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四氧化三锰实验的可控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38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四氧化三锰实验的可控搅拌装置,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搅拌桶体,搅拌桶体底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搅拌桶体顶部设置有顶盖,搅拌桶体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搅拌结构的设置,变频电机启动带动转柱、连接杆、搅拌柱、三角柱和底杆一起进行转动对搅拌桶体下部分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伺服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转杆、第一转盘和搅拌柱转动,第一转盘带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转动带动第二转盘、第二转杆和搅拌柱转动,使得对搅拌桶体上部分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底杆和三角柱与搅拌桶体的底壁和内壁相贴合适配,搅拌柱之间交错设置缝隙较小,使得原料能够混合的更加均匀,不易影响后续的实验效果。不易影响后续的实验效果。不易影响后续的实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四氧化三锰实验的可控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具体为用于四氧化三锰实验的可控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四氧化三锰是一种氧化物,为黑色四方结晶,经灼烧成结晶。相对密度4.856。不溶于水,溶于浓盐酸(共热并放出氯气)、浓硫酸(共热并放出氧气)。将锰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硫酸盐、碳酸盐在空气中或氧中灼烧至约1000℃制得。
[0003]当需要四氧化三锰作为原料进行相关实验时,通常需要四氧化三锰和其他原料相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实验,但是现有搅拌装置通常是一根搅拌柱和多个搅拌片进行搅拌,结构比较简单,导致原料混合的不够均匀,容易影响后续的实验效果,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四氧化三锰实验的可控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四氧化三锰实验的可控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体,搅拌桶体底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搅拌桶体顶部设置有顶盖,搅拌桶体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搅拌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盖上的变频电机,变频电机输出端向下连接有转柱,转柱底端对称设置有底杆,底杆与搅拌桶体底壁相适配,底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的搅拌柱,底杆上方对称设置有横向连接杆,连接杆上上下均匀设置有搅拌柱,连接杆顶端均设置有三角柱,搅拌桶体侧上方设置有进料管,搅拌桶体底端设置有出料管。
[0006]优选的,所述搅拌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桶体一侧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端横向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转杆,第一转杆一端设置有第一转盘,第二转杆一端设置有第二转盘,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设置有传送带,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上均均匀设置有横向搅拌柱。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顶端均套设有限位管,限位管与搅拌桶体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搅拌桶体底部的支撑环,支撑环底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底端设置有缓冲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撑杆底端的弹簧,弹簧底端设置有支撑管,弹簧两端均对称设置有限位环,支撑管套设在支撑杆上且与支撑杆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上均设置有开关阀。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桶体顶盖上四周均匀设置有固定卡扣,搅拌桶体顶盖上设置有控制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用于四氧化三锰实验的可控搅拌装置,通过搅拌结构的设置,变频电机启动带
动转柱、连接杆、搅拌柱、三角柱和底杆一起进行转动对搅拌桶体下部分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伺服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转杆、第一转盘和搅拌柱转动,第一转盘带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转动带动第二转盘、第二转杆和搅拌柱转动,使得对搅拌桶体上部分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底杆和三角柱与搅拌桶体的底壁和内壁相贴合适配,搅拌柱之间交错设置缝隙较小,使得原料能够混合的更加均匀,不易影响后续的实验效果。
[0014]另外,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当搅拌桶体进行搅拌产生振动时,支撑杆向下挤压弹簧,弹簧进行压缩,限位环相互靠近,弹簧缓冲了振动力,较好的提高了该搅拌装置的减震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缓冲结构、支撑杆和支撑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搅拌桶体;101、支撑环;102、进料管;103、出料管;2、支撑杆;201、弹簧;202、限位环;203、支撑管;3、变频电机;301、转柱;302、连接杆;303、搅拌柱;304、三角柱;305、底杆;4、伺服电机;401、传送带;402、第一转杆;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3]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四氧化三锰实验的可控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体1,搅拌桶体1底部为圆弧型,搅拌桶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搅拌桶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上对称设置有把手,便于握取把手取下顶盖,顶盖上四周均匀设置有固定卡扣,固定卡扣将顶盖与搅拌桶体1进行较好的连接固定,顶盖与搅拌桶体1开口相适配,搅拌桶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搅拌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盖上的变频电机3,变频电机3输出端向下连接有转柱301,转柱301与顶盖滑动连接,转柱301底端对称设置有底杆305,底
杆305与搅拌桶体1底壁相适配,底杆30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的搅拌柱303,底杆305上方对称设置有横向连接杆302,连接杆302上上下均匀设置有搅拌柱303,连接杆302顶端均设置有三角柱304,三角柱304与搅拌桶体1内壁相贴合适配,搅拌桶体1侧上方设置有进料管102,搅拌桶体1底端设置有出料管103。
[002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搅拌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桶体1一侧的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底端设置有机座,伺服电机4输出端横向连接有第一转杆402,第一转杆402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转杆,第一转杆402一端设置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与第一转杆402固定,第二转杆一端设置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与第二转杆固定,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设置有传送带401,第一转杆402和第二转杆上均均匀设置有横向搅拌柱303,第一转杆402和第二转杆顶端均套设有限位管,限位管与搅拌桶体1固定,变频电机3和和伺服电机4外部均设置有机箱,机箱顶盖与机箱外壳均螺接,机箱顶盖上均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便于散热,使得该装置不易受到变频电机3和伺服电机4工作时产生得热量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6]作为一种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四氧化三锰实验的可控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体(1),其特征在于:搅拌桶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结构,搅拌桶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搅拌桶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搅拌结构包括设置在顶盖上的变频电机(3),变频电机(3)输出端向下连接有转柱(301),转柱(301)底端对称设置有底杆(305),底杆(305)与搅拌桶体(1)底壁相适配,底杆(30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的搅拌柱(303),底杆(305)上方对称设置有横向连接杆(302),连接杆(302)上上下均匀设置有搅拌柱(303),连接杆(302)顶端均设置有三角柱(304),搅拌桶体(1)侧上方设置有进料管(102),搅拌桶体(1)底端设置有出料管(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四氧化三锰实验的可控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桶体(1)一侧的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输出端横向连接有第一转杆(402),第一转杆(402)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转杆,第一转杆(402)一端设置有第一转盘,第二转杆一端设置有第二转盘,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设置有传送带(401),第一转杆(40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宇易晓雷郑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