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698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10:37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氢室,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储氢室本体以及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储氢室本体内部的储氢罐,储氢罐上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阀;储氢室本体的内部空间与外界密封设置,进气管与出气管均能够与储氢室本体外部连通,储氢室本体被完全浸没在水中;达到了降低储氢室爆炸的可能性并降低储氢室爆炸后对周围环境或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的目的。安全造成的危害的目的。安全造成的危害的目的。

An underwater hydrogen storage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储氢室,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氢能应用技术发展逐渐成熟,以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持续增大,氢能产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备受关注,储氢室则是氢能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
[0003]储氢室内部设置有储氢罐,储氢罐上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并连接有氢气源用于向储氢罐内部添加待存储的氢气,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阀并连接有用氢设备以使储氢罐中储存的氢气送至用氢设备中;实际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由于储氢室温度过高、储氢罐泄漏或遇明火而导致储氢室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储氢室爆炸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将造成极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降低储氢室爆炸的可能性并降低储氢室爆炸后对周围环境或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包括储氢室本体以及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储氢室本体内部的储氢罐,储氢罐上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阀;储氢室本体的内部空间与外界密封设置,进气管与出气管均能够与储氢室本体外部连通,储氢室本体被完全浸没在水中。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能够将储氢室本体与外界大气隔离开来,即能够对储氢罐所处环境隔绝氧气,大大降低了储氢室爆炸的可能性;此外,水能够对储氢室本体进行降温,以使储氢罐所处环境温度不至于过高,进一步降低了储氢罐爆炸的可能性;即使储氢罐意外爆炸,水也能够吸收氢气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大大降低了储氢室爆炸后对周围环境或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由于氢气爆炸产生的物质为水,因此储氢室爆炸也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0007]可选的,还包括充气管和供气管,储氢罐设置有多个,充气管同时与多个进气管相互连通且多个进气管之间相互并联,出气管同时与多个供气管连通且多个出气管之间相互并联,充气管与供气管均延伸至储氢室本体外部,进气阀与出气阀均采用电磁阀。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气管可延伸至地面上的氢气源,供气管可延伸至地面上的用氢设备,可远程操控进气阀或出气阀以对相应的储氢罐进行充气或使相应的储氢罐向外界供气。
[0009]可选的,储氢室本体上设置有连通储氢室本体内外的安全气管,安全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开启方向为从储氢室本体内部到储氢室本体外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储氢罐补充氢气或储氢罐向用氢设备输出氢气的过程中,若存在极少量的氢气泄漏而导致储氢室本体内部压强升高时,单向阀打开以使储氢
室本体内部的气体能够通过安全气管向外界排出,防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储氢室本体内部压强过高而对储氢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
[0011]可选的,储氢室本体的底部内凹成型有多个补水槽,相邻两个补水槽之间在储氢室本体内部形成供储氢罐置入的容置腔,容置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具有包覆储氢罐罐体设置的弹性减震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储氢室本体向水中投放或储氢室本体平时受到水的冲击力时,容置腔以及弹性减震件能够提高储氢罐在储氢室本体内部的安装稳定性,并防止储氢罐由于受到撞击而对储氢罐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另一方面,补水槽增大了储氢室本体与水之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储氢室本体与外界之间的换热效率。
