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蜜蜂养殖基地的胡蜂捕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125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蜜蜂养殖基地的胡蜂捕获装置,通过第一壳体底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第一壳体底部连接有内圆柱,内圆柱外壁开设有第一透气孔,内圆柱底部连接有斜槽,斜槽表面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斜槽中间连接有折叠管,折叠管中间开设有小孔,当胡蜂受到气味吸引后飞入第一壳体底部的内圆柱时,斜槽中间开设的折叠管受到向下的力慢慢张开,使得胡蜂飞入第一壳体内,当胡蜂向飞出时向上挤压折叠管,折叠管不会因向上的力所产生形变,导致胡蜂只能飞入而不能飞出,达到捕峰的目的,透气孔的设计可以使得装置内引诱胡蜂的气味可以更好的散发。更好的散发。更好的散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蜜蜂养殖基地的胡蜂捕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捕蜂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蜜蜂养殖基地的胡蜂捕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胡蜂是秋季山区蜜蜂的重要天敌之一,是抹杀蜜蜂盗食蜂蜜的膜翅目昆虫,为夏秋季山区蜂场的主要敌害。中国常见的胡蜂有115种,为害养蜂业的主要有金环胡蜂,又名大胡蜂、黄边胡蜂、黑盾胡蜂和基胡蜂等。
[0003]专利号CN 211241375 U公开了一种用于蜜蜂养殖基地的胡蜂捕获装置,包括捕蜂容器以及设于捕蜂容器顶面的进入容器,该进入容器的顶面设有第一入口,该进入容器的底面设有第一出口,所述捕蜂容器的顶面设有与第一出口正对且连通的第二入口,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入口的口径均小于第一入口的口径,所述第二入口处设有装有蜂蜜的盛装容器,该盛装容器与捕蜂容器的内顶面之间设有进入通道,所述捕蜂容器的侧壁设有数个供蜜蜂飞出的通孔,所述进入容器的顶部设有悬挂件。本技术可实现胡蜂的自动捕获,无需人工进行驱赶,并且操作简单,捕获效率高效。
[0004]上述捕蜂装置在使用时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胡蜂飞入装置后可能通过移动意外飞出装置外,造成捕峰失败危害其他蜜蜂,且上述装置操作过于复杂。
[0005]2、目前市面上的装置,内置引诱胡蜂的容器长时间的放置可能变质,更换需要整个装置取下来更换,操作复杂,非常的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蜜蜂养殖基地的胡蜂捕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胡蜂飞入装置后可能通过移动意外飞出装置外,造成捕峰失败危害其他蜜蜂,且上述装置操作过于复杂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底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第一壳体底部连接有内圆柱,内圆柱外壁开设有第一透气孔,内圆柱底部连接有斜槽,斜槽表面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斜槽中间连接有折叠管,折叠管中间开设有小孔。
[0008]优选的,小孔孔径为8mm,将小孔设计为孔径为8mm的大小,刚好使得蜜蜂可以飞入飞出的目的,达到准确捕获胡蜂的目的。
[0009]优选的,外螺纹外壁螺旋连接有内螺纹,内螺纹开设在第二壳体内壁上,第二壳体内壁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壁连接有凸块,凸块底部连接有圆板,圆板表面开设有第三透气孔,通过在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圆板,且圆板表面开设有第三透气孔,可以防止胡蜂捕食引诱剂,达到引诱剂可以长时间使用的目的,滑槽和凸块的设计,方便使用者更换圆板。
[0010]优选的,第二壳体底部内壁开设有卡槽,卡槽内部卡扣连接有卡块,卡块底部连接有第三壳体,第三壳体底部表面连接有容器,第三壳体采用具有延展性的塑料制成,通过第二壳体底部内壁开设有卡槽,卡槽内部卡扣连接有卡块,卡块底部连接有第三壳体,第三壳
体底部表面连接有容器,第三壳体采用具有延展性的塑料制成,使用者可以用手捏住第三壳体外壁向内挤压,然后使得卡块与卡槽分离,达到取出第三壳体的目的,即可更换容器内的引诱剂。
[0011]优选的,第一壳体顶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连接有挡雨板,挡雨板顶部设有扣环,通过在第一壳体顶部设置有挡雨板,可以放置下雨天雨水进入装置内,污染引诱剂的目的,顶部的扣环方便使用者安装装置在需要的地方。
