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持续清杂的皮带机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084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7
一种皮带持续清杂的皮带机机头,其中,第一清杂机构在换向辊筒的转轴前方,第二清杂机构在换向辊筒的转轴后方;第一清杂机构包括:转轴、第一刮料板和第一补偿机构;第一刮料板的底边连接转轴,第一刮料板在壳体内,第一刮料板的顶边压在经过换向辊筒的皮带的表面;转轴的至少一端伸出壳体,第一补偿机构有至少一套,第一补偿机构在壳体外;第一补偿机构对第一刮料板进行旋转补偿。第二清杂机构包括:第二刮料板、连接杆和第二补偿机构;第二刮料板的主体连接在连接杆上,第二刮料板在换向辊筒的下方,且第二刮料板的顶边自下而上抵在经过换向辊筒的皮带的表面;连接杆的至少一端伸出壳体;第二补偿机构对第二刮料板进行直线补偿。偿。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带持续清杂的皮带机机头


[0001]本技术属于输送机械
,具体是一种皮带持续清杂的皮带机机头。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皮带输送机的作用原理是通过输送皮带把物料从机尾方向带到机头方向,并抛洒向机头前方。
[00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输送皮带上粘连物料情况比较严重。以前,这种情况对皮带机的影响不大。但随着增面辊筒的广泛使用,这种情况的危害就比较严重了。
[0004]引入了增面辊筒是为了提高传动效率,例如较为常用的增面辊筒的表面覆盖有橡胶层,橡胶层表面有凹槽,其原理与橡胶轮胎类似,通过橡胶层表面的花纹凹槽增加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如果输送皮带上粘连物料后,经过机头或机尾的换向辊筒后,皮带表面与增面辊筒的表面密贴,物料嵌在凹槽中,当物料填满凹槽,增面辊筒就失去了增加摩擦力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皮带机机头,通过在机头内设计用于持续清杂的机构,来对完成抛料动作的皮带进行表面清杂。由于皮带机的动作原理,在机头的换向辊筒位置处进行抛料,结束输送过程,则只要对机头的返程皮带表面进行充分清杂,则可满足皮带表面清洁的要求。
[0006]本技术的皮带持续清杂的皮带机机头,包括壳体、皮带、换向辊筒和增面辊筒;壳体的底面开卸料口;换向辊筒和增面辊筒都转动连接在壳体内;以物料前进方向为前方;换向辊筒在增面辊筒前方,增面辊筒的顶端高度高于换向辊筒的底端高度;皮带沿其前进方向从换向辊筒的顶端绕过换向辊筒,从换向辊筒的底端向后经过增面辊筒的顶端,其特征是还包括两组清杂机构,第一清杂机构在换向辊筒的转轴前方,第二清杂机构在换向辊筒的转轴后方;
[0007]所述第一清杂机构包括:转轴、第一刮料板和第一补偿机构;
[0008]第一刮料板的底边连接转轴,转轴两端通过轴承结构连接于壳体,转轴在换向辊筒的前方;第一刮料板在壳体内,第一刮料板的顶边压在经过换向辊筒的皮带的表面;
[0009]转轴的至少一端伸出壳体,第一补偿机构有至少一套,第一补偿机构在壳体外;第一补偿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一螺杆和第一压簧;连接座固定于转轴的伸出壳体一端,连接座上开竖直方向的通孔,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螺杆的外径,通孔位于转轴的后方;第一螺杆穿过通孔,且顶端旋螺母,第一压簧位于连接座和顶端的螺母之间,第一螺杆的下部穿过壳体外的连接机构上的安装孔,第一螺杆的底端旋螺母;
[0010]所述第二清杂机构包括:第二刮料板、连接杆和第二补偿机构;
[0011]第二刮料板的主体连接在连接杆上,第二刮料板在换向辊筒的下方,且第二刮料板的顶边自下而上抵在经过换向辊筒的皮带的表面;
[0012]连接杆的至少一端伸出壳体,且壳体的相应位置开有竖直方向的腰孔;第二补偿机构至少一套,第二补偿机构在壳体外;第二补偿机构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压簧;在连接杆的伸出壳体一端开有竖直方向的通孔,第二螺杆的下部穿过通孔,且底端旋螺母;第二螺杆的上部穿过壳体外的连接机构上的安装孔,且顶端旋螺母,第二压簧位于顶端的螺母和壳体外的连接机构之间。
[0013]原理为:第一补偿机构为旋转补偿,当第一刮料板的顶边与换向辊筒表面间距变小,则通过第一压簧下压连接座,进而带动第一刮料板的顶边有朝换向辊筒转动的趋势。连接座上的通孔孔径大于第一螺杆的外径,连接座有限转动
[0014]第二补偿机构为直线补充,当第二刮料板的顶边与换向辊筒表面间距变小,则通过第二压簧的伸长趋势,把第二螺杆沿竖直方向向上拉,进而带动第二刮料板的顶边有向上直线动作的趋势。
