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家用柜式空调器,根据室内机出风口形状结构与布置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I”型出风口,布置于空调的前方中部,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与扫风运动机构实现空调的导风与扫风功能,另一种为窗型出风口,通常分为两组且分别布置于空调的顶部与底部,这种空调的顶部出风口通常通过设置较为复杂的升降驱动装置与导风扫风装置实现出风口的开闭及空调的导风扫风功能。
[0003]然而,“I”型出风口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由于导风范围受限,空调实际制冷或制热时无法形成淋浴式或地毯式送风效果,致使室内温差较大,温控不均与,送风舒适性较差。窗型出风口虽然优化了室内送风气流组织,提升了空调的均匀控温能力,但出风口结构较为复杂,风量损失较大,送风距离较短,也增加了生产与装配成本,影响了空调的送风性能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安装在出风口的顶部,所述出风结构包括:导风部件(10),所述导风部件(10)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内并与所述出风口的周缘间隔设置以形成出风间隙;其中,所述导风部件(10)可活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以通过所述导风部件(10)对经所述出风间隙流出的风进行导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导流段(21),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内,所述导风部件(10)安装在所述导流段(21)的上方,沿所述导流段(21)至所述导风部件(10)的方向所述导流段(21)的导流面积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段(21)为锥形段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风叶(20),所述风叶(20)的轮毂形成所述导流段(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件(1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中部,所述出风间隙为环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件(10)包括:增压风机(11),所述增压风机(11)可活动地设置所述出风口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件(10)还包括:翻转驱动部(12),与所述增压风机(11)连接,以驱动所述增压风机(11)翻转至与所述出风口呈预设角度的倾斜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部(12)包括:第一驱动齿轮(121);第一驱动齿条(122),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21)与所述第一驱动齿条(122)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齿条(122)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齿条(122)为弧形齿条结构,所述第一驱动齿条(122)与所述增压风机(11)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件(10)还包括:旋转驱动部(13),与所述翻转驱动部(12)连接,以通过所述旋转驱动部(13)驱动所述增压风机(11)在所述出风口内旋转。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部(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运,朱志海,徐子旺,陈阳城,李培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