[0012]优选的,挡雨板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通过将挡雨板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可以避免长时间雨水侵蚀造成生锈,达到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第一壳体底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第一壳体底部连接有内圆柱,内圆柱外壁开设有第一透气孔,内圆柱底部连接有斜槽,斜槽表面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斜槽中间连接有折叠管,折叠管中间开设有小孔,当胡蜂受到气味吸引后飞入第一壳体底部的内圆柱时,斜槽中间开设的折叠管受到向下的力慢慢张开,使得胡蜂飞入第一壳体内,当胡蜂向飞出时向上挤压折叠管,折叠管不会因向上的力所产生形变,导致胡蜂只能飞入而不能飞出,达到捕峰的目的,透气孔的设计可以使得装置内引诱胡蜂的气味可以更好的散发。
[0015]2.本技术,通过第二壳体底部内壁开设有卡槽,卡槽内部卡扣连接有卡块,卡块底部连接有第三壳体,第三壳体底部表面连接有容器,第三壳体采用具有延展性的塑料制成,使用者可以用手捏住第三壳体外壁向内挤压,然后使得卡块与卡槽分离,达到取出第三壳体的目的,即可更换容器内的引诱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斜槽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圆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第一壳体;2、外螺纹;3、内圆柱;4、第一透气孔;5、斜槽; 6、第二透气孔;7、折叠管;8、小孔;9、支撑杆;10、挡雨板;11、扣环; 12、内螺纹;13、第二壳体;14、圆板;15、滑槽;16、凸块;17、第三透气孔;18、卡槽;19、卡块;20、第三壳体;21、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使用/解决胡蜂飞入装置后可能通过移动意外飞出装置外,造成捕峰失败危害其他蜜蜂,且上述装置操作过于复杂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蜜蜂养殖基地的胡蜂捕获装置,包括第一壳
体1,第一壳体1底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2,第一壳体1底部连接有内圆柱3,内圆柱3外壁开设有第一透气孔4,内圆柱3底部连接有斜槽5,斜槽5表面开设有第二透气孔6,斜槽5中间连接有折叠管7,折叠管7中间开设有小孔8,通过第一壳体1底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2,第一壳体1底部连接有内圆柱3,内圆柱3外壁开设有第一透气孔4,内圆柱3底部连接有斜槽 5,斜槽5表面开设有第二透气孔6,斜槽5中间连接有折叠管7,折叠管7 中间开设有小孔8,当胡蜂受到气味吸引后飞入第一壳体1底部的内圆柱3时,斜槽5中间开设的折叠管7受到向下的力慢慢张开,使得胡蜂飞入第一壳体1 内,当胡蜂向飞出时向上挤压折叠管7,折叠管7不会因向上的力所产生形变,导致胡蜂只能飞入而不能飞出,达到捕峰的目的,透气孔的设计可以使得装置内引诱胡蜂的气味可以更好的散发。
[0024]实施例2
[0025]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小孔8孔径为8mm,将小孔8设计为孔径为8mm的大小,刚好使得蜜蜂可以飞入飞出的目的,达到准确捕获胡蜂的目的,外螺纹2外壁螺旋连接有内螺纹 12,内螺纹12开设在第二壳体13内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蜜蜂养殖基地的胡蜂捕获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底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2),所述第一壳体(1)底部连接有内圆柱(3),所述内圆柱(3)外壁开设有第一透气孔(4),所述内圆柱(3)底部连接有斜槽(5),所述斜槽(5)表面开设有第二透气孔(6),所述斜槽(5)中间连接有折叠管(7),所述折叠管(7)中间开设有小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蜜蜂养殖基地的胡蜂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8)孔径为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蜜蜂养殖基地的胡蜂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2)外壁螺旋连接有内螺纹(12),所述内螺纹(12)开设在第二壳体(13)内壁上,所述第二壳体(13)内壁设置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壁连接有凸块(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云
申请(专利权)人:伊犁百信草原蜂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