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47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凝血分析仪,包括基座、检测模块、试剂样本模块、稀释液容器以及加样臂模块。检测模块设置于基座,检测模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微流控盘片的托盘;试剂样本模块设置于基座并与检测模块并排设置,试剂样本模块上设置有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以及第三承载部,第一承载部用于承装样本管,第二承载部用于承载试剂瓶;稀释液容器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三承载部;加样臂模块设置于基座,加样臂模块设置有加样针,加样针在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以及第三承载部之间移动以用于进行试剂、样本以及稀释液的取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凝血分析仪更适于进行稀释液的添加,便于对稀释液的用量进行精准控制,能够提高凝血分析仪的检测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凝血分析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凝血分析仪。

技术介绍

[0002]凝血分析仪是临床上测量人体血液中各种成分含量,定量生物化学分析结果,为临床诊断患者各种疾病提供可靠数字依据的常规检测医疗设备。
[0003]一些检测项目中,需要向凝血分析仪的微流控盘片内添加稀释液,然而,目前的凝血分析仪大多采用人工添加稀释液的方式进行,操作麻烦,且不容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凝血分析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凝血分析仪不便于进行稀释液的添加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凝血分析仪,包括:
[0006]基座,
[0007]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检测模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微流控盘片的托盘;
[0008]试剂样本模块,所述试剂样本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检测模块并排设置,所述试剂样本模块上设置有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以及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用于承装样本管,所述第二承载部用于承载试剂瓶;
[0009]稀释液容器,所述稀释液容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承载部;以及
[0010]加样臂模块,所述加样臂模块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加样臂模块设置有加样针,所述加样针在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以及所述第三承载部之间移动以用于进行试剂、样本以及稀释液的取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承载部为承载凹槽,所述承载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稀释液容器的高度。/>[0012]进一步地,所述稀释液容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稀释液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稀释液槽的容积为1.2ml至1.4ml。
[0014]进一步地,所述稀释液槽的侧壁面为斜面,沿所述稀释液槽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上,所述斜面与所述稀释液槽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大。
[0015]进一步地,所述稀释液容器为聚丙烯容器。
[0016]进一步地,所述凝血分析仪还包括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加样针通过第一管道连通。
[0017]进一步地,所述凝血分析仪还包括洗针池和第二泵体,所述洗针池设置于所述试剂样本模块,所述洗针池内设置有喷射杆,所述第二泵体与所述喷射杆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
[0018]进一步地,所述凝血分析仪还包括第三泵体,所述洗针池的底部设置有废液排出
口,所述第三泵体与所述废液排出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
[0019]进一步地,所述凝血分析仪还包括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加样臂模块电连接。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1]由于本技术中的凝血分析仪的试剂样本模块上设置有稀释液容器,该稀释液容器可以用于承装稀释液,当凝血分析仪检测的项目需要添加稀释液时,利用加样臂模块上的加样针将试剂与稀释液容器内的稀释液混合后再添加至检测模块即可。相对于以往采用人工添加稀释液的方式而言,本技术中的凝血分析仪更适于进行稀释液的添加,且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对稀释液的用量进行精准控制,能够提高凝血分析仪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凝血分析仪的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试剂样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稀释液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加样针将试剂添加至稀释液容器内时的剖视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洗针池洗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9]10、基座;20、检测模块;30、试剂样本模块;31、第一承载部;32、第二承载部;33、第三承载部;34、洗针池;341、喷射杆;342、废液排出口;40、稀释液容器;41、本体;42、稀释液槽;50、加样臂模块;51、加样针;60、第一泵体;70、第二泵体;80、第三泵体;90、控制主板;100、安装架;101、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2]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
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3]参见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凝血分析仪。该凝血分析仪主要包括外壳(图中未示出)、基座10、电源模块101、检测模块20以及加样臂模块50。
[0034]具体来说,基座10大体呈一块板状结构设置,该板状结构可以是圆形板、方形板、或者其他异形板状结构,只要是能够对基座10、电源模块101、检测模块20以及加样臂模块50等进行支撑和安装的结构即可。本实施例中的附图1中示出了基座10呈方形板状设置时的情况。外壳盖设在基座10上,便于对凝血分析仪上的结构件进行防护。电源模块101通过安装架100安装在基座10上,便于对凝血分析仪上的用电部件进行供电。
[0035]进一步地,检测模块20设置于基座10,检测模块2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微流控盘片的托盘(图中未示出),工作时,托盘在驱动电机等结构的驱动下转动可以带动装载有样板等的微流控盘片转动,进而可对对样本进行分离,并使样本与试剂反应等;当将基座10设置为方形板时,将试剂样本模块30与检测模块20并排设置于基座10的第一侧(靠近用户的一侧),如此设置,更便于用户对凝血分析仪进行操作和观察。该试剂样本模块30上设置有第一承载部31、第二承载部32以及第三承载部33,第一承载部31用于承装样本管,第二承载部32用于承载试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血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检测模块(20),所述检测模块(20)设置于所述基座(10),所述检测模块(2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微流控盘片的托盘;试剂样本模块(30),所述试剂样本模块(30)设置于所述基座(10)并与所述检测模块(20)并排设置,所述试剂样本模块(30)上设置有第一承载部(31)、第二承载部(32)以及第三承载部(33),所述第一承载部(31)用于承装样本管,所述第二承载部(32)用于承载试剂瓶;稀释液容器(40),所述稀释液容器(4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承载部(33);以及加样臂模块(50),所述加样臂模块(50)设置于所述基座(10),所述加样臂模块(50)设置有加样针(51),所述加样针(51)在所述第一承载部(31)、所述第二承载部(32)以及所述第三承载部(33)之间移动以用于进行试剂、样本以及稀释液的取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载部(33)为承载凹槽,所述承载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稀释液容器(40)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液容器(40)包括本体(41),所述本体(41)上设置有多个稀释液槽(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凝血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杰余波章铖皓左阳罗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