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漏的水工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467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渗漏的水工结构体,包括底部设底座的坝体,其特征在于坝体内设有渗水腔,该渗水腔内设有水泵,水泵通过输水管与坝体外部的排水管相连通。可方便地通过渗水腔收集渗入坝体内的水,再通过水泵、输水管、排水管将水抽回坝体内侧的水域中,通过层状结构的坝体,提高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抗渗漏能力,通过水平支撑杆提高坝体的整体稳定性,消除渗水腔设置所带来的坝体结构强度降低的问题,确保坝体的结构稳定,避免水坝因泄漏而垮塌。避免水坝因泄漏而垮塌。避免水坝因泄漏而垮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漏的水工结构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工结构体,特别是一种防渗漏的水工结构体,属于水利工程设施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0002]水工结构体又称为水工建筑体,通用水工建筑体包括挡水(闸、坝)、输水(渠、管道、隧洞)、取水(进水闸、孔、塔)、泄水(闸、堰、陡槽)等。其中,水坝是水利产业的重要设施,具有防洪、灌溉、城乡供水和水产养殖的功能。兴建水坝可以调节利用水资源,抗御洪涝灾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水坝渗漏主要表现为垂直渗漏和水平渗漏两种形式,而传统水坝的防渗漏措施做得不够好,经常出现渗漏问题,严重的甚至影响到坝体安全,给坝体下游的城乡市政及百姓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水坝因结构问题,导致垂直渗漏及水平渗漏严重,威胁坝体结构安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渗漏的水工结构体。
[0004]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防渗漏的水工结构体,包括底部设底座的坝体,其特征在于坝体内设有渗水腔,该渗水腔内设有水泵,水泵通过输水管与坝体外部的排水管相连通,以便通过渗水腔收集渗入坝体内的水,再通过水泵、输水管、排水管将水抽回坝体内侧的水域中,确保坝体的结构稳定,避免水坝因泄漏而垮塌。
[0005]所述坝体外侧由外向内依次设混凝土外坡层、涂料外防水层、卷材防水层和混凝土内坡防护层,坝体内侧由内向外依次设为砂砾层、混凝土防护层和涂料内防水层,坝顶自上而下依次设为砌筑砖层和防水沥青层,以便通过层状结构的坝体提高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抗渗漏能力。
[0006]所述渗水腔位于混凝土内坡防护层和涂料内防水层之间,并且渗水腔内自上而下间隔设有若干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一端与混凝土内坡防护层相连,另一端与涂料内防水层相连,水泵设于渗水腔底部,水泵输出口通过输水管与设于坝顶的排水管相连通,该排水管排水口与坝体内侧的水域相连通,以便通过渗水腔存储被坝体拦截的水体所渗入的水,然后使用水泵将水排出至坝体内侧的水域中,确保坝体安全,而水平支撑杆可提高坝体的整体稳定性,消除渗水腔设置所带来的坝体结构强度降低的问题。
[0007]所述涂料内防水层底部与渗水腔底部之间设有渗水口,以便通过渗水口将坝体内侧水域渗入的水引入渗水腔内,避免水渗入坝体其他部位而对坝体结构造成破坏。
[0008]所述渗水腔下部设有与外部控制器相连的水位传感器,涂料外防水层与卷材防水层之间设有若干与外部控制器相连的湿度传感器,以便通过水位传感器获取水位信号给控制器,再通过控制器控制与之电连接的水泵排水,并通过湿度传感器监测坝体内部的湿度,并将湿度监测数据送控制器处理,当坝体出现湿度超标时通过控制器进行风险报警。
[0009]所述混凝土外坡层设为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层,以便提高坝体结构强度。
[0010]所述涂料外防水层、涂料内防水层设为橡胶沥青涂料层,其厚度设为5~8cm,以便通过橡胶及沥青所具有的防水性来提高坝体水平方向的防渗漏能力。
[0011]所述卷材防水层设为聚氨酯橡胶层,其厚度设为8~12cm,以便通过卷材防水层进一步提高坝坡一侧水平方向的抗水性能。
[0012]所述坝顶的防水沥青层厚度为5~10cm,以便通过防水沥青层减少垂直方向的渗水。
[0013]所述坝体顶部间隔设有多条溢流槽,水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从溢流槽排出,从而降低坝体压力。
