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管防漏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1680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领域,公开了泵管防漏灰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泵管本体的外壁靠近出灰口的一侧表面焊接有铁皮安装套筒,所述铁皮安装套筒的表面开设有预留矩形孔洞,所述铁皮安装套筒的外表面位于预留矩形孔洞的上方设置有预留孔洞。所述铁皮安装套筒的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基块,所述固定基块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闸刀本体,安置于泵管出灰口,使现场施工人员在发出制动的指令后利用该装置将泵管中的余灰封堵于泵管中,防止其继续流落到其他部位。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周转使用,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中的效率,减少了对漏灰的清理以及后续产生的冷缝的处理,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和观感质量。和观感质量。和观感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管防漏灰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浇筑
,具体为泵管防漏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3m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0003]但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泵管较长而泵管的制动点距离出灰点较远,往往出现了施工处已发布停止出灰的指令,机械操作人员也接受到了指令,但制动后泵管中的混凝土依旧因为重力而继续流出,造成混凝土溢出,尤其是局部吊模或者飘窗板或者墙柱和板的交接处,轻则导致接茬处产生冷缝,重则导致涨模甚至爆模,极大的影响了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泵管防漏灰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泵管防漏灰装置,包括泵管本体,所述泵管本体的末端设置有出灰口,所述泵管本体的外壁靠近出灰口的一侧表面焊接有铁皮安装套筒,所述铁皮安装套筒的表面开设有预留矩形孔洞,所述铁皮安装套筒的外表面位于预留矩形孔洞的上方设置有预留孔洞。所述铁皮安装套筒的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基块,所述固定基块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闸刀本体。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置于泵管出灰口,使现场施工人员在发出制动的指令后利用该装置将泵管中的余灰封堵于泵管中,防止其继续流落到其他部位。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周转使用,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中的效率,减少了对漏灰的清理以及后续产生的冷缝的处理,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和观感质量。
[000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闸刀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闸刀上横板,所述闸刀上横板的一侧末端设置有握持手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握握持手柄可以对闸刀本体进行开合操作,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000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闸刀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适配封堵板,所述适配封堵板的尺寸与预留矩形孔洞相适配,所述闸刀本体的表面开设有预留安装通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留安装通孔为闸刀本体的安装提供了孔洞,增加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00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基块的表面设置有开合转动螺栓,所述开合转动螺栓贯穿预留安装通孔的内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合转动螺栓增加了闸刀本体在转动开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闸刀本体为边长为554mm*400mm的矩形钢板,所述闸刀本体的边长1/4处有四个直径10mm的圆孔,所述闸刀本体的边1/2处中间开10mm*277mm的矩形洞。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防止混凝土散落到其他构件上而造成的清理及后期维修的工序。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中,安置于泵管出灰口,使现场施工人员在发出制动的指令后利用该装置将泵管中的余灰封堵于泵管中,防止其继续流落到其他部位。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周转使用,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中的效率,减少了对漏灰的清理以及后续产生的冷缝的处理,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和观感质量。
[0017]2、本技术中,泵管防漏灰装置制作安装简单、方便,且适用于所有泵管。可以做到泵送混凝土及时制动,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可防止混凝土散落到其他构件上而造成的清理及后期维修的工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泵管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铁皮安装套筒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闸刀本体侧视图。
[0021]图中标记:1、泵管本体;2、闸刀上横板;3、闸刀本体;4、固定基块;5、开合转动螺栓;6、出灰口;7、铁皮安装套筒;8、握持手柄;9、预留孔洞;10、预留矩形孔洞;11、适配封堵板;12、预留安装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

3,
[0024]实施例:
[0025]泵管防漏灰装置,包括泵管本体1,泵管本体1的末端设置有出灰口6,泵管本体1的外壁靠近出灰口6的一侧表面焊接有铁皮安装套筒7,铁皮安装套筒7的表面开设有预留矩形孔洞10,铁皮安装套筒7的外表面位于预留矩形孔洞10的上方设置有预留孔洞9。铁皮安装套筒7的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基块4,固定基块4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闸刀本体3,安置于泵管出灰口,使现场施工人员在发出制动的指令后利用该装置将泵管中的余灰封堵于泵管中,防止其继续流落到其他部位。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周转使用,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中的效率,减少了对漏灰的清理以及后续产生的冷缝的处理,大
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和观感质量。
[0026]闸刀本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闸刀上横板2,闸刀上横板2的一侧末端设置有握持手柄8,手握握持手柄8可以对闸刀本体3进行开合操作,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0027]闸刀本体3的中部设置有适配封堵板11,适配封堵板11的尺寸与预留矩形孔洞10相适配,闸刀本体3的表面开设有预留安装通孔12,预留安装通孔12为闸刀本体3的安装提供了孔洞,增加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0028]固定基块4的表面设置有开合转动螺栓5,开合转动螺栓5贯穿预留安装通孔12的内部,开合转动螺栓5增加了闸刀本体3在转动开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9]闸刀本体3为边长为554mm*400mm的矩形钢板,闸刀本体3的边长1/4处有四个直径10mm的圆孔,闸刀本体3的边1/2处中间开10mm*277mm的矩形洞,可防止混凝土散落到其他构件上而造成的清理及后期维修的工序。
[0030]本申请泵管防漏灰装置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安置于泵管出灰口,使现场施工人员在发出制动的指令后利用该装置将泵管中的余灰封堵于泵管中,防止其继续流落到其他部位。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周转使用,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中的效率,减少了对漏灰的清理以及后续产生的冷缝的处理,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和观感质量,泵管防漏灰装置制作安装简单、方便,且适用于所有泵管。可以做到泵送混凝土及时制动,减少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泵管防漏灰装置,包括泵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本体(1)的末端设置有出灰口(6),所述泵管本体(1)的外壁靠近出灰口(6)的一侧表面焊接有铁皮安装套筒(7),所述铁皮安装套筒(7)的表面开设有预留矩形孔洞(10),所述铁皮安装套筒(7)的外表面位于预留矩形孔洞(10)的上方设置有预留孔洞(9),所述铁皮安装套筒(7)的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基块(4),所述固定基块(4)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闸刀本体(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防漏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刀本体(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闸刀上横板(2),所述闸刀上横板(2)的一侧末端设置有握持手柄(8)。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鹏赵启名薛江飞台超峰赵伟杰王少阳苏凯李炎斌陈笑笑石海军吴振强王华任泽孟娜王家伟刘小娟张芙蓉曹汉臣薛志聪邵军祥张忠财王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