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及无人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47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及无人机,涉及无人机领域,其中,散热风道装置为:第一引流区内设置有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第一换热区内设置有第一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为多个并与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一一对应设置;混合区内设置有混合区第一散热板并与第一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引流区内设置有第二引流区第一板并与混合区第一散热板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换热区内设置有第一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并与第二引流区第一板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可普遍适用于100w功耗以下风道的高温散热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及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无人机装机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无人机载电子设备仍然沿用铝制直通翅片或肋板形式风道进行散热。风道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前后贯通,四周封闭,中空矩形截面,风道上下为连接板,左右为带有直通翅片或肋板的散热板,风口由风机或者其他方式供风,另一侧为出风口。电子设备内部电路板上的芯片通过导热材料贴合在散热板外侧,芯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板传递给翅片或肋板,翅片或肋板表面与风道内流动空气进行热交换,最后由空气带走大部分热量,从而实现散热的目的。
[0003]无人机载电子设备的重量、功率、体积受装机条件的限制,需要同时满足装机条件及性能指标要求。针对单组风道功耗约100W、70℃的高温工作环境、设备内部使用的高性能数字芯片壳温要求≤85℃(既芯片壳温升≤15℃),尝试多种翅片或肋板式传统风道结构及设计方法,增加热管、微孔道、均温板等提高传热效率的措施,传统风道仍无法同时满足装机条件及设备性能的指标要求,而且其工艺复杂、可靠性差、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及无人机的新技术方案。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所述散热风道装置包括:第一引流区、第一换热区、混合区、第二引流区和第二换热区;
[0006]所述第一引流区内设置有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为多个,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
[0007]所述第一换热区内设置有第一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所述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为多个并与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
[0008]所述混合区内设置有混合区第一散热板;所述混合区第一散热板为多个并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
[0009]所述第二引流区内设置有第二引流区第一板,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一板为多个并与所述混合区第一散热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
[0010]所述第二换热区内设置有第一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为多个并与第二引流区第一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引流区内还设置第一引流区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二引流板为多个,且均匀地设置在每两个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区内还设置有第一换热区第二板,所述第一换热区第二板为多个并与第一引流区第二引流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区内还包括第二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与所述第一换热区第二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部分的每个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为多个,且分别均匀地设置在每两个第一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混合区内还设置有混合区第二散热板,所述混合区第二散热板与第二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混合区第二散热板为多个,且分别均匀地设置在每两个所述混合区第一散热板之间。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引流区内还设置有第二引流区第二板;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二板与混合区第二散热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二板为多个,且分别均匀地设置在每两个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二板之间。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区内设置有第二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与混合区第二散热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为第二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多个,且分别均匀地设置在每两个第一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之间。
[0017]可选地,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包括引流区和换热区;
[0018]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二引流板的长度对应的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长度的部分为引流区;所述第一换热区第二板的长度对应的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长度的部分为换热区;
[0019]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为一个整板或者由引流区的板和换热区的板组成。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的引流区设置有引流倒角部,所述引流倒角部设置在所述引流区的板体的朝向外的上角处;
[0021]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设置有第二换热区第一板倒角部,所述第二换热区第一板倒角部设置在所述引流区的板体的朝向外的上角处;
[0022]所述第二换热区第一板倒角部和引流倒角部朝向相反;
[0023]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一板上设置第二引流区第一板倒角部,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一板倒角部朝向外的上角处;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一板倒角部和引流倒角部朝向相同。
[0024]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第一换热区第一板和混合区第一散热板的高度相同,且低于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一板的高度;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与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一板的高度相同;
[0025]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二引流板和所述混合区第二散热板的高度相同,且低于第一换热区第一板的高度;
[0026]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二板的高度高于所述混合区第二散热板的高度,且低于所述第一换热区第一板的高度。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中的散热风道装置,可使无人机载电子设备长期稳定工作在70℃高温环境,极限可以工作在75℃高温环境;与传统翅片或肋板风道的实验室试验对比,相同工作条件下并满足设备性能指标,风道重量从1.35公斤减轻至1公斤,风量从70立方米/小时降至40立方米/小时,芯片壳温升从18℃降至13℃,本专利技术的散热风道重量减轻约26%,风量需求减少42%,壳温升下降28%;本专利技术中散热肋板可采用铝型材制坯后再进行机械加工,无
焊接等特殊工艺,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散热肋板基板部分根据电路板芯片分布进行适当的结构调整,即可普遍适用于100w功耗以下风道的高温散热应用。
[0030]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31]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32]图1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示意图;
[0033]图2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安装示意图;
[0034]图3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的主视图;
[0035]图4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的仰视图;
[0036]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装置包括:第一引流区、第一换热区、混合区、第二引流区和第二换热区;所述第一引流区内设置有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为多个,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区内设置有第一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所述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为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与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所述混合区内设置有混合区第一散热板;所述混合区第一散热板为多个,所述混合区第一散热板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引流区内设置有第二引流区第一板,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一板为多个,所述第二引流区第一板与所述混合区第一散热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区内设置有第一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为多个,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换热区第一板与第二引流区第一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区内还设置第一引流区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二引流板为多个,且均匀地设置在每两个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一引流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区内还设置有第一换热区第二板,所述第一换热区第二板为多个并与所述第一引流区第二引流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均匀地纵向排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区内还包括第二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与所述第一换热区第二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为多个,且分别均匀地设置在每两个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换热区第一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载电子设备散热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区内还设置有混合区第二散热板,所述混合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