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电缆接头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06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电缆接头盒。海电缆接头盒包括:壳体;支撑件,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连接;抱箍结构,位于壳体内,且抱箍结构限定出用于夹持海电缆的电单元的夹持腔,沿壳体的径向,抱箍结构位于支撑件的一侧并与支撑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保护内部海电缆不受破坏。海电缆不受破坏。海电缆不受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电缆接头盒


[0001]本技术涉及海底电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电缆接头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海底电缆的敷设量逐年增多,在运行过程中,电缆和接头盒常常会因船只抛锚遭到破坏,也会在洋流的作用下翻滚。现有技术的接头盒中,电缆穿设在接头盒的壳体内,在上述接头盒滚动的过程中,位于接头盒壳体内的电缆的位置容易发生变动,易被损坏,也就是说,上述接头盒难以较好地对电缆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电缆接头盒,该海电缆接头盒可以更好地保护内部海电缆不受破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电缆接头盒,包括壳体;支撑件,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连接;抱箍结构,位于壳体内,且抱箍结构限定出用于夹持海电缆的电单元的夹持腔,沿壳体的径向,抱箍结构位于支撑件的一侧并与支撑件连接。
[0005]进一步地,抱箍结构包括第一半抱箍和与第一半抱箍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半抱箍,第一半抱箍和第二半抱箍共同围成夹持腔。
[0006]进一步地,海电缆接头盒还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锁紧件和连接件,支撑件和第二半抱箍均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装配孔,第一半抱箍上设有与第一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装配孔,锁紧件穿过第二装配孔后与第一装配孔连接。
[0007]进一步地,支撑件为多个,多个支撑件沿壳体的轴向间隔设置;抱箍结构为多个,多个抱箍结构与多个支撑件对应设置。
[0008]进一步地,支撑件的朝向抱箍结构的一侧设有限位槽。/>[0009]进一步地,抱箍结构的部分结构的外形与限位槽的内壁的形状相配合。
[0010]进一步地,海电缆接头盒还包括设置在抱箍结构上的光单元接续盒,沿壳体的轴向,光单元接续盒上开设有用于光单元穿出的通孔。
[0011]进一步地,支撑件上还开设有减重孔,减重孔沿壳体的轴向延伸。
[0012]进一步地,支撑件与壳体焊接连接;或者,沿壳体的径向,支撑件位于壳体的中心轴线的一侧。
[0013]进一步地,支撑件的背离海电缆的一侧具有能够与壳体的内壁面配合的弧形面。
[0014]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三根海电缆芯穿设在夹持腔内,这样,抱箍结构能够包裹在海电缆的外周,从而利用夹持腔实现对海电缆限位的作用;支撑件的一侧与壳体固定连接,支撑件的另一侧与抱箍结构连接,这样,支撑件能够对海电缆和抱箍结构起支撑作用,同时,在支撑件的阻挡下,海电缆不会在壳体内部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从而实现对海电缆进一步限位的效果。通过支撑件的支撑作用和抱箍结构的抱紧作用,当壳体翻转时,壳体及其内部的海电缆难以发生相对位移,这样,可以避免或者极大地减少由于洋流作用造
成的海电缆接头盒翻滚后的内部滑移,减少内部海电缆受损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海电缆接头盒的实施例的透视图;以及
[0017]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图1的海电缆接头盒的A

A向剖视图。
[00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9]10、壳体;20、支撑件;21、限位槽;22、减重孔;23、弧形面;30、抱箍结构;31、夹持腔;32、第一半抱箍;33、第二半抱箍;40、连接结构;41、连接件;411、第一装配孔;42、锁紧件;50、光单元接续盒;51、通孔;60、海电缆;61、海电缆芯;70、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需要说明的是,行业内敷设的海底电缆项目,通常采用将海电缆维修接头盒预埋海床泥沙一定深度的方式作为一项保护措施,以减少海电缆受外力破坏的风险。但是由于接头盒的筒形结构以及洋流和潮汐作用,泥沙不断被冲刷,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海电缆接头盒便暴露在海床上并且随着洋流频繁地滚动,这样将会增加海电缆接头盒内部的海电缆被破坏的概率。
