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36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8
一种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包括门锁托架和门锁钩,门锁托架内设有与门锁钩配合的门锁组件,门锁组件包括弹性复位件和夹持件,夹持件在弹性复位件作用下向门锁钩施加或释放夹持力,以实现夹紧或释放门锁钩。相比传统门钩设计,有效解决因门偏位导致门锁钩偏位不能锁上的问题,夹持件可根据门锁钩偏向自动导向配合,能确保有效夹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性强,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和材料普遍等特点。等特点。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家电产品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烹饪电器,如微波炉、烤箱等开门方式基本都是手拉式或按键式,开门的过程,使用者通过拉动门把手或按下按键,只需一步操作即可实现开门,但是手拉式或按键式设计,门锁钩和门锁组件之间配合要求高,如偏位会导致门锁钩脱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由于门锁装置是通用内部弹簧、夹紧件、门钩等相互运动进行联锁,部件之间运动会产生零件摩擦损耗。
[0003]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4676668A于2014年1月24日公开了一种微波炉,具体公开了包括具有烹饪腔室和炉门,炉门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炉体上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烹饪腔室和电磁锁定机构,电磁锁定机构安装在所述炉体上,电磁锁定机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间可移动,当推杆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锁定所述炉门以禁止所述炉门打开,当推杆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解锁所述炉门以允许所述炉门打开。但该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和不易装配
[0004]因此,有待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可靠性强、可操作性强和成本低,有效解决因门偏位导致门锁钩偏位不能锁上的问题的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6]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包括门锁托架和门锁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托架内设有与所述门锁钩配合的门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弹性复位件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在所述弹性复位件作用下向所述门锁钩施加或释放夹持力,以实现夹紧或释放所述门锁钩。
[0007]所述夹持件包括配合连接的第一锁臂和第二锁臂,所述第一锁臂和所述第二锁臂之间设有卡合腔,所述卡合腔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卡合腔、所述开口和所述门锁托架相连通。
[0008]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枢转轴,所述第一锁臂和所述第二锁臂分别通过所述枢转轴枢转连接于所述门锁托架上。
[0009]所述第一锁臂和所述第二锁臂均设有弯曲部,所述门锁钩上设有导向部,其中,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弯曲部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一锁臂和所述第二锁转动且向外展开,以使所述门锁钩进入所述卡合腔内。
[0010]所述第一锁臂和所述第二锁臂均设有与所述门锁钩配合的夹持部。
[0011]所述第一锁臂和所述第二锁臂之间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凸块和限位槽,所述限位凸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锁臂上,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锁臂上,夹紧所述门
锁钩时,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限位槽的闭锁位置,释放所述门锁钩时,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限位槽的解锁位置。
[0012]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和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锁臂和所述第二锁臂上均设有第一支座,所述门锁托架上设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座上。
[0013]本技术采用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包括门锁托架和门锁钩,门锁托架内设有与门锁钩配合的门锁组件,门锁组件包括弹性复位件和夹持件,门锁钩是活动件,当门锁钩插进门锁组件内部时,门锁钩推动夹持件转动且向外展开,在推动时弹性复位件反作用力推拉夹持件,使夹持件对门锁钩有一个夹紧力,当门锁钩进入到门锁组件深处时,夹持件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力下夹紧门锁钩,以实现上锁状态;在夹紧状态下,门锁钩向外拉出,门锁钩推动夹持件转动且在推动时在弹性复位件反作用力推拉夹持件,从而门锁钩脱离门锁组件,进而完成解锁运动,以实现解锁状态。
[0014]相比传统门钩设计,有效解决因门偏位导致门锁钩偏位不能锁上的问题,夹持件可根据门锁钩偏向自动导向配合,能确保有效夹紧;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性强,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和材料普遍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另一方向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装配结构示意图(剖视)。
[0018]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门锁组件夹紧门锁钩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门锁组件夹紧门锁钩过程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门锁组件释放门锁钩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24]1‑
门锁托架,1.1

第二支座,2

门锁钩,3

弹性复位件,3.1

第一弹性复位件,3.2

第二弹性复位件,4

夹持件,4.1

第一锁臂,4.2

第二锁臂,5

卡合腔,6

开口,7

枢转轴,8

弯曲部,9

夹持部,10

限位部,10.1

限位凸块,10.2

限位槽,11

第一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6]参见图1

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包括门锁托架1和门锁钩2,门锁托架1内设有与门锁钩2配合的门锁组件,门锁组件包括弹性复位件3和夹持件4,夹持件4在弹性复位件3作用下向门锁钩2施加或释放夹持力,以实现夹紧或释放门锁钩2。
[0027]具体地,参见图5所示,门锁钩2是活动件,当门锁钩2插进门锁组件内部时,门锁钩2推动夹持件4转动且向外展开,在推动时弹性复位件3反作用力推拉夹持件4,使夹持件4对
门锁钩2有一个夹紧力,当门锁钩2进入到门锁组件深处时,夹持件4在弹性复位件3的作用力下夹紧门锁钩2,以实现上锁状态;
[0028]参见图6所示,在夹紧状态下,门锁钩2向外拉出,门锁钩2推动夹持件4转动且在推动时弹性复位件反作用力推拉夹持件4,从而门锁钩2脱离门锁组件,进而完成解锁运动,以实现解锁状态。
[0029]相比传统门钩设计,有效解决因门偏位导致门锁钩偏位不能锁上的问题,夹持件4可根据门锁钩2偏向自动导向配合,能确保有效夹紧;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性强,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和材料普遍等特点。
[0030]参见图7所示,夹持件4包括配合连接的第一锁臂4.1和第二锁臂4.2,第一锁臂4.1和第二锁臂4.2之间设有卡合腔5,卡合腔5的一侧设有开口6,卡合腔5、开口6和门锁托架1相连通。
[0031]参见图4和图5所示,门锁组件还包括枢转轴7,第一锁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包括门锁托架(1)和门锁钩(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托架(1)内设有与所述门锁钩(2)配合的门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弹性复位件(3)和夹持件(4),所述夹持件(4)在所述弹性复位件(3)作用下向所述门锁钩(2)施加或释放夹持力,以实现夹紧或释放所述门锁钩(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4)包括配合连接的第一锁臂(4.1)和第二锁臂(4.2),所述第一锁臂(4.1)和所述第二锁臂(4.2)之间设有卡合腔(5),所述卡合腔(5)的一侧设有开口(6),所述卡合腔(5)、所述开口(6)和所述门锁托架(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枢转轴(7),所述第一锁臂(4.1)和所述第二锁臂(4.2)分别通过所述枢转轴(7)枢转连接于所述门锁托架(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接式门锁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臂(4.1)和所述第二锁臂(4.2)均设有弯曲部(8),所述门锁钩(2)上设有导向部(2.1),其中,所述导向部(2.1)与所述弯曲部(8)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一锁臂(4.1)和所述第二锁臂(4.2)转动且向外展开,以使所述门锁钩(2)进入所述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韶佳门治业屈蒋军李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