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光伏用浮体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13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上光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上光伏用浮体阵列,包括漂浮组件和光伏板,漂浮组件的一端上转动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远离漂浮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光伏板上,漂浮组件包括两个浮板,两个浮板之间固定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浮板之间间距的伸缩组件;通过设置的太阳能追光器,实现对转动部和支撑组件转动角度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光伏板的角度调整,并且通过控制支撑组件的转动角度实现光伏板对当前季节情况下的角度调整,通过转动部实现光伏板对每天不同时刻的太阳位置的捕捉,以此实现光伏板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时刻都能充分的正对阳光,提高光转率。提高光转率。提高光转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光伏用浮体阵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上光伏
,具体是一种水上光伏用浮体阵列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以及环境的污染,进而人们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研发,而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值得推广和使用,但由于在陆地上使用光伏板,大量的占用了土地资源,从而近几年人们加快了对海上太阳能的开发,海上的太阳能没有地形和植被的影响,非常适合对太阳能的收集。
[0003]申请号为CN201711331098.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上漂浮式光伏系统的支架式浮筒,虽然此专利文件解决了对水上光伏板的安装问题,以及光伏板的倾斜角度控制,但同时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外部的载体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安装难度,并且在遭遇极端天气时,极其容易的对光伏板进行损坏。
[0004]由于水上光伏电站大多数安装在海上,从而在遭遇海上大风时,由于无法对光伏板进行有效的移动和控制,致使水面上的光伏板极其容易的被极端天气下的大风吹裂,并且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应对较大水波纹时,导致相邻的两个光伏板相对之间振动幅度较大,影响相邻的两个光伏板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上光伏用浮体阵列,具有始终正对太阳的转动角度,提高光转率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光伏用浮体阵列,包括漂浮组件和光伏板,漂浮组件的一端上转动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远离漂浮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光伏板上;漂浮组件包括两个浮板,两个浮板之间固定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浮板之间间距的伸缩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倾斜支撑杆和承重支撑杆,倾斜支撑杆和承重支撑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光伏板上,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浮板上,其中承重支撑杆连接的浮板上开设有两个滑动槽,且两个滑动槽在浮板上沿承重支撑杆的排列方向分布;两个浮板上分别设有连接组件,其中位于承重支撑杆所在的浮板上的连接组件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并且当连接组件在滑动槽内滑动时,能够控制倾斜支撑杆的倾斜角度发生转动;浮板上固定设有太阳能追光器和用于检测水面上风速的风力传感器;通过太阳能追光器对太阳所在的角度进行检测,从而控制伸缩组件的长度进行移动,实现对光伏板的角度调整,当太阳所在的位置处于高点时,此时伸缩组件的长度伸长为最长,使得两个浮板之间的距离最大,实现对倾斜支撑杆的转动角度完成调整,同时通过设置风力传感器对水面上的风速进行检测,当风力达到能够对光伏板的安全造成影响时,此
时控制伸缩组件的间距最短,致使光伏板与浮板的支撑端面成趋于平行状态。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设置的太阳能追光器,实现对转动部和支撑组件转动角度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光伏板的角度调整,并且通过控制支撑组件的转动角度实现光伏板对当前季节情况下的角度调整,通过转动部实现光伏板对每天不同时刻的太阳位置的捕捉,以此实现光伏板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时刻都能充分的正对阳光,提高光转率。
