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收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178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水回收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是中水回收过滤系统,包括水箱、排污组件、沉淀组件、搅拌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排污组件、沉淀组件、搅拌组件和水箱呈等间距依次排列,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水箱的侧壁上,且过滤组件与水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水箱与搅拌组件之间,所述排污组件与沉淀组件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搅拌组件分别与沉淀组件和过滤组件的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通过排污组件能够将废水内的大的杂物及毛发排出,避免因毛发而造成堵塞的情况出现,通过沉淀组件、搅拌组件和过滤组件的配合,能够使中水净化达到软化水,纯化水,超纯水水平并留存在水箱内进行备用,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水回收过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中水回收过滤
,特别是中水回收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三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另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这是通常的中水处理方式,工业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术将达到外排标准的工业污水进行再处理,一般会加上软化器等设备使其达到软化水,纯化水,超纯水水平,可以进行工业循环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本,保护环境的目的,但现在的工厂的中水回收过滤装置中水处理效果不好,尤其是废水中的毛发不容易处理,易导致中水回收过滤装置堵塞,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中水回收过滤系统。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中水回收过滤系统,包括水箱、排污组件、沉淀组件、搅拌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排污组件、沉淀组件、搅拌组件和水箱呈等间距依次排列,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水箱的侧壁上,且过滤组件与水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水箱与搅拌组件之间,所述排污组件与沉淀组件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搅拌组件分别与沉淀组件和过滤组件的内部相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排污组件包括排污筒、排污盖、排污电机、旋转杆、螺纹杆、第一水泵、两个半圆板和两个限位杆,所述排污筒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排污盖水平位于排污筒的上方,且排污盖的底部设有呈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均与排污筒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排污筒的内底壁呈圆锥状设置,所述排污电机设置在排污筒的底部,且排污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排污筒并向内延伸,所述旋转杆竖直设置在排污电机的输出端上,且旋转杆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的多个旋转架,所述螺纹杆竖直设置在旋转杆的顶部,且螺纹杆的顶部与排污盖的底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半圆板呈对称位于螺纹杆的两侧,且一个半圆板的侧壁上设有呈间隔设置的两个插接块,另一个半圆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两个插接块滑动插接的插接槽,两个所述半圆板相插接,且每个半圆板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半圆孔,两个所述半圆板均套设在螺纹杆上,所述排污筒的内壁上设有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的两个搭接座,且两个搭接座分别位于两个半圆板与多个旋转架之间,两个所述限位杆呈间隔竖直位于排污盖的下方,且每个限位杆的顶部均与排污盖的底部相螺接,每个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均贯穿一个半圆板并与一个搭接座相插接,每个所
述半圆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呈等间距设置的多个排污孔,且每个半圆板的顶部均设有呈间隔设置的两个卷毛棒,所述第一水泵位于排污筒与沉淀组件之间,且第一水泵的输入端与排污筒的底部相连通,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沉淀组件的内部相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沉淀组件包括沉淀箱、沉淀电机、辅助板、旋转齿轮、分隔板、排出管、蝶形阀、第二水泵和两个斜座,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沉淀箱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斜座呈对称间隔设置在沉淀箱的内底壁上,所述排出管竖直位于两个斜座之间,且排出管的底部贯穿沉淀箱并向下延伸,所述蝶形阀位于沉淀箱的下方,且蝶形阀套设在排出管上,所述分隔板水平位于沉淀箱内,且分隔板的一端贯穿沉淀箱并向外延伸,所述分隔板的另一端上设有三角头,所述沉淀箱的内侧壁上设有供三角头插接的三角槽,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开设有长槽,所述辅助板设置在沉淀箱的侧壁上,所述沉淀电机设置在辅助板的侧壁上,且沉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辅助板并向外延伸,所述旋转齿轮设置在沉淀电机的输出端上,且旋转齿轮位于长槽内,所述长槽内设有齿条,且旋转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水泵位于沉淀箱与搅拌组件之间,且第二水泵的输入端与沉淀箱的内部相连通,第二水泵的输出端与搅拌组件的内部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筒、搅拌电机、搅拌轴、离心圆盒、加料箱、加料管、电磁阀和第三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与搅拌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搅拌筒的内底壁呈圆锥状设置,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搅拌筒的底部,且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搅拌筒并向内延伸,所述搅拌轴竖直设置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上,且搅拌轴的外壁上设有等间距设置的多个搅拌架,所述离心圆盒转动设置在搅拌筒的内顶壁上,所述搅拌轴的顶部与离心圆盒