[0022]为了对接头盒内的海电缆进行长期且有效的保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电缆接头盒,该海电缆接头盒更好地可以保护内部海电缆不受破坏,即使接头盒随着洋流翻转滚动,也可以确保接头盒内部的海电缆难以受到破坏。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电缆接头盒。该实施例的海电缆接头盒包括壳体10、支撑件20和抱箍结构30,其中,支撑件20位于壳体10内并与壳体10连接;抱箍结构30位于壳体10内,且抱箍结构30限定出用于夹持海电缆的电单元的夹持腔31,沿壳体10的径向,抱箍结构30位于支撑件20的一侧并与支撑件20连接。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三根海电缆芯61穿设过夹持腔31,这样,抱箍结构30能够包裹在海电缆60的外周,从而利用夹持腔实现对海电缆60限位的作用;支撑件20的一侧与壳体10固定连接,支撑件20的另一侧与抱箍结构30连接,这样,支撑件20能够对海电缆60起支撑作用,同时,在支撑件20的阻挡下,海电缆60不会再壳体10内部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从而实现对海电缆60进一步限位的效果。
[0025]上述设置中,通过支撑件20对抱箍结构30和位于抱箍结构30的夹持腔31内的海电缆60的支撑作用,以及抱箍结构30对海电缆60的抱紧作用,当壳体10翻转时,壳体10及其内部的海电缆60不会发生相对位移,这样,可以避免或者极大地减少由于洋流作用造成地翻滚后的内部滑移,减少内部海电缆受损的概率。
[0026]优选地,支撑件20与壳体10焊接连接,这样设置,支撑件20的稳定性更高,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海电缆60的支撑和限位作用。
[0027]优选地,抱箍结构30采用碳钢+喷漆或者316L不锈钢等材质制成。
[0028]优选地,壳体10为筒形,比如,可以为圆筒;在本技术的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壳体10也可以为立方体。
[0029]如2图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支撑件20的朝向抱箍结构30的一侧设有限位槽21。
[00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槽21可以对抱箍结构30的至少部分结构以及位于抱箍结构30的夹持腔31内的部分海电缆进行限位,三根海电缆芯61中的两根位于限位槽21内并且与限位槽21卡接,三根海电缆芯61中的另一根搭在两根海电缆芯61的背离限位槽21的一侧,这样,在限位槽21的限位以及支撑件20的支撑作用下,三根海电缆芯61均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不容易发生位置偏移,从而可以更好地将海电缆60固定在壳体10内。
[0031]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支撑件20的背离海电缆60的一侧具有能够与壳体10的内壁面配合的弧形面23。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电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电缆接头盒包括:壳体(10);支撑件(20),位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壳体(10)连接;抱箍结构(30),位于所述壳体(10)内,且所述抱箍结构(30)限定出用于夹持海电缆(60)的电单元的夹持腔(31),沿所述壳体(10)的径向,所述抱箍结构(30)位于所述支撑件(20)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撑件(2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电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结构(30)包括第一半抱箍(32)和与所述第一半抱箍(32)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半抱箍(33),所述第一半抱箍(32)和所述第二半抱箍(33)共同围成所述夹持腔(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电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电缆接头盒还包括连接结构(40),所述连接结构(40)包括锁紧件(42)和连接件(41),所述支撑件(20)和所述第二半抱箍(33)均与所述连接件(4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41)上设有第一装配孔(411),所述第一半抱箍(3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411)对应的第二装配孔,所述锁紧件(42)穿过所述第二装配孔后与所述第一装配孔(4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电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0)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20)沿所述壳体(10)的轴向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志校张苏豪陈磊董吴磊卢麒冯亚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