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0064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涉及到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领域,包括监测箱,监测箱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转动座,监测箱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支撑台,监测箱能够通过其内部的激光雷达监测装置对被测物进行监测,而双向驱动组件可驱动转动座俯仰式的转动,实现了调节监测箱俯仰角度的目的,而双功能驱动组件可驱动监测箱水平的转动和垂直的升降,实现监测箱多方位、多角度监测被测物的目的,其中,双向驱动组件可同时驱动转动座的两端转动,实现了将监测箱平稳转动的目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从一端的双向轴驱动转动座转动时,转动座出现容易倾斜不平稳的方式。转动座出现容易倾斜不平稳的方式。转动座出现容易倾斜不平稳的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激光雷达是指通过发射激光照射被测物,并接收被测物的反射光信号,通过分析接收到的反射光信号的强度、波长、频率、时间等信息,推算被测物或其他相关事物性质的装置。被测物可以是实体物质如建筑物、人体、车辆、飞机等,也可以是体积微小的物质如灰尘、细胞,甚至可以是分子、原子。
[0003]光学接收系统存在一定的接收范围或接收视场,接收范围以外或接收视场以外的反射光信号无法被接收;这个接收范围一般是由处于接收系统焦点处的通光小孔的直径所限制,小孔越小,接收视场越小,这个通光小孔称之为小孔光阑;一般来说希望接收视场尽可能小以压缩背景光噪声。接收视场的几何中心轴,称之为接收系统光轴或接收视轴。发射激光的几何中心轴,称之为发射轴。若要保证反射信号光得以接收,就必须使发射的激光处于光学接收系统的接收视场以内,即发射轴与接收视场的对准。(类似于,黑暗中用摄像机录影(光学接收系统),需要用探照灯照明(发射激光),并且需要视摄像机和探照灯对准同样的方向,才能拍摄到影像。)
[0004]在激光雷达中,一般会将发射轴调节至接收视场的中心位置,并固定,以保证发射轴和接收视轴的最佳对准。但由于固定装置或激光器或光学接收系统无法避免的变形(包括重力变形、应力释放变形、热胀冷缩变形或温度变化导致光学镜片的变形),导致发射轴和接收视场逐渐失调,反射光信号无法得到有效接收,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0005]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有一套装置对发射轴和接收视轴的对准情况进行监测,得到发射轴偏离接收视场的方向和程度,进而反馈至发射轴或接收视场的调节装置,调整两者至最佳对准位置。
[0006]但在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中监测装置的驱动精度较差,容易在驱动监测装置转动或者调解时出现抖动的情况,影响监测,且雨天时镜头会被雨水打湿,在晴天外部水流在镜头表面时也使得镜头无法正常监测。
[0007]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箱,所述监测箱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转动座,所述监测箱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支撑台,所述转动座活动套设在第一支撑台的上部并通过第一支撑台内部的双向驱动组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台和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中间位置
固定设置有配重箱,移动座的底部围绕配重箱的一圈设置有四组移动轮,所述第二支撑台固定在移动座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第二支撑台中设置有驱动第一支撑台转动和升降的双功能驱动组件;
[0010]所述配重箱中设置有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包括存储于配重箱内部的水,所述移动座的上表面位于第二支撑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箱,所述配重箱的上端内部固定焊接有上隔板,所述配重箱的下端内部固定焊接有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上下设置有多组,所述上隔板将配重箱的内部隔成U字形的U字形通道,所述U字形通道的一端连通设置有连通腔室,所述连通腔室设置于下隔板端部和配重箱内壁之间,相邻的下隔板之间组成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的底部固定焊接有推动单元,所述推动单元的端部固定焊接有滑动设置于下隔板中的推板,所述U字形通道的上端一侧通过第一管道与水箱连通,另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
[0011]所述双功能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台内部的转动槽体,所述转动槽体中活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活动穿过转动槽体上部并固定在第一支撑台底部的连接圆杆,所述转动槽体的外围设置有驱动环槽,所述驱动环槽呈圆环槽体结构,驱动环槽中固定设置有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的一侧设置有滑动连接在驱动环槽中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周围固定设置有密封在驱动环槽内壁的密封圈,所述固定基板的表面固定焊接有拉持在移动板表面的腔室弹簧,所述固定基板和移动板之间形成进入腔室,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连通进入腔室的底部,所述进入腔室中设置有用于监测水压的第一监测单元,所述转动槽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监测水压的第二监测单元,所述转动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与移动板之间相吸的磁性块。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环槽中固定设置有两组导向环,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于两组导向环上,所述导向环与驱动环槽同轴心,所述第二管道中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管道中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管道中设置有第三开关阀。
