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193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瓶检验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包括底板和气瓶,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废液收集箱,所述废液收集箱的外侧连接有收集软管,所述收集软管的外侧套接有瓶口限位套,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废液收集箱的右侧设置有气瓶支架,所述气瓶支架背面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气瓶支架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多组瓶底夹持片,所述瓶底夹持片朝向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检验过滤的过程中可以将气瓶固定在气瓶支架上,防止气瓶在打压的过程中出现歪斜倾倒的问题,无需工作人员手扶固定,节省了人力,同时气瓶与气瓶支架固定快速,方便操作,提高检验效率。提高检验效率。提高检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瓶检验
,具体为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温下,氦气是一种极轻的无色、无臭、无味的单原子气体。是所有气体中最难液化的,是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液化后温度降至2.174K时,具有表面张力很小、导热性很强、黏度极低等特殊性质,利用液态氦可以得到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
[0003]在气瓶充装之前,要对气瓶进行打压操作,测量气瓶的容积,置换等,排出气瓶内的杂物,对气瓶进行过滤,过滤完再进行下一步检验工作,现有在对气瓶打压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支撑固定工具,需要其余人员手扶固定,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气瓶打压完后,充装人员需要将气瓶移到排污池将内部的水、锈渣等杂质排净,十分麻烦降低了检验的效率。
[0004]因此设计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包括底板和气瓶,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废液收集箱,所述废液收集箱的外侧连接有收集软管,所述收集软管的外侧套接有瓶口限位套,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废液收集箱的右侧设置有气瓶支架,所述气瓶支架背面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气瓶支架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多组瓶底夹持片,所述瓶底夹持片朝向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气瓶支架的正面设置有连接带支架,所述连接带支架的左侧设置有左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支架的右侧设置有右连接带。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废液收集箱的外侧设置有排液口,所述废液收集箱顶部的拐角处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废液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抽液泵,且抽液泵与收集软管的一端连通连接,其中控制开关与抽液泵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且连接的方式为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瓶口限位套的内部结构大小与气瓶瓶口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废液收集箱和气瓶支架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瓶底夹持片共设置有四组,所述瓶底夹持片朝向固定座一侧的两端均通过弹簧与固定座相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座与气瓶之间为插拔式结构设计。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右连接带的外侧设置有扣眼部件,所述左连接带的外侧设置有与扣眼部件相互配合的粘贴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在检验过滤的过程中可以将气瓶固定在气瓶支架上,防止气瓶在打压的过程中出现歪斜倾倒的问题,无需工作人员手扶固定,节省了人力,同时气瓶与气瓶支架固定快速,方便操作,提高检验效率。
[0016]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固定座、瓶底夹持片和弹簧的配合可以对气瓶的底部进行牢固的夹持固定,且能适用于瓶底大小不一的气瓶,提高了适用范围和固定的能力。
[0017]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当打压设备对气瓶进行打压后,可将收集软管插入气瓶的内部,将气瓶内部的水、锈渣等杂质吸收到废液收集箱内部,再工作结束后统一清理,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检验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整体三维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板;2、气瓶;3、废液收集箱;301、收集软管;302、瓶口限位套;4、气瓶支架;401、把手;402、固定座;403、瓶底夹持片;404、弹簧;405、连接带支架;406、左连接带;407、右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7]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和图3,包括底板1和气瓶2,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废液收集箱3,废液收集箱3的外侧连接有收集软管301,收集软管301的外侧套接有瓶口限位套302,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废液收集箱3的右侧设置有气瓶支架4,气瓶支架4背面的顶部设置有把手401,气瓶支架4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402,固定座402的内部设置有多组瓶底夹持片403,瓶底夹持片403朝向固定座402的一侧设置有弹簧404,气瓶支架4的正面设置有连接带支架405,连接带支架405的左侧设置有左连接带406,连接带支架405的右侧设置有右连接带407。
[0028]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和图3,废液收集箱3的外侧设置有排液口,废液收集箱3顶部的拐角处设置有控制开关,废液收集箱3的内部设置有抽液泵,且抽液泵与收集软管301的一端连通连接,其中控制开关与抽液泵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且连接的方式为电性连接,瓶口限位套302的内部结构大小与气瓶2瓶口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废液收集箱3和气瓶支架4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瓶底夹持片403共设置有四组,瓶底夹持片403朝向固定座402一侧的两端均通过弹簧404与固定座402相连接,固定座402与气瓶2之间为插拔式结构设计,右连接带407的外侧设置有扣眼部件,左连接带406的外侧设置有与扣眼部件相互配合的粘贴带。
[0029]本技术工作流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包括底板(1)和气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废液收集箱(3),所述废液收集箱(3)的外侧连接有收集软管(301),所述收集软管(301)的外侧套接有瓶口限位套(30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废液收集箱(3)的右侧设置有气瓶支架(4),所述气瓶支架(4)背面的顶部设置有把手(401),所述气瓶支架(4)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402),所述固定座(402)的内部设置有多组瓶底夹持片(403),所述瓶底夹持片(403)朝向固定座(402)的一侧设置有弹簧(404),所述气瓶支架(4)的正面设置有连接带支架(405),所述连接带支架(405)的左侧设置有左连接带(406),所述连接带支架(405)的右侧设置有右连接带(4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氦气用气瓶检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收集箱(3)的外侧设置有排液口,所述废液收集箱(3)顶部的拐角处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废液收集箱(3)的内部设置有抽液泵,且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生婷陈建洲谢菁晁海德吴永娟赵胜楠徐永锋巩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第四地质勘查院青海省能源地质勘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