[0015]两个补偿机构中的“间距变小”的主要因素包括刮料板的顶边磨损等。连接座上的通孔孔径大于第一螺杆的外径,连接座有限转动带动第一刮料板顶边转动的位移可以满足正常磨损带来的缺失。
[0016]通过第一清杂机构对皮带表面第一次清杂,去除大部分残料,通过第二清杂机构进一步清杂,可几乎全部清除残料。
[0017]进一步的:
[0018]换向辊筒和增面辊筒在壳体底面投影都在卸料口的范围内。皮带机机头的转向辊筒下是敞开的,作为卸料口,两次清杂的残料不会留在机头内。
[0019]第一刮料板是由多块刮料板单元沿转轴的轴向依次拼接构成;第一刮料板的宽度不小于皮带的宽度;第一刮料板的两边垂直连接有挡料板;第一刮料板的径向截面是弧形的。由于第一刮料板的工作强度较大,则第一刮料板采用拼接结构,便于磨损更换。两块挡料板把刮下残留限制在刮料板内侧,避免飞落到机头其它机械结构位置。弧形刮料板起到导料作用。
[0020]第二螺杆的下部的外部是平滑的;连接杆的通孔与第二螺杆的下部是紧密配合。由于第二刮料板是上下直线动作,为了使其动作稳定,连接杆的通孔与第二螺杆之间优选紧密配合方式。
[0021]所述第二补偿机构有两套,连接杆的两端伸出壳体,两套第二补偿机构分别连接连接杆的两端。由于第二刮料板完全由补偿机构提供向上的支撑,两套补偿机构可尽量避免第二刮料板的顶边出现倾斜。
[0022]所述第二刮料板连接在门字框的第一边;门字框的第一边与第二刮料板的连接面是平整的;连接杆分为左右两个,它们分别连接在门字框左右两边。该结构增加了刮料板与其连接结构的连接面,提高结构稳定性。连接杆的截面较小,降低了壳体的腰孔的开孔尺寸。
[0023]本技术针对具有增面辊筒的皮带机机头,提供稳定的清杂结构,保证了增面辊筒的功能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的右视角示意图;
[0026]图3是第一补偿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4是第二补偿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8]图5是第二刮料板与门字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壳体1、皮带2、换向辊筒3、增面辊筒4、卸料口5、转轴6、第一刮料板7、连接座8、第一螺杆9、第一压簧10、第二刮料板11、连接杆12、腰孔 13、第二螺杆14、第二压簧15、刮料板单元16、挡料板17、门字框18、工字钢 19、第一补偿机构20、第二补偿机构21。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进一步说明:
[0031]参考图1和2,一种皮带持续清杂的皮带机机头,包括壳体1、皮带2、换向辊筒3和增面辊筒4;壳体的底面开卸料口5;换向辊筒和增面辊筒都转动连接在壳体内;以物料前进方向为前方;换向辊筒在增面辊筒前方,增面辊筒的顶端高度高于换向辊筒的底端高度;皮带沿其前进方向从换向辊筒的顶端绕过换向辊筒,从换向辊筒的底端向后经过增面辊筒的顶端。
[0032]还包括两组清杂机构,第一清杂机构在换向辊筒的转轴前方,第二清杂机构在换向辊筒的转轴后方;
[0033]进一步参考图3,所述第一清杂机构包括:转轴6、第一刮料板7和第一补偿机构20;
[0034]第一刮料板的底边连接转轴,转轴两端通过轴承结构连接于壳体,转轴在换向辊筒的前方;第一刮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持续清杂的皮带机机头,包括壳体、皮带、换向辊筒和增面辊筒;壳体的底面开卸料口;换向辊筒和增面辊筒都转动连接在壳体内;以物料前进方向为前方;换向辊筒在增面辊筒前方,增面辊筒的顶端高度高于换向辊筒的底端高度;皮带沿其前进方向从换向辊筒的顶端绕过换向辊筒,从换向辊筒的底端向后经过增面辊筒的顶端,其特征是还包括两组清杂机构,第一清杂机构在换向辊筒的转轴前方,第二清杂机构在换向辊筒的转轴后方;所述第一清杂机构包括:转轴、第一刮料板和第一补偿机构;第一刮料板的底边连接转轴,转轴两端通过轴承结构连接于壳体,转轴在换向辊筒的前方;第一刮料板在壳体内,第一刮料板的顶边压在经过换向辊筒的皮带的表面;转轴的至少一端伸出壳体,第一补偿机构有至少一套,第一补偿机构在壳体外;第一补偿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一螺杆和第一压簧;连接座固定于转轴的伸出壳体一端,连接座上开竖直方向的通孔,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螺杆的外径,通孔位于转轴的后方;第一螺杆穿过通孔,且顶端旋螺母,第一压簧位于连接座和顶端的螺母之间,第一螺杆的下部穿过壳体外的连接机构上的安装孔,第一螺杆的底端旋螺母;所述第二清杂机构包括:第二刮料板、连接杆和第二补偿机构;第二刮料板的主体连接在连接杆上,第二刮料板在换向辊筒的下方,且第二刮料板的顶边自下而上抵在经过换向辊筒的皮带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清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