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防渗土工膜的浅层海水入侵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入侵防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防渗土工膜的浅层海水入侵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因咸淡水密度差异,海水会从底部入侵至含水层内淡水部分,形成一个入侵的盐水楔。在天然状态下,海岸带含水层内咸淡水之间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然而,当陆侧水力梯度降低(如抽水)或海侧水位升高(如海平面上升)将打破该动态平衡,使咸淡水界面向内陆侧移动,加剧海水入侵问题。
[0003]近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动力平衡破坏以及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产生了大面积海水入侵,在中国尤以黄渤海沿海地区最为突出,严重威胁供水与生态安全。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沿海地区陆续开展海水入侵的防治工作。
[0004]目前,常用的治理海水入侵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0005](1)物理帷幕法
[0006]物理帷幕法主要包括截渗墙和地下坝,通过在地下建立隔水帷幕,一方面阻挡咸水向内陆侧入侵,另一方面减小陆侧淡水排泄的截面面积,增加截面淡水排放速度,促使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防渗土工膜的浅层海水入侵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浅层含水层水文地质数据;(2)建立浅层含水层海水入侵数值模型,确定防渗土工膜的最优布置深度;(3)平整海岸斜坡;(4)在沿海岸斜坡覆盖防渗土工膜,并在防渗土工膜顶端及底端安装防滑钉;(5)在防渗土工膜上均匀覆盖水泥袋或碎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防渗土工膜的浅层海水入侵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获取的水文地质数据包括含水层地层结构、饱和渗透系数、有效孔隙度、陆侧水位/流量、平均海平面、潮汐振幅、海岸斜坡基本走势、海湾形状、海水入侵的范围及海水入侵通道特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防渗土工膜的浅层海水入侵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基于步骤(1)中获取的水文地质数据,建立变密度地下水流海水入侵数值模型,在含水层
‑
海洋交界面上覆盖作为不透水层的防渗土工膜,并确定防渗土工膜的最优布置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城吉,李世昌,鲁春辉,樊煜,张加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