[0013]装置中,监测箱能够通过其内部的激光雷达监测装置对被测物进行监测,而双向驱动组件可驱动转动座俯仰式的转动,实现了调节监测箱俯仰角度的目的,而双功能驱动组件可驱动监测箱水平的转动和垂直的升降,实现监测箱多方位、多角度监测被测物的目的,其中,双向驱动组件可同时驱动转动座的两端转动,实现了将监测箱平稳转动的目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从一端的双向轴驱动转动座转动时,转动座出现容易倾斜不平稳的方式;
[0014]当推动单元驱动推板朝向连通腔室移动时,伸缩槽中的水可从第二管道或第三管道移动到进入腔室、转动槽体中,可分别实现驱动监测箱水平转动和垂直升降的目的;
[0015]具体的,第二管道中的第二控制阀打开时,水从第二管道进入进入腔室中,推动移动板在驱动环槽中移动,使得移动板可吸引转动板转动,实现了转动板带动第一支撑台水平转动的目的。
[0016]优选的,所述配重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上端设置有外接管道,前端设置有清理管道,所述动力单元的一侧通过内接管道与连通腔室的内部连通。
[0017]需要说明的是,动力单元可使用吸泵等装置,动力单元可将连通腔室中水抽出,实现了对需要清洁的位置清洁的目的,实现了装置监测到有异物时将异物清除的目的,无需人工到达现场再进行清理,而动力单元可将外部的自然风依次通过外接管道、清理管道抽
出,从而将外部的异物清除的目的,配重箱还起到了对整体进行配重的目的,整体稳定性高,而利用水驱动调节的方式,也起到了对装置散热的目的;
[0018]装置中,推动单元可使用电动推杆或气缸等装置,当连通腔室中的水抽出时,第一管道中的第三控制阀可打开,使得水箱中的水负压进入补充,而当第三管道中的第一控制阀打开时,水可进入转动槽体的底部从而推动转动板升起,实现了带动监测箱升降的目的,导向环的设置起到了使得移动板稳定转动的目的。
[0019]优选的,所述双向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台上方内壁的双向驱动单元固定板,所述双向驱动单元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双向驱动单元,所述双向驱动单元两端的双向轴分别活动穿过第一支撑台的两侧壁并固定在转动座的两端,所述转动座呈凹字形结构。
[0020]进一步的,双向驱动组件中的双向驱动单元可使用双向电机等装置,提高了驱动监测箱俯仰调节时的稳定性。
[0021]优选的,所述监测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1)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转动座(3),所述监测箱(1)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支撑台(4),所述转动座(3)活动套设在第一支撑台(4)的上部并通过第一支撑台(4)内部的双向驱动组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支撑台(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台(5)和移动座(6),所述移动座(6)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配重箱(7),移动座(6)的底部围绕配重箱(7)的一圈设置有四组移动轮(8),所述第二支撑台(5)固定在移动座(6)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第二支撑台(5)中设置有驱动第一支撑台(4)转动和升降的双功能驱动组件;所述配重箱(7)中设置有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包括存储于配重箱(7)内部的水,所述移动座(6)的上表面位于第二支撑台(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箱(9),所述配重箱(7)的上端内部固定焊接有上隔板(31),所述配重箱(7)的下端内部固定焊接有下隔板(32),所述下隔板(32)上下设置有多组,所述上隔板(31)将配重箱(7)的内部隔成U字形的U字形通道(30),所述U字形通道(30)的一端连通设置有连通腔室(36),所述连通腔室(36)设置于下隔板(32)端部和配重箱(7)内壁之间,相邻的下隔板(32)之间组成伸缩槽(33),所述伸缩槽(33)的底部固定焊接有推动单元(35),所述推动单元(35)的端部固定焊接有滑动设置于下隔板(32)中的推板(34),所述U字形通道(30)的上端一侧通过第一管道(27)与水箱(9)连通,另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管道(28)和第三管道(29);所述双功能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台(5)内部的转动槽体(25),所述转动槽体(25)中活动设置有转动板(24),所述转动板(24)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活动穿过转动槽体(25)上部并固定在第一支撑台(4)底部的连接圆杆(45),所述转动槽体(25)的外围设置有驱动环槽(23),所述驱动环槽(23)呈圆环槽体结构,驱动环槽(23)中固定设置有固定基板(54),所述固定基板(54)的一侧设置有滑动连接在驱动环槽(23)中的移动板(48),所述移动板(48)的周围固定设置有密封在驱动环槽(23)内壁的密封圈(47),所述固定基板(54)的表面固定焊接有拉持在移动板(48)表面的腔室弹簧(53),所述固定基板(54)和移动板(48)之间形成进入腔室(55),所述第二管道(28)的上端连通进入腔室(55)的底部,所述进入腔室(55)中设置有用于监测水压的第一监测单元(42),所述转动槽体(2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监测水压的第二监测单元(44),所述转动板(24)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与移动板(48)之间相吸的磁性块(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槽(23)中固定设置有两组导向环(26),所述移动板(48)滑动设置于两组导向环(26)上,所述导向环(26)与驱动环槽(23)同轴心,所述第二管道(28)中设置有第二控制阀(43),所述第三管道(29)中设置有第一控制阀(41),所述第一管道(27)中设置有第三开关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箱(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动力单元(37),所述动力单元(37)上端设置有外接管道(38),前端设置有清理管道(39),所述动力单元(37)的一侧通过内接管道(40)与连通腔室(36)的内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视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台(4)上方内壁的双向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员志超徐延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