缝卡条和/或所述第二嵌缝卡条的形状相适配。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吊顶板卡块和所述第二吊顶卡块均为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条状件,相应的,所述第一吊顶板卡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吊顶板卡块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吊顶卡块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吊顶板卡槽的形状相适配。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吊顶板封边条包含有表面为弧面的承接台,所述弧面朝向相邻两块所述吊顶板连接处的下方弯曲,所述承接台包含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承接面,两个所述承接面分别承接相邻两块所述吊顶板的下表面。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四连接部为一体成型件。
[0023]面板拼缝结构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面板拼缝结构,包含有如下步骤:
[0024]①
将第四连接部上嵌缝卡条的一侧嵌入一个吊顶板的一侧,所述吊顶板通过嵌缝卡槽与所述嵌缝卡条的一侧相卡接;
[0025]②
将连接折边固接在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上;
[0026]③
将另一块吊顶板一侧的嵌缝卡槽嵌入所述嵌缝卡条的另一侧处,即完成了两块
相邻吊顶板的嵌缝安装。
[0027]可以使用上述面板拼缝结构的装配式小空间吊顶,包含有:
[0028]并排设置的若干根吊顶龙骨,所述吊顶龙骨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于基体的侧壁上;
[0029]构成吊顶面的吊顶板,设置于所述吊顶龙骨的下方、并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吊顶龙骨相连接。
[003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含有:设置于若干根所述吊顶龙骨上方的加固龙骨,所述加固龙骨的两端也连接于基体的侧壁上;
[0031]所述加固龙骨通过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吊顶龙骨相连接。
[003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从竖向角度看,所述加固龙骨与若干根所述吊顶龙骨交错的设置。
[003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数量为若干个,每一根所述吊顶龙骨通过一个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加固龙骨上。
[003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每一根所述吊顶龙骨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吊顶板相连接。
[003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吊顶板的数量为若干个,每一根所述吊顶龙骨与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两块相邻的吊顶板(2)、以及设置于两块所述吊顶板(2)邻接处的第四连接部(d);一块所述的吊顶板(2)上在与另一块所述的吊顶板(2)的邻接处设置有嵌缝卡槽(2

1),所述嵌缝卡槽(2

1)的上方形成第一吊顶板卡块(2

2),所述嵌缝卡槽(2

1)的下端形成第二吊顶卡块(2

3);所述第四连接部(d)包含有依次连接的连接折边(d

1)、嵌缝卡条(d

2)和吊顶板封边条(d

3);其中,所述嵌缝卡条(d

2)卡接于所述嵌缝卡槽(2

1)内;所述连接折边(d

1)和所述嵌缝卡条(d

2)之间形成第一吊顶板卡槽(d

4),用于卡接所述第一吊顶板卡块(2

2);所述嵌缝卡条(d

2)与所述吊顶板封边条(d

3)之间形成第二吊顶板卡槽(d

5),用于卡接所述第二吊顶卡块(2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板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折边(d

1)覆盖在相邻两块所述吊顶板(2)其中一块的上表面上,且和所述吊顶板(2)的上表面相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板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折边(d

1)为平板,贴合的固接于所述吊顶板(2)的上表面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板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缝卡条(d

2)由左右连接的第一嵌缝卡条(d

2.1)和第二嵌缝卡条(d

2.2)构成,所述第一嵌缝卡条(d

2.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周东珊钱依玲余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