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265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一号仓,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二号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囊式药包组,所述一号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电源板,电源板的底部与一号仓的内壁固定连接,一号仓的内腔且位于电源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电源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带技术领域;该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通过齿轮环对限位柱的卡接限位,避免了传统护理带无法单独拆卸进行清洗,长时间的穿戴贴合面容易滋生细菌,大量的细菌可能会影响患者恢复效果的问题,保障了患者佩戴护理带的恢复效果,提高了护理带的适用性。护理带的适用性。护理带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带
,具体为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

技术介绍

[0002]中医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医学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医疗体系,中医内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症治规律,目前中医内科康复护理带应用比较广泛,它不但可以避免口服中草药带来的副作用,也特别适合距离皮肤较近的位置进行治疗,诸如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骨刺、骨质疏松、神经痛,肩周炎等,一般都是将装中药材的药袋贴合在人体的皮肤上,靠体温和自然释放药性来进行渗透。而传统护理带在穿戴后无法单独拆卸,绷带由于长时间的佩戴容易滋生细菌。
[0003]现有的中医用护理带在进行使用时,传统护理带无法单独拆卸进行清洗,长时间的穿戴贴合面容易滋生细菌,大量的细菌可能会影响患者恢复效果的问题,患者佩戴护理带的恢复效果无法得到保障,降低了护理带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解决了传统护理带无法单独拆卸进行清洗,长时间的穿戴贴合面容易滋生细菌,大量的细菌可能会影响患者恢复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一号仓,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二号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囊式药包组,所述一号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源板,所述电源板的底部与一号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仓的内腔且位于电源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源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的顶部嵌入安装有操作板,所述封板的顶部且位于操作板的右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操作板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二号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辅热装置,所述辅热装置包括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顶部的外表面与二号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电热丝左侧的端口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显示屏、操作板、控制模块和电源板之间串联成一个回路。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扣接装置,位于正面两组扣接装置相对的一侧均与壳体固定连接,位于背面两组扣接装置相对的一侧均与壳体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扣接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盒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齿轮条。
[0010]优选的,所述齿轮条远离滑动孔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盒
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齿轮条靠近滑动孔的一侧啮合有齿轮环,所述齿轮环的顶部通过导轨与盒体内腔的顶部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齿轮环的内表面滑动卡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位于正面两个连接块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力带。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通过对齿轮条进行按压,齿轮条受力向盒体内腔滑动并使弹簧受力收缩,滑动的齿轮条带动啮合的齿轮环转动,齿轮环通过导轨沿着盒体内腔开设的轨道进行滑动,当齿轮环转动至180度时将限位柱沿滑动孔插入,限位柱插入后停止对齿轮条施压扣接装置在弹簧的回弹下复位并通过复位的齿轮环对限位柱进行卡接限位,通过齿轮环对限位柱的卡接限位,避免了传统护理带无法单独拆卸进行清洗,长时间的穿戴贴合面容易滋生细菌,大量的细菌可能会影响患者恢复效果的问题,保障了患者佩戴护理带的恢复效果,提高了护理带的适用性。
[0016]2、该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通过操作板配合显示屏向控制模块输入指令,再由控制模块通过指令将电热丝进行开启,通过电热丝对护理带穿戴面的辅助加热,避免了传统护理带通过患者自身体温使内置药物进行自然释放药性,而且由于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对药物的放药性造成影响的问题,进一步的保障了患者佩戴护理带的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立体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组件结构爆炸立体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扣接装置结构爆炸立体图。
[0021]图中1、壳体;2、气囊式药包组;3、控制组件;301、电源板;302、控制模块;303、封板;310、辅热装置;311、电热丝;4、扣接装置;401、盒体;402、齿轮条;403、弹簧;404、齿轮环;405、限位柱;406、连接块;407、弹力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

3,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一号仓,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二号仓,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热层,隔热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囊式药包组2,一号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控制组件3,控制组件3包括电源板301,电源板301的底部与一号仓的内壁固定连接,一号仓的内腔且位于电源板30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
制模块302,控制模块302与电源板301电性连接,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封板303,封板303的顶部嵌入安装有操作板,封板303的顶部且位于操作板的右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与操作板电性连接,二号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辅热装置310,辅热装置310包括电热丝311,操作板配合显示屏向控制模块302输入指令,再由控制模块302通过指令将电热丝311进行开启,电热丝311顶部的外表面与二号仓的内壁固定连接,电热丝311左侧的端口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显示屏、操作板、控制模块302和电源板301之间串联成一个回路。
[0025]实施例二:
[0026]请参阅图1

2和图4,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一号仓,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二号仓,壳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扣接装置4,位于正面两组扣接装置4相对的一侧均与壳体1固定连接,位于背面两组扣接装置4相对的一侧均与壳体1固定连接,扣接装置4包括盒体401,盒体40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滑动孔,盒体4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齿轮条402,齿轮条402远离滑动孔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弹簧403,弹簧403的另一端与盒体401的内壁固定连接,齿轮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一号仓,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二号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囊式药包组(2),所述一号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控制组件(3),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电源板(301),所述电源板(301)的底部与一号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仓的内腔且位于电源板(30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模块(302),所述控制模块(302)与电源板(301)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封板(303),所述封板(303)的顶部嵌入安装有操作板,所述封板(303)的顶部且位于操作板的右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操作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辅热装置(310),所述辅热装置(310)包括电热丝(311),所述电热丝(311)顶部的外表面与二号仓的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气囊式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311)左侧的端口固定安装有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显示屏、操作板、控制模块(302)和电源板(301)之间串联成一个回路。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袁井波刘双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