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减少管靴磨损的大管棚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大管棚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减少管靴磨损的大管棚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隧道施工中,大部分隧道进出洞口段地质复杂,埋深较浅,围岩完整性、稳定性差,多为
Ⅴ
级围岩,普遍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
[0003]现有的超前大管棚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大管棚钻孔成孔困难,孔内伴有涌水,卡钻、坍孔等问题常不断发生,故将常规的施工工艺“钻孔
‑‑
成孔
‑‑
清孔
‑‑
装管”改为大管棚跟管施工工艺,即钻孔、清孔、装管同步施工以解决成孔困难问题;但因卡钻、塌孔等现象依然存在,由于跟管工艺是通过钻杆与管靴的连接带动管棚钢管的跟进,导致跟管管靴磨损严重,又无法更换管靴,从而影响钻孔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操作灵活并且能够减少大管棚跟管管靴磨损的大管棚施工结构,能够保证管棚钻孔有效的达到设计深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减少管靴磨损的大管棚施工结构,包括大管棚(1)及管靴(2),大管棚(1)与管靴(2)组合形成用于放置钻杆(3)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3)与管靴(2)之间设有类压力轴承结构,类压力轴承结构包括底座(4)、一组推力滚子(5)及推力垫片(6),所述底座(4)固定安装在钻杆(3)上,一组滚子(5)设置在底座(4)的一侧,推力垫片(6)一侧的内侧壁与一组推力滚子(5)相接触,另一侧的端面与管靴(2)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管靴磨损的大管棚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一侧为外锥型面,一组滚子(5)活动设置在外锥型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管靴磨损的大管棚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垫片(6)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底座(4)上的外锥型面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喻建波,董锋,孙亚兴,张超,徐满,周星,陈雨霁,廖旭仁,党亚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投交通基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