[0014]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通过渗水腔收集渗入坝体内的水,再通过水泵、输水管、排水管将水抽回坝体内侧的水域中,通过层状结构的坝体,提高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抗渗漏能力,通过水平支撑杆提高坝体的整体稳定性,消除渗水腔设置所带来的坝体结构强度降低的问题,确保坝体的结构稳定,避免水坝因泄漏而垮塌。实为一理想的防渗漏水工结构体。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之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8]本技术提供的防渗漏的水工结构体,包括底部设底座1的坝体2,坝体2内设有渗水腔10,该渗水腔10内设有水泵16,水泵16通过输水管17与坝体2外部的排水管13相连通,以便通过渗水腔10收集渗入坝体2内的水,再通过水泵16、输水管17、排水管13将水抽回坝体2内侧的水域中,确保坝体2的结构稳定,避免水坝因泄漏而垮塌;
[0019]渗水腔10位于混凝土内坡防护层9和涂料内防水层14之间,并且渗水腔10内自上而下间隔设有若干水平支撑杆19,水平支撑杆19一端与混凝土内坡防护层9相连,另一端与涂料内防水层14相连,水泵16设于渗水腔10底部,水泵16输出口通过输水管17与设于坝顶的排水管13相连通,该排水管13排水口与坝体2内侧的水域相连通,以便通过渗水腔10存储被坝体拦截的水体所渗入的水,然后使用水泵16将水排出至坝体2内侧的水域中,确保坝体2安全,而水平支撑杆19可提高坝体2的整体稳定性,消除渗水腔10设置所带来的坝体2结构强度降低的问题;
[0020]涂料内防水层14底部与渗水腔10底部之间设有渗水口15,以便通过渗水口15将坝体2内侧水域渗入的水引入渗水腔10内,避免水渗入坝体2其他部位而对坝体2结构造成破坏;
[0021]渗水腔10下部设有与外部控制器相连的水位传感器18,涂料外防水层5与卷材防水层8之间设有若干与外部控制器相连的湿度传感器4,以便通过水位传感器18获取水位信号给控制器,再通过控制器控制与之电连接的水泵16排水,并通过湿度传感器4监测坝体2内部的湿度,并将湿度监测数据送控制器处理,当坝体2出现湿度超标时通过控制器进行风
险报警;
[0022]所述控制器为现有的常规市购控制器;
[0023]坝体2外侧由外向内依次设混凝土外坡层3、涂料外防水层5、卷材防水层8和混凝土内坡防护层9,坝体2内侧由内向外依次设为砂砾层12、混凝土防护层11和涂料内防水层14,坝顶自上而下依次设为砌筑砖层7和防水沥青层6,以便通过层状结构的坝体2提高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抗渗漏能力;
[0024]混凝土外坡层3设为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层,以便提高坝体2结构强度;
[0025]涂料外防水层5、涂料内防水层14设为橡胶沥青涂料层,其厚度设为5~8cm,以便通过橡胶及沥青所具有的防水性来提高坝体水平方向的防渗漏能力;
[0026]卷材防水层8设为聚氨酯橡胶层,其厚度设为8~12cm,以便通过卷材防水层8进一步提高坝坡一侧水平方向的抗水性能;
[0027]坝顶的防水沥青层6厚度为5~10cm,以便通过防水沥青层减少垂直方向的渗水;
[0028]坝体2顶部间隔设有多条溢流槽20,水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从溢流槽20排出,从而降低坝体2压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的水工结构体,包括底部设底座的坝体,其特征在于坝体内设有渗水腔,该渗水腔内设有水泵,水泵通过输水管与坝体外部的排水管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的水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外侧由外向内依次设混凝土外坡层、涂料外防水层、卷材防水层和混凝土内坡防护层,坝体内侧由内向外依次设为砂砾层、混凝土防护层和涂料内防水层,坝顶自上而下依次设为砌筑砖层和防水沥青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漏的水工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腔位于混凝土内坡防护层和涂料内防水层之间,并且渗水腔内自上而下间隔设有若干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一端与混凝土内坡防护层相连,另一端与涂料内防水层相连,水泵设于渗水腔底部,水泵输出口通过输水管与设于坝顶的排水管相连通,该排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敏赵培双普中勇简云忠席隆海朋毛当智唐小松马俊罗航樊牧宋博旭孔明陈晓璇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