[0013]可选的,储氢室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补压室,补压室内部设置有氮气罐;补压室与储氢室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二者的连通管道;连通管道连接有与氮气罐连通的补气管,补气管上设置有补气阀;储氢室本体内部固定有压变气囊,压变气囊上设置有插入连通管道内部的触发杆,触发杆的端部设置有触发头;补气阀采用电磁阀并耦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耦接有第一接触式开关和第二接触式开关,第一接触式开关位于触发头靠近触发杆的一侧,第二接触式开关位于触发头背离触发杆的一侧,第一接触式开关与第二接触式开关之间的距离大于触发头的厚度;当触发头贴合第一接触式开关时补气阀关闭,当触发头贴合第二接触式开关时补气阀开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氢室本体内部气压下降时,压变气囊膨胀并使触发杆移动,触发头脱离与第一接触式开关的接触状态,直至触发头移动至第二接触式开关处补气阀开启,氮气罐通过补气管以及连通管道向储氢室本体内部补充氮气以使储氢室本体内部气压上升;在此过程中压变气囊逐渐收缩并脱离第二接触式开关,直至触发头复位即与第一接触式开关接触,补气阀关闭。
[0015]可选的,触发头设置在补气管内部并与补气管的内管壁贴合并与补气管的内管壁滑动连接,触发头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气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触发头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防止触发杆在压变气囊收缩或膨胀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摆动而无法接触第一接触式开关或第二接触式开关。
[0017]可选的,储氢室本体内部设置有形变限位板,形变限位板设置在压变气囊背离触发杆的一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变气囊在膨胀过程中更多地向靠近连通管道的方向形变,压变气囊膨胀时能够对触发杆作用足够的推力以推动触发头脱离第一接触式开关。
[0019]可选的,储氢室本体内部固定有支撑件,支撑件上设置有位于压变气囊内部的第三接触式开关,第三接触式开关与压变气囊的内囊壁处于常分离状态,第三接触式开关与控制器耦接,控制器耦接有报警器;当压变气囊的内囊壁接触第三接触式开关时报警器工作。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氢气严重泄漏而导致单向阀的流量无法满足氢气及时排出时,储氢室本体内部的气压将急剧升高,在此过程中压变气囊将收缩直至压变气囊的内囊壁接触第三接触式开关,报警器工作以提醒工作人员关闭所有进气阀和出气阀,并将储氢室本体打捞出来进行检修。
[0021]可选的,支撑件上设置有支撑内胆,压变气囊套设在支撑内胆上,支撑内胆上开设有让位孔,第三接触式开关靠近让位孔设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变气囊收缩的过程中压变气囊的形变能够集中在让位孔处,压变气囊收缩后坍缩在让位孔内部并接触第三接触式开关,进而有效提高了氢气泄漏时的警报反应速度。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设置了被完全浸没在水中的储氢室本体,可将储氢室本体置入大型水源水库、湖泊等的水下,水能够将储氢室本体与外界大气隔离开来,即能够对储氢罐所处环境隔绝氧气,大大降低了储氢室爆炸的可能性;此外,水能够对储氢室本体进行降温,以使储氢罐所处环境温度不至于过高,进一步降低了储氢罐爆炸的可能性;即使储氢罐意外爆炸,水也能够吸收氢气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大大降低了储氢室爆炸后对周围环境或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由于氢气爆炸产生的物质为水,因此储氢室爆炸也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水底建设储氢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水底建设储氢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储氢罐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包括储氢室本体(1)以及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储氢室本体(1)内部的储氢罐(2),储氢罐(2)上连通有进气管(3)和出气管(4),进气管(3)上设置有进气阀(5),出气管(4)上设置有出气阀(6);其特征在于:储氢室本体(1)的内部空间与外界密封设置,进气管(3)与出气管(4)均能够与储氢室本体(1)外部连通,储氢室本体(1)被完全浸没在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管(7)和供气管(8),储氢罐(2)设置有多个,充气管(7)同时与多个进气管(3)相互连通且多个进气管(3)之间相互并联,出气管(4)同时与多个供气管(8)连通且多个出气管(4)之间相互并联,充气管(7)与供气管(8)均延伸至储氢室本体(1)外部,进气阀(5)与出气阀(6)均采用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其特征在于:储氢室本体(1)上设置有连通储氢室本体(1)内外的安全气管(9),安全气管(9)上设置有单向阀(10),单向阀(10)的开启方向为从储氢室本体(1)内部到储氢室本体(1)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其特征在于:储氢室本体(1)的底部内凹成型有多个补水槽(11),相邻两个补水槽(11)之间在储氢室本体(1)内部形成供储氢罐(2)置入的容置腔(12),容置腔(12)的腔壁上设置有具有包覆储氢罐(2)罐体设置的弹性减震件(1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底建设储氢室,其特征在于:储氢室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补压室(14),补压室(14)内部设置有氮气罐(15);补压室(14)与储氢室本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二者的连通管道(16);连通管道(16)连接有与氮气罐(15)连通的补气管(17),补气管(17)上设置有补气阀(18);储氢室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玉晨晋文杰丁建武李明春侯园园李闫苗连喜张思华刘志荣刘涛燕彩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潞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