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用于曲面结构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屋面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可用于曲面结构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是将太阳能与建筑设计完美结合的建筑理念,在不影响整体建筑设计风格和品味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入太阳能装置,完成建筑物的绿色能源供应。但直至现在,受制于光伏组件造型、发电效率和安装固定方式等因素,真正符合建筑设计师要求的BIPV建筑少之又少。在已公开的分布式光伏屋面技术方案中,针对光伏在工业厂房或普通商业屋面应用的讨论很多,这些技术以满足基本的发电功能为目标,尚无针对光伏瓦作为建筑屋面构成要素之一的BIPV一体化的深入研究。技术方案亦大多承袭地面光伏电站,但是将地面电站系统简单挪到屋面上必然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漏水、屋面载荷过重、抗风揭性能差以及因屋面系统不通风导致组件因环境温度过高发电效率下降、甚至于被迫增加额外设备强制通风而增加施工成本等。有的方案为提高屋面的抗风揭性还需额外搭配系统抗风负载,造成系统总重量远超屋面安全荷载,产生安全隐患;有些技术方案中光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用于曲面结构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结构(7),铺设在屋面结构(7)上的防水层(6),穿过防水层(6)连接在屋面结构(7)上的龙骨支撑系统,铺设在龙骨支撑系统上的光伏组件(2)及覆盖在左右相邻的光伏组件(2)之间的装饰棒(1);装饰棒(1)为头窄尾宽、且下方开口的筒状结构,包括两侧竖直的卡合部(1.2)和两卡合部之间的装饰部(1.3);装饰棒(1)的尾部设有插接卡棱(1.5),头尾相连装饰棒(1)通过插接卡棱(1.5)契合插接;装饰棒(1)的下部开有一尾高头低的组件卡口(1.1);光伏组件(2)的下边框卡合在组件卡口(1.1)上;靠近檐口的第一排装饰棒(1)的头部设有封口堵头(1.4);檐口设有檐口通风挡篦(8)和泛水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曲面结构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装饰部(1.3)呈弧形或多边形或根据具体装饰需要制作成相应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曲面结构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光伏组件(2)包括矩形边框(2.1)和设置在矩形边框内的电池片(2.2);矩形边框(2.1)为空心铝合金型材,其横截面的主体部呈上小下大的U形,主体部内为呈L形的支撑部,支撑部与主体部之间形成边框卡口(2.3);电池片(2.2)的边沿卡合在边框卡口(2.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用于曲面结构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矩形边框(2.1)包括上边框、下边框和两侧边框,其中上边框和两侧边框的顶面均设有向上凸起的挡水沿(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用于曲面结构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边框的挡水沿的两侧和两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秋锁,
申请(专利权)人:乐居乐筑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