[0008]2、通过设置风力传感器,进而在极端大风天气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控制伸缩组件收缩,以此控制支撑组件转动,使得光伏板与浮板趋于平行,从而减少光伏板的受力范围,以此实现对光伏板的保护,提高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0009]3、在风力传感器检测到风力危险且光伏板与浮板趋于平行后,控制密封板进行移动,使得储水腔中的储水体积增加,从而使得浮板的吃水深度增加,提高对水中的波纹的抵抗,减少水中波纹对光伏板的影响,确保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整体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整体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1]附图说明:1、漂浮组件;11、浮板;1101、转动槽;1102、滑动槽;12、储水腔;13、进水腔;14、溢出腔;2、支撑组件;21、倾斜支撑杆;22、承重支撑杆;3、光伏板;4、连接组件;41、插接件;42、限制件;5、伸缩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实施例1如图1

图6所示,一种水上光伏用浮体阵列,包括用于光伏板3稳定的漂浮组件1和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光伏板3,漂浮组件1的一端上转动设有支撑组件2,在此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的转动动力可以取决于两个浮板11移动时所引起的机械传动,也可以通过电机带动支撑组件2进行转动,支撑组件2远离漂浮组件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光伏板3上,进而通过漂浮组件1使得光伏板3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同时通过支撑组件2能够对光伏板3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得光伏板3的倾斜角度始终与太阳的角度相同,保证光伏板3能够承受最大的受光率,实现较高的能源产出率。
[0014]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实施例中,太阳的角度仅为通过季节变化的角度,而不属于太阳东升西落的角度。
[0015]为了方便对光伏板3的角度进行调整,同时不对浮板11的受力方向产生影响,漂浮组件1包括两个浮板11,其中浮板11的材料为硬质的聚合材料,从而保证在水上漂浮的同时,能够对光伏板3形成较为稳固的支撑,两个浮板11之间固定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浮板11之间间距的伸缩组件5,通过伸缩组件5对浮板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对光伏板3的角度进行调整,其中伸缩组件5在此方案中优选气压伸缩杆,便于安装的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精准度,能够实现对两个浮板11之间的精确调整,同时伸缩组件5的伸缩被控制中枢控制,并且在伸缩组件5对两个浮板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时,仅能对其中一个浮板11进行移动,而不能同时作用下两个浮板11上,即不能使得两个浮板11同时发生移动。
[0016]需要说明的是,控制中枢位于浮板11内部,能够对该浮体装置上的机构进行数据收集以及状态控制。
[0017]为了方便对光伏板3的支撑以及对光伏板3的角度调整,进而支撑组件2包括倾斜支撑杆21和承重支撑杆22,需要说明的是,倾斜支撑杆21和承重支撑杆22的数量大于等于1个,即不同数量的倾斜支撑杆21和承重支撑杆22只需能满足对光伏板3的稳定支撑即可,其中倾斜支撑杆21的长度大于承重支撑杆22的长度,即在光伏板3倾斜时,承重支撑杆22的支撑位置位于光伏板3靠近水面的一侧,倾斜支撑杆21位于光伏板3远离水面的一侧,倾斜支撑杆21和承重支撑杆22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光伏板3上,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浮板11上,在此方案中,倾斜支撑杆21和承重支撑杆22通过转动螺栓实现两端的转动连接,在实现承重的同时也不影响支撑组件2的转动。
[0018]为了确保在浮板11对光伏板3支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光伏用浮体阵列,包括漂浮组件和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组件的一端上转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远离所述漂浮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光伏板上;所述漂浮组件包括两个浮板,两个所述浮板之间固定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浮板之间间距的伸缩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倾斜支撑杆和承重支撑杆,所述倾斜支撑杆和所述承重支撑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光伏板上,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浮板上,其中所述承重支撑杆连接的所述浮板上开设有两个滑动槽,且两个所述滑动槽在所述浮板上沿所述承重支撑杆的排列方向分布;两个所述浮板上分别设有连接组件,其中位于所述承重支撑杆所在的浮板上的连接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内,并且当所述连接组件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时,能够控制所述倾斜支撑杆的倾斜角度发生转动;所述浮板上固定设有太阳能追光器和用于检测水面上风速的风力传感器;通过太阳能追光器对太阳所在的角度进行检测,从而控制所述伸缩组件的长度进行移动,实现对光伏板的角度调整,当太阳所在的位置处于高点时,此时伸缩组件的长度伸长为最长,使得两个所述浮板之间的距离最大,实现对所述倾斜支撑杆的转动角度完成调整,同时通过设置风力传感器对水面上的风速进行检测,当风力达到能够对所述光伏板的安全造成影响时,此时控制伸缩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静刘培培刘汪利介雷王建明朴松源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