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水平不断发展和提升,使建筑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人们对施工周期,效率,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使模块化建筑快速兴起,为了增强模块化建筑的整体强度,往往需要在其支撑立柱上增加斜拉装置固定,现有的斜拉装置是通过四周的支撑立柱将其斜拉固定,现有的斜拉固定装置安装时拆装不方便且长度无法调节或者调节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能在斜拉装置固定后在调节其长度,安装更加方便。
[0004]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由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绳索、长度调节机构、第二连接绳索、第二连接机构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是圆柱体机构,包括套杆和套筒,所述套杆和所述套筒套设链接,所述套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链接,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由第一连接机构(1)、第一连接绳索(3)、长度调节机构(5)、第二连接绳索(4)、第二连接机构(2)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5)是圆柱体机构,包括套杆(51)和套筒(52),所述套杆(51)和所述套筒(52)套设链接,所述套杆(51)和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链接(1),所述套筒(52)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2)链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1)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一底板(13),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底板(13)设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侧板一端,所述第一侧板(11)、所述第二侧板(12)侧板和所述第一底板(13)连接后形成“凹”字型,所述第一底板(13)和第一连接绳索(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机构(2)包括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二底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底板设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侧板一端,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二底板连接后形成“凹”字型,所述第二底板和第二连接绳索(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侧板(11)由半圆形的第一上侧板(111)和方形的第一下侧板(112)组成,所述第二侧板(12)由半圆形的第二上侧板和方形的第二下侧板组成,所述第一下侧板(112)、所述第二下侧板均和所述第一底板(13)连接,半圆形的所述第一上侧板(1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11),所述半圆形第二上侧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211),所述第二连接孔(121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1)向所述第二侧板(12)方向的正投影处,所述第一底板(13)上设有第一绳索进出通道(131),第一绳索进出通道(131)从第一底板(13)外围向第一底板(13)中心方向延伸到第一底板(13)中心处,所述第一底板(13)内侧设有第一凹槽(132),第一凹槽(132)位于第一底板中心处;所述所述第三侧板由半圆形的第三上侧板和方形的第三下侧板组成,所述第四侧板由半圆形的第四上侧板和方形的第四下侧板组成,所述第三下侧板、所述第四下侧板和所述第二底板连接,半圆形的所述第三上侧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半圆形第四上侧板上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向所述第四侧板方向的正投影处,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绳索进出通道,第二绳索进出通道从第二底板外围向第二底板中心方向延伸到第二底板中心处,所述第二底板内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二底板中心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室外斜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绳索(3)两端都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块(31),所述第一连接块(31)是沿着所述第一连接绳索(3)直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连接绳索(3)通过一端的第一连接块(31)和第一连接机构(1)连接,通过另一端的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蓉爱亨,
申请(专利权)人:威信广厦模块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