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离心圆盒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的多个离心口,所述离心圆盒的内壁上设有分料座,所述加料箱设置在搅拌筒的顶部,所述加料管设置在加料箱的底部,且加料管与加料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料管的底部贯穿搅拌筒并与离心圆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电磁阀位于搅拌筒与加料箱之间,且电磁阀套设在加料管上,所述第三水泵位于搅拌筒与过滤组件之间,且第三水泵的输入端与搅拌筒的底部相连通,第三水泵的输出端与过滤组件的内部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框、插接盖、卡接件和两个过滤网,所述过滤框呈倾斜设置在水箱的侧壁上,且过滤框的一端与水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三水泵的输出端与过滤框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三水泵与过滤框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卡接件滑动设置在过滤框的顶部,所述过滤框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盖位于插接口内,且卡接件与插接盖的侧壁相插接,两个所述过滤网呈间隔位于过滤框内,且每个过滤网的顶部均与插接盖的底部相卡接。
[0009]优选的,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块、拨块、导向柱和伸缩弹簧,所述过滤框的顶部开设有与插接口相连通的滑动槽,所述卡接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且卡接块的一端与插接盖的侧壁相插接,所述导向柱位于滑动槽内,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滑动槽相连接,且导向柱的另一端与卡接块的另一端相插接,所述伸缩弹簧套设在导向柱上,且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接块和滑动槽相连接,所述拨块设置在卡接块的顶部。
[0010]优选的,所述插接盖的顶部设有把手。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其一,将废水通过排污筒与排污盖之间的空隙倒入排污筒内,之后排污电机驱动
旋转杆转动,带动多个旋转架进行旋转,搅动排污筒内的废水,旋转杆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螺纹杆旋转,通过半圆孔与螺纹杆螺接的设置以及两个限位杆分别与两个半圆板插接的设置,使套设在螺纹杆上的两个半圆板,随着螺纹杆的转动而进行上升,将废水和小型杂物通过半圆板上的排污孔留在排污筒内,而大的杂物会停留在两个半圆板上,同时因废水被搅动,所以废水内的毛发也会随着离心力向螺纹杆处移动,通过两个半圆板上的卷毛棒先与毛发接触并将毛发卷留在卷毛棒上,当两个半圆板移动至排污筒外时,停止螺纹杆的转动,然后工作人员转动两个与排污盖螺纹连接的限位杆,使两个限位杆与排污盖分离,并使两个限位杆分别插接进两个搭接座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水回收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排污组件(2)、沉淀组件(3)、搅拌组件(4)和过滤组件(5),所述排污组件(2)、沉淀组件(3)、搅拌组件(4)和水箱(1)呈等间距依次排列,所述过滤组件(5)设置在水箱(1)的侧壁上,且过滤组件(5)与水箱(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过滤组件(5)位于水箱(1)与搅拌组件(4)之间,所述排污组件(2)与沉淀组件(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搅拌组件(4)分别与沉淀组件(3)和过滤组件(5)的内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收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组件(2)包括排污筒(21)、排污盖(22)、排污电机(23)、旋转杆(24)、螺纹杆(25)、第一水泵(26)、两个半圆板(27)和两个限位杆(28),所述排污筒(2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排污盖(22)水平位于排污筒(21)的上方,且排污盖(22)的底部设有呈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板(29),每个所述连接板(29)的底部均与排污筒(21)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排污筒(21)的内底壁呈圆锥状设置,所述排污电机(23)设置在排污筒(21)的底部,且排污电机(23)的输出端贯穿排污筒(21)并向内延伸,所述旋转杆(24)竖直设置在排污电机(23)的输出端上,且旋转杆(24)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的多个旋转架(210),所述螺纹杆(25)竖直设置在旋转杆(24)的顶部,且螺纹杆(25)的顶部与排污盖(22)的底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半圆板(27)呈对称位于螺纹杆(25)的两侧,且一个半圆板(27)的侧壁上设有呈间隔设置的两个插接块(211),另一个半圆板(27)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两个插接块(211)滑动插接的插接槽,两个所述半圆板(27)相插接,且每个半圆板(27)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螺纹杆(25)螺纹连接的半圆孔,两个所述半圆板(27)均套设在螺纹杆(25)上,所述排污筒(21)的内壁上设有沿其周向等角度设置的两个搭接座(212),且两个搭接座(212)分别位于两个半圆板(27)与多个旋转架(210)之间,两个所述限位杆(28)呈间隔竖直位于排污盖(22)的下方,且每个限位杆(28)的顶部均与排污盖(22)的底部相螺接,每个所述限位杆(28)的底部均贯穿一个半圆板(27)并与一个搭接座(212)相插接,每个所述半圆板(27)的顶部均开设有呈等间距设置的多个排污孔,且每个半圆板(27)的顶部均设有呈间隔设置的两个卷毛棒(213),所述第一水泵(26)位于排污筒(21)与沉淀组件(3)之间,且第一水泵(26)的输入端与排污筒(21)的底部相连通,第一水泵(26)的输出端与沉淀组件(3)的内部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水回收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3)包括沉淀箱(31)、沉淀电机(32)、辅助板(33)、旋转齿轮(34)、分隔板(35)、排出管(36)、蝶形阀(37)、第二水泵(38)和两个斜座(39),所述第一水泵(26)的输出端与沉淀箱(31)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斜座(39)呈对称间隔设置在沉淀箱(31)的内底壁上,所述排出管(36)竖直位于两个斜座(39)之间,且排出管(36)的底部贯穿沉淀箱(31)并向下延伸,所述蝶形阀(37)位于沉淀箱(31)的下方,且蝶形阀(37)套设在排出管(36)上,所述分隔板(35)水平位于沉淀箱(31)内,且分隔板(35)的一端贯穿沉淀箱(31)并向外延伸,所述分隔板(35)的另一端上设有三角头(310),所述沉淀箱(31)的内侧壁上设有供三角头(310)插接的三角槽,所述分隔板(35)的顶部开设有长槽,所述辅助板(33)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明杨里李江李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汇源通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