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34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测试电路包括:基板;第一导线层,设置于基板,第一导线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层,位于第一导线层背离基板的一侧,第二导线层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线,第二导线包括交叠段,交叠段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和第一导线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设置;静电释放部,设置于交叠段在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静电释放部用于释放第二导线的静电。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电路中,在交叠段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设置静电释放部,静电释放部能够释放第二导线上的静电,从而改善静电传导至交叠段击穿第一导线的问题。善静电传导至交叠段击穿第一导线的问题。善静电传导至交叠段击穿第一导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试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面板技术的不断更新,小尺寸显示面板正逐渐朝着轻薄化、高屏占比、超窄边框甚至无边框化发展。传统结构的显示面板通常包括显示区域及位于显示区域周侧的非显示区域。显示技术中为了减小非显示区域的尺寸,会设置多层电路结构。但是多层电路结构会导致显示面板抗静电击伤能力差,层叠设置的两个导线之间会存在电容,静电可能会通过该电容将导线击穿,从而导致显示面板的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提高显示面板的良率。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电路,测试电路包括:基板;第一导线层,设置于基板,第一导线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层,位于第一导线层背离基板的一侧,第二导线层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线,第二导线包括交叠段,交叠段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和第一导线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设置;静电释放部,设置于交叠段在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静电释放部用于释放第二导线的静电。
[000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静电释放部包括释放导线,释放导线包括主体部和设置于主体部一端的静电释放端,且至少部分静电释放端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导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设置。
[000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释放导线和第二导线绝缘设置或者释放导线和第二导线过孔连接。
[000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释放导线设置于第一导线层。
[000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静电释放端的个数为多个,多个静电释放端沿第二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并连接于主体部,各静电释放端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与第二导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设置。
[000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沿远离主体部的方向,静电释放端在第二方向上的延伸宽度逐渐减小。
[001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静电释放部还包括释放电容,释放电容包括沿基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且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中的一者与释放导线电连接。
[001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极板和释放导线均位于第一导线层并相互连接。
[0012]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极板位于第三导线层,第三导线层位于第一导线层和第二导线层之间。
[001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释放导线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释放导线的静电释放端位于交叠段在第二方向的两侧,第一极板连接于位于交叠段在第二方向两侧的静电释放端所在的释放导线之间。
[001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交叠面积大于或等于交叠段和第一导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交叠面积。
[001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导线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第二导线的交叠段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各第二导线的交叠段在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均设置有静电释放部。
[001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个静电释放部的释放电容相互并联连接。
[001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个静电释放部的释放电容的第二极板相互并联连接。
[001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测试电路还包括电源线,第二极板连接于电源线。
[001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交叠段和第一导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交叠面积大于或等于450μm2。
[002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导线的线宽大于或等于30μm,第二导线的线宽大于或等于15μm。
[002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静电释放部包括晶体管,晶体管包括源极、漏极和栅极,且漏极和栅极相互连通;
[0022]测试电路还包括电源信号线,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与第二导线电连接,另一者与电源信号线电连接。
[002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电源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源极和第二导线电连接,漏极和第一信号线电连接,第二导线上的电压大于V
Gh
+n|V
Th
|,其中,V
Gh
为第一信号线上的电压,V
Th
为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的导通电压,n为第二导线和第一信号线之间连接的晶体管个数。
[002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电源信号线包括第二信号线,源极和第二信号线电连接,漏极和第二导线电连接,第二导线上的电压小于V
GL

m|V
Th
|,其中,V
GL
为第二信号线上的电压,V
Th
为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的导通电压,m为第二导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连接的晶体管个数。
[002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导线和电源信号线之间连接有两个以上的晶体管。
[002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源极和漏极位于第二导线层。
[002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栅极位于第一导线层。
[002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芯片焊盘和测试焊盘,至少部分第二导线连接于芯片焊盘和测试焊盘之间;
[0029]至少一个静电释放部位于芯片焊盘背离其连接的第二导线上交叠段的一侧,和/或,至少一个静电释放部位于交叠段和测试焊盘之间。
[0030]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
测试电路。
[0031]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切割区域,至少部分测试电路位于显示区或切割区域。
[0032]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线位于切割区域。
[0033]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至少部分所述静电释放部位于切割区域。
[0034]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导线为检测导线并用于传输数据控制信号。
[0035]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导线包括时钟导线。
[0036]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由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制备成型。
[0037]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电路中,测试电路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的第一导线层、第二导线层和静电释放部。第一导线层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层包括第二导线,由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沿不同方向延伸,使得第二导线的交叠段与第一导线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导线层位于第一导线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在第二导线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第二导线层裸露于空气中,第二导线层上极易产生静电。由于第二导线层的交叠段和第一导线层至少部分交叠设置,使得交叠段和第一导线层之间产生寄生电容,静电极易通过交叠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导线层,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导线层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线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线层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包括交叠段,所述交叠段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一导线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设置;静电释放部,设置于所述交叠段在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静电释放部用于释放所述第二导线的静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部包括释放导线,所述释放导线包括主体部和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静电释放端,且所述静电释放端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设置;优选的,所述释放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绝缘设置或者所述释放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过孔连接;优选的,所述释放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线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端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静电释放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各所述静电释放端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所述静电释放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宽度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部还包括释放电容,所述释放电容包括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且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中的一者与所述释放导线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释放导线均位于所述第一导线层并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极板位于第三导线层,所述第三导线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线层和所述第二导线层之间;优选的,所述释放导线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释放导线的静电释放端位于所述交叠段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极板连接于位于所述交叠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静电释放端所在的所述释放导线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极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交叠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交叠段和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交叠面积;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线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线的所述交叠段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交叠段在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均设置有所述静电释放部;优选的,多个所述静电释放部的所述释放电容相互并联连接;优选的,多个所述静电释放部的所述释放电容的所述第二极板相互并联连接;优选的,所述测试电路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第二极板连接于所述电源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玉徐磊顾维杰周至奕颜玥王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